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坏死性淋巴结炎也称菊池(kikuchi),为罕见的疾病,主要患病对象为青壮年,多见于东方国家,发病特点为持续的、无痛性的颈淋巴结中等度增大并伴发热。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预后良好,个别有致死的病例,死因不明确。我科2001年6月收治1例,经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病例 1,男性 ,2 4岁 ,因持续性高热伴剧烈头痛6d入院。入院查体 :T 39.4℃ ,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均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直径 1~2cm ,质软、触痛明显 ,颈无抵抗 ,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腔B超检查未发现肝、脾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头颅CT正常 ,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2 .1× 10 9/L ,淋巴细胞 38.9% ,中性粒细胞 6 1.1% ,血沉正常 ,肝功正常。拟诊淋巴瘤 ,做两次骨髓穿刺涂片均阴性 ,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效果欠佳。经取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病理诊断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 2 ,女…  相似文献   

4.
高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1):26-26,46
1病例报告 患儿,男,10岁,因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1周,发热、咳嗽3~4天。于2005年3月21日入院。1周前发现息儿颈部有数个圆形凸起,触之为蚕豆大小肿物,无痛、无痒,家长未予特殊处理。3~4天前患儿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伴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在当地诊所治疗2~3天,患儿热退,但仍咳嗽,且肿物未消,于2005年3月20日在当地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7岁.以"不规则发热5个月,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2个月"为主诉于门诊就诊.该患者于5个月前开始发热(39~40℃),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特别是右腋窝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明显,凸起于锁骨上窝,明显疼痛.血常规:白细胞4.39×109/L,中性粒细胞2.92×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109/L(下降),嗜碱性粒细胞0.01×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下降).行胸部X线、CT检查均正常,支原体抗体检查1:320,行抗生索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如辰 《新医学》2001,32(9):536-536
患者女,17岁,因发热20余日于2000年8月2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前20余日发热,体温波动在37℃至38℃之间,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伴乏力、纳差、全身不适。无盗汗。入院前在外院查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冷凝集-,颅脑CT正常,给予“青霉素”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10余日,效果不佳。体格检查:体温38.1℃,血压12kPa/8kPa,一般状况好,咽部无充血。颈软,左颈部可触及7、8个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质硬压痛,部分相互粘连,活动度差。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癈音,心律整齐,未闻及杂音。腹软…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又称为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是一种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良性疾病。该病最初是由两位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在1972年分别几乎同时报道,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散发病例报道,最多见于日本及其他亚洲人群,多累及40岁以下青年人。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愈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病程迅速进展,并发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者可死亡,现就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4岁,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2度,无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自觉双下肢关节酸痛,口干、眼干,二便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查体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先后在外院行两次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报告提示坏死性淋巴结炎,外院曾给予激素及对症处理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仍有反复,且出现面部红斑.患者为进一步系统治疗,收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楚,口干、眼干,畏光,面部红斑,肢体多关节疼痛,尿量正常,颜面部及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1.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性淋巴结疾病,临床上极其少见,其特点是持续性高热,继而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白细胞下降明显,发病后病情较重,临床症状重.又与许多疾病相似,各种仪器、生化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诊断治疗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汪宝军  卢微波  胡庭杰 《新医学》2009,40(7):479-480
蜡样芽孢杆菌致皮肤软组织大面积坏死较为少见。该文报道1例外伤后左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严重污染,虽入院后立即行清创术并用头孢唑林钠预防感染,但术后第9日患者出现伤口部位皮肤软组织大面积坏死,伤口分泌物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术后第11日再次扩大范围清创,疗效欠佳,距第1次清创术后16日手术截除左股骨中段以下肢体,截肢后伤口甲级愈合,出院。该例提示,开放性污染伤口要加强局部清创及消毒处理,在清创过程中,及时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及时发现致病菌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结炎在成人柯萨奇病毒感染中常见[1],笔者收治柯萨奇病毒致颈淋巴结炎反复发作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发热半个月,于1997年4月4日住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颈部疼痛,检查见一核桃大小淋巴结,质中...  相似文献   

14.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需氧、有芽孢、无荚膜、能运动的革兰阳性杆菌。该菌在自然中分布极广,常见于土壤、污水和尘埃中,为条件致病菌,能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毒素。常因本菌污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淀粉制品和富含蛋白质的乳制品等食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而引起食物中毒。笔者曾见到因食用此菌污染的乳制品而引起食物中毒继而引发败血症的病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临床对蜡样芽孢杆菌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蜡样芽孢杆菌感染致多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0日,收集236例文献报道的蜡样芽孢杆菌感染病例资料。结果 该例患者血培养提示蜡样芽孢杆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多部位脓肿。给予万古霉素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检索文献发现,蜡样芽孢杆菌感染部位前三位分别是眼部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中,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蜡样芽孢杆菌感染患者18例,死亡6例,死亡率33.3%。蜡样芽孢杆菌感染致多发脓肿在临床诊疗中十分罕见,治疗经验值得借鉴。结论 蜡样芽孢杆菌为常见条件致病菌,具有引发致死性感染的风险,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中的革兰阳性芽孢杆菌.本院于2005年7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27岁,因间断头晕乏力、鼻衄3个月余、高热10 d、头痛1周,于2005年7月6日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室指标:血常规WBC 0.5×109/L,血液和骨髓细菌培养2次分离出蜡样芽孢杆菌.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感染得到控制,患者后因脑出血,引发脑疝死亡.  相似文献   

17.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属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无荚膜,可产芽孢,广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气、无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和人类皮肤等,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也可引起血流感染、肺炎、眼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心内膜炎等。  相似文献   

18.
李维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2):758-758
患者,男,30岁。因发热伴咽痛、全身酸痛2d,于2006年12月12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T39℃,P104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16/11Pa);患者神志清楚,面色赤红,颈部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1例布氏杆菌感染致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神经根症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静脉滴注盐酸赖氨酸致过敏性皮疹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车祸致头外伤伴头痛、呕吐3h于2005年8月21日22:30分急诊来院,入院后给予脱水、抗炎、止血等治疗,20d后病情逐渐稳定,遂调整治疗方案:给予5%葡萄糖500ml 盐酸赖安酸3.0静脉滴注,每日1次(盐酸赖安酸:商品名为镇通,广西南宁邕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当第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