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比正常情况多花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的"入眠障碍"、入睡后中途会醒来好几次的"中断型失眠"、比正常情况提早两小时以上醒来的"早醒型失眠"等。抑郁症患者较常见的是"早醒型失眠"。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有报道,约1/3的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其中有自杀意念者占40%~70%,且15%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最常见症状,抑郁症具有失眠、早醒的生物学特点,在精神科临床中也常遇到抑郁症患者在凌晨自杀.文献报道睡眠紊乱可影响自杀的发生[1],为此,对126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有无自杀意念或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自杀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是否具有特异性,这对单纯性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睡眠障碍的鉴别,抑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都有明显的意义.笔者着重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行为与单纯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行为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对26例抑郁症患者,和20例单纯性睡眠障碍的睡眠行为进行研究,同时对全部被研究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以观察睡眠生理的改变.结果(1)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抑郁症组存在睡眠潜伏期长[(38.3±18.0)min]觉醒时间、觉醒次数、醒觉睡眠比,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低(P<0.05,P<0.01),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短[(62.6±30.8)min]等.(3)对照组主要是浅睡期时间短,整个睡眠周期缩短但睡眠周期完整,无明显特异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行为与睡眠生理的异常改变,其睡眠障碍的病理机制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自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其中有自杀意念者占40%~70%,且15%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个最常见症状,抑郁症具有失眠、早醒的生物学特点,在精神科临床中也常遇到抑郁症患者在凌晨自杀。文献报道睡眠紊乱可影响自杀的发生,为此,对126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有无自杀意念或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自杀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古代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西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哭泣、悲伤、失望,动力缺乏,思维障碍,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可归结于此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光电15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对19例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1.抑郁症组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百分比改变和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缩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2.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维持率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多导睡眠图中的REM指标改变是抑郁症患者所具有的特定脑电生物学指标,应与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结合起来进一步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的与失眠相关的精神障碍中,抑郁症是最常见.有研究表明约90%的抑郁症患者会抱怨睡眠质量问题[1].自从20世纪70年代首次报告了抑郁症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睡眠剥夺可减轻抑郁症状后,一些睡眠研究涉及到有关抑郁症病因学假设,但是机制并不清楚[2].尽管近几年来国内外已有关于"主观"睡眠(睡眠量表评估结果)和"客观"睡眠(多导脑电图检测结果)在抑郁发作期的同步研究,但结果不一,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括轻中度、重性抑郁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者,这可能混淆了研究结果.国内同时用匹茨堡睡眠量表评估和多导睡眠脑电图对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的报告较少.为此,笔者对重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评估和多导睡眠脑电图的研究,探讨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特征以及重性抑郁症患者心理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特征及检测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多导睡眠仪(PSG)对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对监测患者进行检查前心理护理,检查时参数观察,检查后健康教育。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组比较:睡眠潜伏期延长,慢波睡眠减少,维持率低;REM潜伏期缩短,密度增加。全部病例顺利接受检查。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及浅睡为主的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特征性变化是以快眼动睡眠过度活跃为特征,表现为REM潜伏期(RL)缩短,REM密度增加,做好监测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吴玉明  梁玉梅  侯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003-2005
目的:通过骨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比较,分析骨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骨肿瘤患者38例和心理科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6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抑郁症状的评估工具,辅助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骨肿瘤组与抑郁症组HAMD总平均分分数分别为21.53±2.01和26.34±6.35,差异有显著性(t=4.466,P<0.01);两组的罪恶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迟缓、全身症状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基本相等,而抑郁情绪、自杀观念、工作和兴趣、激怒、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症状、性症状、疑病等症状,抑郁症组明显重于骨肿瘤组,骨肿瘤组患者自制力明显缺乏。结论:骨肿瘤患者的抑郁症为轻度或中度的抑郁发作,存在自责、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与兴趣下降、迟缓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觉醒次数、睡眠不深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在睡眠不深时间、早醒延长时间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帮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整夜多导睡眠图记录在抑郁症患者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光电15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对19例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1.抑郁症组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百分比改变和快速眼球运动潜伏缩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2、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维持率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多导睡眠图中的REM指标改变是抑郁症患者所具有的特定脑电生物学指标,应与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结合起来进一步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桂迎 《华夏医学》2014,27(1):166-167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睡行症等,其中以失眠症最为常见.睡眠障碍是ICU清醒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常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睡眠时间短,白天睡眠过多等.患者常常因本身的病痛、心理问题、环境因素等方面对睡眠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查找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早醒症状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9例抑郁症患者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并评估抑郁症患者早醒时间.结果 1.早醒组较非早醒组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377.32±14.54)μm/L;(324.15±16.44)μm/L,P<0.05].2.早醒时间与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06).3.早醒时间与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有直线关系(β=0.006,P=0.006).结论 抑郁症早晨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抑郁症早醒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中医称之不寐、不得寐、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得不到正常的睡眠而言,是睡眠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失眠的主观症状为正常睡眠被扰乱,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白天感到倦怠乏力、精力不济等明显的不良影响.Rosekind[1]1992年认为失眠症是指患者正常的睡眠被扰乱,并对患者白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疲劳、注意力下降、打盹等),同时客观检测(如多导睡眠图)出现异常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米氮平对早醒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PSG)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PSG对22例早醒病人、22例对照者进行检测.早醒病人米氮平治疗6周后复测PSG,在米氮平治疗前、治疗2周及6周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早醒症状,比较治疗前后PSG指标与HAMD及早醒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早醒组在PSG指标方面存在诸多异常.早醒组经过6周的米氮平治疗,PSG显示睡眠潜伏期缩短[(16.9±6.6) min],睡眠效率提高[(85.4±6.7)%],觉醒时间缩短[ (27.7±10.4)min],睡眠维持率提高[(87.9±5.3)%],慢性睡眠第一阶段(S1)百分比降低[(9.7±4.1)%],慢性睡眠第二阶段(S2)百分比提高[( 148.0±30.7)%],快动眼睡眠(REM)密度降低[(56.1±3.8)%];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及早醒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相关分析显示HAMD及早醒的评分与PSG指标变化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延长,REM活动度和密度增加可能是抑郁症早醒的生物学标志之一,PSG变化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爱茹 《开卷有益》2014,(9):23-23
<正>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症见情绪低落、兴趣或乐趣缺乏、持续性疲劳、生活原动力低下,常伴有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重下降,周身不适等心身症状,导致整体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产生自杀倾向。中医认为,抑郁症属"情志病"、"郁证"、"脏躁"等范畴,主要认为是由精神刺激情志不舒,导致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历代医家对其病因多有论述。《丹溪心法·六郁》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气机瘀滞则  相似文献   

17.
彭兰 《中外医疗》2014,(16):103-103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为提高其睡眠质量探求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45例(痴呆组)与无睡眠障碍的正常老年人50例(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对象的睡眠状况,总结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对比两组PQSI评分,痴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尖叫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打鼾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存在早醒、夜间游荡或躁动、入睡困难、片段睡眠等特征,应分型诊断,并为睡眠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症,中医称之不寐、不得寐、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得不到正常的睡眠而言,是睡眠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失眠的主观症状为正常睡眠被扰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易醒,早醒,白天感到倦怠乏力、精力不济等明显的不良影响。Rosekind 1992年认为失眠症是指患者正常的睡眠被扰乱,  相似文献   

19.
多巴胺调控人类的情绪和运动功能,包括动机与奖赏、记忆、睡眠等。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常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其中以抑郁症最为典型。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多集中于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功能低下,而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核心症状之一,因此研究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在抑郁症睡眠障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抑郁症快感缺乏和动力下降的病理基础是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传导通路功能损害,抑郁症睡眠障碍具有睡眠脑电图结构和持续性异常的双重特点,多巴胺及其受体在觉醒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概述多巴胺能神经系统与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睡眠障碍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深度浅而易醒、早醒、梦行症等。引起睡眠障碍原因很多,其临床症状也多种多样。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对40位发生睡眠障碍40例,现将症状原因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