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毫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的通用康复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联合毫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肢体活动功能(M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200,P=0.0377);两组患者治疗前Mugl-Meyer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ugl-Meyer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的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P=0.002)。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综合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后遗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 8,P=0.024 3)。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重型颅脑损伤知识掌握度和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神经、肢体等相关功能和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7例,入院顺序分组,参照组38例采取常规干预,试验组39例于参照组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观察对比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 试验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7.44%较参照组78.95%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WHOQOL-100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WHOQOL-100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升高,且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家属干预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ADL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颅内肿瘤偏瘫患者64例,在科室指定康复师根据Barther评分取中段40-60分之间病患,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治疗师,康复医生,患者参与)锻炼康复;实验组在常规(护士,治疗师,患者参与)锻炼康复,再由家属干预行日常额外康复训练;于住院第1天,第14天,第28天后由同一康复师对患者进行ADL能力评分。结果:家属干预实验组Barther指数评分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干预式康复护理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的ADL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低于干预前,AD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躯体、心理、物质、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心理、物质、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干预中,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师-康复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医师-康复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肢体运动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干预组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康复师-护士-患者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前及干预14 d后,选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Fugl-Meyer评估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综合痉挛量表(compopsites spasticity scale,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别评估偏瘫患者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在干预14 d后,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4 d后,观察组NIHSS、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R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49例,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3R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精神行为、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痴呆程度(WMS)、运动功能(FMA)评分,并统计2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活动能力(FA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总有效率为69.39%(34/49),高于对照组47.92%(2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各指标评分及WMS、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FAQ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3.67%(41/49),高于对照组64.58%(3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R护理干预有助于恢复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程度,进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联合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6例,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电话随访联合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ADL、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话随访联合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可增强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伸作业治疗在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恢复期脑卒中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作业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6、9周,两组ADL评分均明显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作业治疗的康复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智力状态,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于知信行(KAP)理论的健康宣教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伊川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基于KAP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分别于入院时与出院时评估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脑卒中专业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95.65%(44/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两组ADL评分和SS-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ADL评分和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KAP理论的健康宣教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进行研究,为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以循证医学为手段,以训练修复理论为指导构建专门的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自主训练依从性。结果 康复训练实施8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但干预组两项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为临床提供了精准、系统化的脑卒中康复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最终有助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医养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康复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应用医养一体化护理干预,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焦虑程度(SAS评分)、抑郁程度(SD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复发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ADL评分、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常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2.27%,低于常规组的1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 1,P=0.048 9);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5.45%,高于常规组的79.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 9,P=0.024 1)。结论: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医养一体化护理的干预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颖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0):126-129
目的 探讨APP在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天津市西青医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9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APP管理,连续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DL与FMA评分较出院前1 d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P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颖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0):126-129
目的 探讨APP在脑卒中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天津市西青医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9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APP管理,连续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DL与FMA评分较出院前1 d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P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康复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于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对性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康复组护理30 d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沁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对比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中医组ADL评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中医组护理满意度[90.54%(67/74)]高于常规组[78.38%(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采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联合温经活血方熏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协同护理模式为依据,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进行指导,旨在提高患者的锻炼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5例,按照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协同护理干预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协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协同护理干预组锻炼完全依从率[38.78%(19/49)]高于对照组[14.2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HSS与ADL评分优于出院时,且协同护理干预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方  宋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66-126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神经外科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干预效果,为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术后10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肢体功能锻炼在依从性、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