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根据相关古籍文献推断当归道地产区,对当归现代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取文献中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化整合与分析。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结合古籍原文推断道地产区;针对不同产区当归药材制定检索策略,到CNKI检索相关文献,规范整合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性状特征数据及化学成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当归化学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考证本草古籍共14本、近代典籍1本,提取古近代产区26个,对应现代产地(省)8个,根据产地频次统计结果与古籍原文相关描述推断甘肃、四川为当归道地产区;共检索到性状文献75篇,化学1949篇。归纳道地产区当归药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含量数据多指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甘肃省、云南两省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其他产区差异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0.641%,得到各产地当归质量综合评价函数:F=(43.609 × F1+31.137 × F2+15.895 × F3)/90.641。聚类分析结果将6个来源产地的当归药材划分为3类。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论:甘肃为当归药材最优产区,四川、云南、湖北次之,河北、陕西产区当归质量不佳。该结果与当归本草考证研究所得道地产区有一致性,可为当归药材的道地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芩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  郝近大 《中药材》2008,31(10):1584-1585
目的:通过对黄芩的本草考证,明确黄芩药材品种来源和道地产区,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著作,结合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考证出黄芩原药用植物有多种,但今用正品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一直是药用主流;黄芩道地产区不是很明显,产地遍及除华南以外的全国多数省区。结论:历代黄芩的药材品种来源和道地产区与今用药大致相同,可作为扩大发掘或扩大药源的理论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君子的本草学考证和地方文献查证,以及结合现代资源调查研究,对其本草及道地沿革进行系统考证,说明其药用历史沿革和道地变迁,为使君子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使君子之名从宋代沿用至今,其从名称、基源、功效等方面分析证实历代使君子品种使用没有混乱,与现今《中国药典》收载的使君子记载一致。使君子的主产地和道地产区历经变化,重庆成为其现在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74-977
目的:款冬花药用自《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有记载,对其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现代文献,从其基原考证、产地变迁等方面对款冬花的药用进行考查。结果:款冬花药材的主产区和道地产区曾有较大变迁,款冬花主要产地或道地产区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结论:自宋代以来,款冬花的药材品种来源和道地产区与当今用药大致相同,为发掘或扩大药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SPSS 17.0统计软件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HPLC-DAD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道地与非道地产区当归分类模型,确定其分类参数,为当归道地性的分类和判别提供方法。方法:判别分析利用当归HPLC-DAD共有模式建立的Fish's判别函数,回代判别率为96.7%,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结果:采用色谱分析结合判别分析能够准确、便捷的对当归道地性进行判别和验证。结论:为当归道地性的判别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黄芩道地药材的历史分布区域,发展过程及道地产区变迁的原因.方法 考证历代地方志和现代文献研究.结果 气候变迁没有对黄芩的生长和分布起主导因素,而各省份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对其生长和分布起主导作用.结论 河北省的气候最适合黄芩生长,可认为是最优越的产区,与传统经验相一致.黄芩的历代分布区域从长江以北的省区由南向北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当归饮片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当归饮片进行道地产区划分研究。方法:收集不同产地15批当归饮片,制备物质基准,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处理共有峰峰面积,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其相对关联度。结果:15批当归饮片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确认12个共有峰。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当归饮片相对关联度,结果显示道地产区样品的相对关联度较大。结论: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饮片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建立当归饮片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当归饮片道地产区划分研究,可为经典名方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自陶弘景始分3类并为后世所沿用,其中以马尾当归品质最佳,其叶形、产地、药材性状等均与今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一致,为历代推崇的主流品种,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时选用。其道地产区甘肃岷县及周边地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为业界公认。当归古代炮制方法主要有酒制和炒制,其中酒制经历代发展衍变为多种,后逐步演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的“酒炙”法。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中采用酒当归炮制规格。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当归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 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相似文献   

10.
布日额 《中药材》2004,27(9):692-694
为正本清源,对栀子的本草学的历史源流、应用沿革、品种概况及道地产区等的考证,认为历代本草收载的栀子概为茜草科植物Gardenia jasminoindes Ellis..  相似文献   

11.
当归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补血药和妇科要药,属中药大品种,以甘肃为道地产区。该文通过考证古今本草文献,理清了当归的干燥加工历史沿革规律。结果表明干燥加工是影响当归药性与品质的关键环节,是当归道地属性的重要体现。当归干燥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由最早的阴干逐渐过渡到日干、曝干、火干、焙干、熏干、晒干等,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当归干燥方法为"烟火熏干",传统干燥加工方法已不能满足产地加工需求。近年来对当归干燥新方法和干燥对当归的品质影响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药虎掌南星名称、产地、原植物、加工炮制进行本草学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进行考证。结果确定了虎掌南星的名称演变过程,明确了其原植物和道地产区。结论为虎掌南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8):2封二
正《道地药材标准汇编》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牵头组织,全国40多家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起草,共收录157项道地药材标准,对来源、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都做了详细记录。该书以"三代本草、百年历史"为原则,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在此基础上对药材当前主产区进行了调查并取样,最终确定了品种及其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数学判别模式结合GC-MS方法在当归道地性判别中的应用。方法采用GC-MS法对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当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判别当归药材道地性的判别函数,验证结果显示该判别函数可行、有效。结论数学判别模式结合GC-MS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判别当归药材道地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芩历代本草的系统考证,结合目前黄芩的产销情况,证实我国历代药用黄芩的品种是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主的黄芩属的多种植物。道地产区的记载古今有差异。黄芩的功效及主治古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文献及相关法典,对方剂中所用当归品种、道地产区以及历代炮制方法进行探讨.当归最优产区为甘肃,四川、云南、湖北等地次之.当归炮制方法不断创新,相继出现熬制、酒制、米炒、醋炒、土炒等一系列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要求.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当归炭等至今被广泛使用,但不同时期炮制方法、辅料种类及用量等有较大差异,其工艺及标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蛤蚧的称谓、产区、性状、功效、真伪、用药部位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进行考证。结果:文献调查表明,蛤蚧称谓以象声词命名;广西自明代起为蛤蚧主产区,清代起成为道地产区;宋之前蛤蚧以平喘止咳功效为主,明代以后增加补肾壮阳功效记载。结论: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佐证了蛤蚧历代本草记载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为实施蛤蚧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8.
道地药材历史产区的考证及其变迁研究,对道地药材的评价、生产基地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具有重要价值。现有研究方法往往集中于对文献史料的梳理,而少有对历史地图的运用。将历史地图引入传统的以文献学、史学为主的道地药材历史产区研究,通过产区名称提取、历史地图标注、产区变迁考证3个步骤,有助于以图像的方式帮助分析道地药材历史产区的范围、变迁过程及演变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挖掘道地药材产区从古至今的变迁脉络;从产区范围变化、经纬度迁移等角度探讨产区的演变特点;并从环境、气候、人文、经济、政策等多重角度分析道地药材产区的形成及演变的原因。但在道地药材产区历史地图标注的实践中,常有地名刊印错误、地名表述不清、地名对应年代不清、同一地名指代不同地域范围等问题出现,需结合正史地理志、地方志等文献史料考证进一步明确产区范围。此外,可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结合历史地图数据库进行地图标注,将道地药材产区的朝代、名称、范围进行关联,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分析道地药材的产区变迁特点。  相似文献   

19.
探析地黄道地药材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民  邓中甲 《陕西中医》2009,30(4):473-474
本文通过文献考证结合自己研究情况,探讨分析了地黄道地药材历史变迁,由此引发关于地黄道地药材之思考,认为应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变迁,在保证怀庆道地产区的基础上,寻找和发展其他道地产区,以保证和促进质优效良地黄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史学文献的角度推断药材栀子的道地产区,总结栀子药材现代科研成果、提炼文献中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方法:考证不同时代的本草著作,对栀子药材历代道地产区进行归纳研究,结合古籍原文推断栀子道地产区;针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从性状、化学两方面分别制定专业检索策略,在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炼归纳不同产地栀子药材性状及化学成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栀子化学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本草考证相关古籍10本、近代典籍1本,提炼古代产区14个,对应现代地名(省) 7个,结合频次统计结果与文献相关描述推断河南南阳、江西樟树、湖北江陵、福建建瓯为栀子药材的道地产区;检索到性状文献106篇,化学1461篇。根据性状数据总结道地产区栀子药材性状特征;化学数据多指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江西省、河南、四川省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其他产区差异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4. 181%,得到可反映栀子各产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F=(22. 63×F1+15. 383×F2+14. 735×F3+11. 433×F4)/64. 181。聚类分析将10个产地来源的栀子药材划分为3大类。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江西为栀子最优产区,河南、湖北、福建、四川次之,其余产区栀子质量不佳。该结果与本草考证所得栀子道地产区颇为一致,为栀子药材道地性评价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