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补脾益肾清热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PSS患者45例,予补脾益肾清热法治疗,疗程12周,于0周、12周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R、CRP、RF、Ig G、Ig A、Ig M,安全性指标,并记录不良事件等,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R、CRP、Ig 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Ig A、Ig 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中医证候疗效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结论:补脾益肾清热法能显著改善PSS患者的口干、眼干、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指标,是治疗PSS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化瘀法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0.2g 2次/日,治疗组口服健脾益气化瘀自拟方联合硫酸羟氯喹0.2g 2次/日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口干、眼干、关节痛症状积分,RF,ESR,hs-CRP,Ig G,眼滤纸试验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效率(73.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瘀法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能有效改善口干、眼干、关节痛等临床症状,降低Ig G、RF及炎症指标,缓解病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每次0.2 g,每日2次。治疗组另给予养阴通络方,每日1剂。对照组另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两组均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用滤纸的润湿长度评价眼干程度,用糖块含化时间评价口干程度,并检测血沉(ESR)、γ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糖块含化时间、滤纸润湿长度、ESR、γ球蛋白及Ig G、Ig A、Ig 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除滤纸润湿长度外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症状,可能与降低ESR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给予羟氯喹,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方(黄芪、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麦冬、生地、玄参、葛根、五味子、鸡血藤、当归、甘草),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口干、眼干和关节痛)、ESSDAI疾病活动性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IgG及C4)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口干、眼干、关节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 05),治疗组在治疗后对SS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DAI疾病活动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ESR、CRP、IgG及C4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ESR及C4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益气健脾法为主,兼以养血活血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SS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且能有效改善其实验室指标,疗效优于羟氯喹。  相似文献   

5.
周峰  陈虎  曾静 《新中医》2019,51(3):213-216
目的:探讨生津润燥养血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口腔干燥综合(pSS)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p SS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津润燥养血颗粒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应用Schirmer试验、唾液流率、眼干口干症状评分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 (IgG)]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左、右眼泪流量、唾液流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右眼泪流量、唾液流率较治疗前升高(P 0.05),研究组左、右眼泪流量、唾液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眼干和口干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眼干和口干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眼干和口干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ESR、CRP、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ESR、CRP、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ESR、CRP、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9.69%,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69%,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津润燥养血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pSS可显著改善口干、眼干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膏方治疗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缓解期R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风湿对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活血膏方,制膏后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次服用15g,用开水冲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炎疼痛评估(VAS),DAS28分值,HAQ评分,S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ESR、RF、CRP;Ig A、Ig G、Ig M、CCP、GPI)变化。结果健脾活血膏方能有效降低RA疼痛VAS评分、DAS28分值、HA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ESR、RF、CRP、CCP、GPI),升高SF评分(P0.05或P0.01),治疗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服用膏方未见全身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健脾活血膏方有助于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持病情稳定,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且安全性好,适合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引火汤治疗阴虚津亏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口服强的松、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引火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类风湿因子(RF)变化及中医症候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降低ESR、RF及IgG水平(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RF及Ig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火汤治疗阴虚津亏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口干眼干主观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皮内针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用DMARDs和NSAIDs药物,治疗组用DMARDs和皮内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和DAS28评分、RF、CRP、ESR水平的变化及依从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7%、对照组78.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P0.001)。两组DAS28、VAS评分及RF、CRP、ESR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内针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解毒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给予活血解毒方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口干、眼干、关节疼痛、便秘、肌肤干燥、舌质、脉象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P0.05),治疗组口干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2组左右眼滤纸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P0.05),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能有效缓解干燥综合征主要症状并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解毒通络生津法分层干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层,三层患者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度层患者治疗组给予解毒通络生津方,对照组患者给予溴己新片和人工泪液治疗;中、重度患者治疗组给予解毒通络生津方和强的松、羟基氯喹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强的松、羟基氯喹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的口干、眼干VAS评分、唾液流率、Schirmer’s试验、ESR、血清IgG、RF、CRP及生活量表SF-12,治疗过程中检查不良反应,治疗结束时评价总体疗效。结果:轻度层患者治疗组在改善口干VAS、增加唾液分泌、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及CRP、降低血清IgG、改善SF-12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改善眼干VAS评分,但Schirmer’s试验的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60%,对照组为19%(P<0.05)。中度层患者2组均能有效改善口干VAS及提高唾液分泌,降低血沉、CRP,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有效改善眼干主观症状,降低RF及血清IgG,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Schirmer’s试验显示有效(P<0.05);6个月时2组均显示SF-12方面的显著变化,但治疗组在3个月时即显示SF-12方面的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71%vs 49%)(P<0.05)。重度层患者治疗组口干VAS有显著变化(P<0.05),但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2组在唾液流率、Schirmer’s试验、ESR、CRP、血清IgG、RF、SF-12、疗效对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解毒通络生津方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控制病情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是轻中度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长期治疗安全、有效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路氏润燥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羟化氯喹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85.71%,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流率、口干症状VA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RF、ESR及CRP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改善口干症状VAS评分、唾液流率和中医症候积分,并能改善患者血清RF、ESR及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观察壮医立体综合疗法治疗湿热闭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湿热闭阻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壮医立体综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关节压痛数、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A(Ig A)、Ig M、Ig G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 78%(35/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4、8周2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 0. 05),疼痛VAS均降低(P 0. 05),治疗8周2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较本组治疗4周减少(P 0. 05),疼痛VAS均降低(P 0. 05),且治疗4、8周治疗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少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治疗4、8周2组ESR、CRP、R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8周2组ESR、CRP、R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4周降低(P 0. 05),且治疗4、8周治疗组ESR、CRP、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治疗4、8周2组Ig A、Ig M、Ig 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8周2组Ig A、Ig M、Ig 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4周降低(P 0. 05),且治疗8周治疗组Ig G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治疗4、8周2组DAS28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8周2组DAS28评分均较本组治疗4周降低(P 0. 05),且治疗4、8周治疗组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壮医立体综合疗法治疗湿热闭阻型RA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症状,降低炎症及免疫指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痛数、晨僵时间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变化,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ESR、RF、CRP、IgA、IgG和IgM水平显著下降(P0.05),关节肿痛数显著减少(P0.05),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ESR、RF、CRP、IgA、IgG和IgM水平显著下降(P0.05),关节肿痛数显著减少(P0.05),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可以显著降低RA患者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其炎症和免疫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陆瑶  邬燕莺  方立  李佳佳 《新中医》2019,51(8):202-204
目的:观察免疫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证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证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1号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口干津少及目干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眼干、口干、乏力、鼻干、关节疼痛、皮肤干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中医组上述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主症口干津少、目干涩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中医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阳性率中医组为6.67%,对照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证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泪腺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酸甘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8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和酸甘生津方治疗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6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且治疗前后记录口干、眼干评分,进行Schirmer’s试验,记录滤纸潮湿程度;同时进行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和T细胞亚群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IL-2(白细胞介素-2)、IL-6(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酸甘生津方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87. 5%VS52. 5%,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干、眼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chirmer’s试验的滤纸潮湿程度明显增加,血清Ig G、Ig A、Ig M水平明显降低,IL-2明显升高,IL-6明显降低;上述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酸甘生津方观察组治疗后CD4+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CD4+/CD8+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酸甘生津方可明显减轻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辅佐蜂针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风湿关节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蜂针治疗,研究组30例加以身痛逐瘀汤辅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ESR、CRP、R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ESR、CRP、RF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辅佐蜂针治疗风湿关节痛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风湿关节痛指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轻中度活动期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羟氯喹片和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补体C3、C4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g G、ANA滴度均下降(P0.05),补体C3、C4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ANA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SLE可改善患者免疫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蠲痹汤加减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VAS疼痛评分、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G (IgG)、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炎症细胞因子(IL-6、IL-4、IL-10、TNF-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DAS28评分,ESR、hs-CRP、IgG、RF、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DAS28评分,IgG、RF、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五神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组内服外敷加味五神汤。比较VAS疼痛评分及ESR、CRP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及ESR、CRP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ESR、CR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结论:加味五神汤内服外敷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改良DCF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改良DCF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3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γ-IFN、s IL-2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和QLICP-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改良DCF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