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9月~2007年9月,笔者应用带蒂肝圆韧带腹膜补片处理十二指肠残端闭合困难6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同期我院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165例,其中发生十二指肠残端闭合困难69例,男41例,女28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64岁.原发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18例,胃溃疡7例,胃癌4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利用带蒂肝圆韧带或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疗效.方法:自1993年至2008年采用带蒂肝圆韧带或胆囊瓣修复胆管缺损23例,术后T管支撑6~12个月,胆管造影通畅.结果:1例发生胆瘘,经引流1周治愈,随访6个月~12年,无后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圆韧带或胆囊瓣转移修复胆管缺损,是保持胆道生理功能完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容物为肝圆韧带白线疝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0岁。以“上腹部肿块8年,逐渐增大2年伴间断性上腹部不适半年”主诉人院。患者8年前无意中发现上腹部约2cm×2cm×2cm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热痛,无毛发,未给予进一步诊治,2年来包块逐渐增大至3cm×3cm×3cm大小,半年前出现间断性上腹部不适,以饱餐后或重体力活动时感觉中上腹部有牵拉不适感明显,以“腹部包块、脂肪瘤”诊断收住院。  相似文献   

4.
袁小娟  楼亚艳  张苗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88-288,F0003
腹膜后肿瘤来源复杂,发生部位广泛,无特异临床表现,不易早期发现,就诊时肿瘤常侵及大血管;腹膜后肿瘤的完整切除是减少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关键[1].因此,肿瘤侵及腹膜后大血管是手术彻底切除的主要障碍,手术能否根治性切除,取决于对血管的处理.我院2005年12月对一例患者实施了"腹膜后肿瘤切除加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71岁。上腹痛 5d,持续性剧痛 ,不放散 ,伴恶心、呕吐 ,疼痛进行性加重波及全腹。查体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腹压痛以右上及上腹部为主 ,反跳痛及肌紧张。可触及肿大胆囊。墨菲氏征阳性。辅助检查 :血淀粉酶 32 3u/L ,尿淀粉酶5830 u/L(Somoggi法 )。B超示 :肝左叶前方腹壁下探及 8.0 cm× 2 .4 cm梭形混合性包块。 CT示 :壶腹部 1 cm直径高密度结节 ,考虑结石。入院诊断 :1急性胰腺炎 (坏死型 ) ;2胆总管结石。入院后急诊行剖腹探查 :腹腔内淡红色渗液 30 0 ml。肝圆韧带肿大 ,及腹壁、小网膜、后腹膜发黑、坏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3岁。3年前患“多发性子宫肌瘤”、“右心房肿瘤”,行子宫切除术及右心房肿瘤切除术。术后半年患者复查超声:肝大小正常,下腔静脉内径2.1cm,肝后段腔静脉内见一长条形肿物,呈“杵状”,大小约8.8cm×2.1cm,近心端随血流冲击摆动,远心端见细长的蒂固定于平右肾静脉汇于下腔静脉处稍前方,呈偏高回声(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下腔静脉内血流充盈缺损(图2),肝静脉回流无明显异常。坐位扫查此肿物波动幅度稍减弱。超声诊断:考虑下腔静脉平滑肌瘤。术中见肿瘤基底位于右肾静脉水平的下腔静脉右前壁,长约8cm,基底宽1.0cm,病理证实为静脉…  相似文献   

7.
患男,38岁。以“反复右侧腰痛不适4年”为主诉入院。尿常规见BLD(2+)。静脉尿路造影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右肾中度积水。超声检查:右肾何种增大,实质光点回声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5 7岁。胸闷、胸痛 ,气促 ,痰中带血 ,双下肢水肿2月余。B超检查 :肝脏轮廓清楚 ,形态、体积增大 ,三支肝静脉均增宽 ;左、中支肝静脉内径为 11mm ,右支肝静脉内径12mm ,与下腔静脉汇合处探及一 2 5mm× 12mm实性回声团(见图 ) ,三支肝静脉之间未探及交通支 ,肝实质回声光点密集 ,门静脉内径 10mm。胆囊 :轮廓清楚 ,大小约 89mm×36mm ,囊壁均匀性增厚 ,囊内透声好 ,肝外胆管不扩张。脾脏 :厚 4 6mm ,脾静脉内径 8mm。下腔静脉近心端内探及6 2mm× 2 5mm实性回声团。CDFI:右支肝静脉内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 ;下腔静脉内探及偏心血流…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2 岁,因上腹胀2 周于2010 年9 月13 日住院治疗.患者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满,伴胸骨后疼痛,进餐时加重,时有嗳气、反酸,偶有恶心,无呕吐,无呕血、黑便.查体:无黄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胃镜:胃体黏膜皱襞呈螺旋状走形,胃大弯在视野左侧,提示不完全性胃扭转.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5岁,林区工人。患者于入院1年前即因右股骨颈骨囊肿在外院手术治疗,行病灶刮除自体髂骨植骨术。本次因原患处疼痛加重,髋关节功能受限来我院求治。拍骨盆X光片显示右股骨颈、头部基本空虚,透亮范围较原片明显增大,考虑为骨囊肿术后复发,进展。收住院,经周密的术前准备后行病灶刮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见原植骨全部坏死,呈软性略黄物质,复发病灶范围广泛,股骨颈及头部仅剩空壳,股骨矩仅前外侧残存,将病灶彻底刮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种胆囊切除手术方式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在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胆管损伤也时有发生。胆管损伤是胆囊手术的严重并发症,胆管损伤后的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而对其中的胆管壁缺损的合理处理较为困难。现将1994年12月本院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胆管壁缺损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1岁。3年前曾行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切除术。术后2年体检时发现右附件有实性占位,并逐渐出现胸闷不适、气喘等症状,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阔韧带血管平滑肌瘤。第2次术后有数次无明显诱因的短暂意识丧失。于2007年2月2日来我院要求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补片无张力修复腹股沟疝35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宏伟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9):1232-1232
腹部外科疝是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腹股沟区解剖的深入认识和人工合成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受到重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已成为疝外科手术治疗领域的热点。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聚丙烯补片无张力修复腹股沟疝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干预,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意义(P<0.05);经手术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意义(P<0.05)。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经伤口换药后,切口愈合;有4例出现隐神经损伤症状,于术后3月完全恢复。结论 在临床上把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方式用于ACL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将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实验已经在国内广泛开展,但是对于腘绳肌腱细小的南方人应用此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首次分析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及界面螺钉重建海南地区人群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地区27例交叉韧带重建的病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采用腘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进行重建,其中自体腘绳肌23例,同种异体腘绳肌4例.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功能并指导功能锻炼,应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韧带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获随访8.7(3~24)个月,1例隐神经损伤,1例移植后3个月膝关节化脓性感染,行移植物取出待二期行翻修;除感染1例外,所有患膝移植后活动均正常,不稳感消失,同种异体腱组患膝皮温较高,但体温不超过38℃;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其中19例术后IKDC评分正常或接近正常,说明自体或同种异体腘绳肌腱是修复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良好移植物,腘绳肌腱及界面螺钉重建交叉韧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腹膜后肿瘤来源广泛,早期无特异表现,就诊时常因肿瘤侵犯临近大血管或周围脏器,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1],不仅对术者具有挑战性,对手术护士也具有严峻的考验。我院于2011年12月收治1例腹膜后巨大肿瘤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成功施行了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9岁,右上腹阵发性不适半个月,伴腹胀。体格检查:消瘦,腹部稍膨隆,心肺正常,肝区触痛,质软,脾肋下可触及。实验室检查:三磷酸腺苷(ATP):24 380.3 U/L,谷丙转氨酶(ALT):165.7 U/L,谷草转氨酶(AST):153.5 U/L,碱性磷酸酶(ALP):215.5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52.4 U/L,乳酸脱氢酶(LDH):265.0 U/L,球蛋白(GLOB):39.6 g/L。超声检查:肝脏增大,包膜不平整,肝脏回声增粗,肝内可见多个团状高回声,大的约4.0 cm×2.9 cm,边界欠清,门静脉增宽,主干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4岁,因"发现HBsAg阳性6年,乏力、纳差伴右上腹隐痛1个月"入院。查体:上腹饱满,腹壁无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全腹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轻叩痛,脾区及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超声表现:肝被膜呈"锯齿状",实质回声增强、增粗,于右肝后叶第二肝门部可见一大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27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双下肢轻度水肿2d,来我院急诊就诊。腹部超声所见:胆囊增大,大小为11.8cm×4.8cm,壁厚,不光滑,囊内可见点状中等回声聚集,于胆囊颈部可见一大小约为3.2cm×1.1cm的团状中强回声,声影不明显。胆总管内径为0.7cm。肝段以下的下腔静脉受压变细,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4岁.因"上腹微痛"于我科行肝胆胰脾彩超检查.结果:肝胆胰脾未见异常;下腔静脉明显增宽,宽度36 mm,近右心房处腔内见直径34 mm,长96 mm棒状中等回声团,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致密,下腔静脉管腔近闭塞,仅于近管壁处见线状腔隙.CDFI于团块内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图1).进一步行双侧腹部扫查,于右肾下极见43 mm×39 mm中等实性肿块,包膜完整,界清,略突出于肾轮廓,肾窦受压,肿物内部回声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