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 FZ-31的化学成分。方法内生真菌发酵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圆二色谱等方法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Trichoderma sp. FZ-31发酵产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蜂蜜曲菌素(1)、(R)-7-羟基蜂蜜曲菌素(2)、4-羟基蜂蜜曲菌素(3)、赤霉菌吡喃酮D(4)、阿魏酸甲酯(5)、吲哚-3-乙酸(6)、吲哚-3-甲醛(7)、苯甲酰胺(8)、(3R,6R)-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全氢-1,4-噁嗪-2,5-二酮(9)、酒渣碱(10)、腐皮壳素A(11)。结论除化合物5、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霉菌Trichoderma sp.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附子及其内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干宁  李天华  杨欣  何平 《中草药》2009,40(6):852-856
目的 对毛排钱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干燥的毛排钱草地上部分以甲醇于50℃下萃取浓缩,以水溶解滤过得水溶及水不溶性两部分,水可溶部分用正丁醇提取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其化学结构.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 正丁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后得到8个化合物.经鉴定为N,N-二甲基色胺(J)、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Ⅱ)、柠檬酚(Ⅲ)、异柠檬酚(Ⅳ)、(Z)-1-(4-羟基-2,3-二甲氧苯基)-3-(4-羟基苯)丙烯(Ⅴ)、(Z)-1-(3-羟基-2,4-二甲氧苯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Ⅵ)、原儿茶酸甲酯(Ⅶ)、香橙素[(2R,3R)-2,3-二氢-3,5,7-三羟基-2-(4-羟基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Ⅷ].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在MTT抗肿瘤实验中,化合物Ⅰ,Ⅲ~Ⅵ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长枝沙菜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化学和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用IR、MS、NMR等方法 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3,6-二甲基-8-(4-亚甲基-3-庚氧基)-1-辛胺(Ⅰ)、棕榈酸钾(Ⅱ)、(2R,1'S,2'S,3'R)-N-[1'-羟甲基-2',3'-二羟基十七烷基]-2-羟基-12,13-亚甲基二十四脂肪酰胺(Ⅲ).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Ⅲ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沙菜胺和沙菜酰胺.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3)
目的:研究一株从雷公藤中分离的踝节菌属真菌Talaromyces wortmannii的化学成分及抗单胺氧化酶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酶标法测定化合物的抗单胺氧化酶活性。结果:从Talaromyces wortmannii中分离纯化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wortmannilactone A(1)、(+)brefeldin A(2)、(2E,4R*)-4-hydroxy-4-{(1R*,2S*)-4-oxo-2-[(1E)-6-oxohept-1-en-1-yl]cyclopentyl}but-2-enoic acid(3)、phaseic acid(4)、deacetylisowortmin(5)、talaperoxide C(6)、brevianamide F(7)、cyclo(D-N-methyl-Leu-LTrp)(8)、大黄素甲醚(9)、大黄酚(10)。化合物7显示了中等强度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其IC50为55μmol/L。结论:其中,化合物2~4、7~10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brevianamide F)的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干宁  杨欣  李天华  何平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077-2080
目的:对毛排钱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和所得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将干燥的毛排钱草地上部分用甲醇在50 ℃下萃取浓缩,用水溶解后过滤,得水可溶和不可溶2部分,水可溶部分用正丁醇萃取、柱色谱分离,得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从正丁醇萃取物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N-二甲基色胺(1),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2),柠檬酚(3),异柠檬酚(4),(Z)-1-(4-羟基-2,3-二甲氧苯基)-3-(4-羟基苯)丙烯(5),(Z)-1-(3-羟基-2,4-二甲氧苯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6),原儿茶酸甲酯(7),(2R,3R)-2,3-二氢-3,5,7-三羟基-2-(4-羟基苯基)- 4H-1-苯骈吡喃-4-酮(8)。结论:化合物6为毛排钱草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在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试验(MTT test)中,化合物2,3,6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
头孢霉AL0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韵梅  包蕾  鲍伟  范艳玲 《中药材》2004,27(4):270-272
采用滤纸片法 ,以 11株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为指示菌 ,对从头孢霉AL0 31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的 14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细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新化合物 :S ( ) 5 羟基蜂蜜曲菌素、S ( ) 7 羟基蜂蜜曲菌素和已知化合物 :蜂蜜曲菌素、2 ,4 -二羟基 3,6 二甲基苯甲酸、3,6 二羟基 2 ,4 二甲基苯甲酸、琥珀酸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活性 ,采用杯碟法 ,以三种细菌为指示菌 ,测定了具有抗菌活性的 6个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其MIC为 0 0 312 5~ 0 5mg/ml。  相似文献   

7.
罗雄明  漆淑华  田新朋  尹浩  高程海  张偲 《中草药》2009,40(11):1710-1712
目的 对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pacifica 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常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放线菌S.pacifica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该菌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包括8个生物碱和4个苯环族类.分别鉴定为N-乙酰色胺(Ⅰ)、3-醛基吲哚生物碱(Ⅱ)、3-醛基-5-羟基吲哚生物碱(Ⅲ)、胸腺嘧啶(Ⅳ)、甲基酪胺(Ⅴ)、4-羟基-N-甲基苯甲酰胺(Ⅵ)、3-羟基苯乙酰胺(Ⅶ)、苯乙酰胺(Ⅷ)、对羟基桂皮酸(Ⅸ)、苯甲酸(Ⅹ)、对羟基苯甲酸(Ⅺ)和对羟基苯甲醛(Ⅻ).结论 化合物Ⅰ~Ⅻ均为首次从本属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皂角刺Gleditsiae Spina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技术对皂角刺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圆二色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12个二氢黄酮醇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5,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醇(1)、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2)、5-甲氧基-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二氢山柰酚(4)、表儿茶素(5)、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6)、黄颜木素(7)、(2R,3R)-7,3′,5′-三羟基-二氢黄酮醇(8)、(2R,3R)-5,7,3′-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9)、槲皮素(10)、5,7,4′-三羟基黄酮-8-C-葡萄糖苷(11)、2,7-二甲基-氧杂蒽酮(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皂角刺二氢黄酮醇A;化合物3、8、9和12均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对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1、2、3、7及黄酮类化合物10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3主要作用于肝癌Hep G2和食管癌EC109细胞株,化合物2主要作用于食管癌EC109细胞株,而化合物7则对肝癌、肺癌和胃癌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acculum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台盼蓝排斥法和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从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R)-1, 3-二氢-6-甲氧基-3-甲基异苯并呋喃-4, 5-二醇(1)、灰黄霉素(2)、1, 6-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酮(3)、1-羟基-3-甲基酮(4)、1, 3, 6-三羟基-8-甲基酮(5)、1, 8-二羟基-3-甲基蒽醌(6)、1, 3, 5-三羟基-7-甲基蒽醌(7)、6-羟基芦荟大黄素(8)、腺嘌呤(9)、胸腺嘧啶(10);化合物1和3对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分别具有较强和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1和4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1的1H-NMR和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1和3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程子洋  柯仲成  吴永祥 《中草药》2019,50(22):5424-5428
目的研究多花黄精内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LH-20、中压及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内生真菌Aspergillusochraceus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7-dihydroindolizin-8(5H)-one(1)、polygonatine A(2)、8-oxo-5,6,7,8-tetrahydro-3-indolizinyl methyl acetate(3)、8-羟基色原酮(4)、环(L-亮-L-异亮)二肽(5)、交链孢酚(6)、seco-patulolide C(7)、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8)、Nb-乙酰色胺(9)、N-反式-桂皮酰酪胺(10)、5-羟甲基-2-呋喃糠醛(11)、5,7-二羟基-6,8-二甲基-3-(4′-羟基苯基)色烷-4-酮(12)、5,7-二羟基-6-甲基-8-甲氧基-3-(4′-羟基苯基)色烷-4-酮(13)、25R-3β-羟基螺甾-5-烯-12-酮(14)、25S-3β-羟基螺甾-5-烯-12-酮(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内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杨骆杰  丁婷  周元  覃江江  沈云亨  张卫东 《中草药》2020,51(8):2102-2106
目的研究大头兔儿风Ainsliaea macrocephala内生真菌温特曲霉Aspergillus wentti Y1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薄层色谱(TLC)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物及菌丝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学结构;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物及菌丝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异硫赭曲菌素脱水合物(1)、yicathin A(2)、isosulochrin dehydrate(3)、1,6-二羟基-3-甲基-8-甲氧羰基呫吨酮(4)、yicathin C(5)、wentiquinone B(6)、大黄素甲醚(7)、曲霉内酯B(8)、8-羟基-1,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9)、藤黄绿脓菌素(10)。化合物10对人食管癌细胞株OE19的增殖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5.8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命名为2-羟基异硫赭曲菌素脱水合物;化合物10为首次从曲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对人食管癌细胞株OE19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2.
地骨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孟令杰  刘百联  张英  周光雄 《中草药》2014,45(15):2139-2142
目的研究地骨皮Lycii Cortex(root bark of Lycium chi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骨皮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N-对羟基香豆酰酪胺(1)、反式-N-阿魏酰酪胺(2)、二氢咖啡酰酪胺(3)、芹菜素(4)、阿魏酸(5)、对羟基香豆酸(6)、3-羟基-1-(4-羟基苯基)-丙基-1-酮(7)、3,4-二羟基苯丙酸(8)、3,4-二羟基苯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10)、4-甲氧基水杨酸(11)、烟酸(12)。结论化合物8和9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6、11及12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周中流  尹文清  金蓓  傅春燕  冯华芬  曾立 《中草药》2011,42(11):2173-2176
目的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环内酯和2个蒽酮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3S,4R,7R,8R,9S)-3,8-二羟基-4,7,9-三甲基-2,6-环壬二酯(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3对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环内酯和2个蒽酮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3S,4R,7R,8R,9S)-3,8-二羟基-4,7,9-三甲基-2,6-环壬二酯(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3).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3对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6,(11)
目的:研究柿叶中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柿叶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经体外活性筛选,考察化合物清除DPPH和ABTS能力。结果:从柿叶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1-羟乙基)-3-甲基马来酰亚胺(1)、2-(2-羟乙基)-3-甲基马来酰亚胺(2)、羟基酪醇(3)、原儿茶醛(4)、原儿茶酸(5)、C-藜芦酰乙二醇(6)、3-(4-羟基-3-甲氧苯基)-1,2-丙二醇(7)、乙酰对羟基苯乙醇(8)、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9)、2,4-二羟基-6-甲基苯乙酮(10)、香豆酸甲酯(11)、4-烯丙基儿茶酚(12)。化合物3、5、7、12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0.7~36.0和3.6~6.1μg/mL。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构型化合物,化合物1、2、6~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8、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药理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5、7、1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披针新月蕨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进波  陈家春  段宏泉 《中草药》2010,41(10):1601-1604
目的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S),5,7-三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4(S),5,7-trihydroxy-4′-methoxy-6,8-di 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B,1];5,7-二羟基-4(S),4′-二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5,7-di-hydroxy-4(S),4′-di methoxy-6,8-di 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C,2];5,7-二羟基-4′-甲氧基-6-羟甲基-8-甲基-2″,4(S)-氧-2(R)-黄烷-5-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hydroxymethyl-8-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4(S)-氧-2(R)-黄烷-5-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8-di 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eruberin A,4];高圣草素[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homoeriodictyol,5];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6)。化合物3、4对L929及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约为13.05、24.75μg/mL,25.11、18.32μg/mL。结论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6首次从新月蕨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3、4对L929和HeLa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海藻Hypnea charoides中新鞘脂糖苷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的红藻长枝沙菜Hypnea charoides中分离得到新的鞘脂糖苷(2R,1′S,2′S,3′R)-N-[1-′(β-D-葡萄糖甲苷)-2,′3′-二羟基十七烷基]-2-羟基-12,13-亚甲基二十四脂肪酰胺,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对肺腺癌GLC-82和肝癌740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现代分离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以及ECD确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采用CCK-8法对新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筛选。结果 从裸花紫珠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5为裸花紫珠烷A1(1)、(4S,6S)-4,6-二羟基-α-松油醇(2)、(1R)-2,2-二甲基-3-羟甲基-3-环己烯-1-甲酸(3)、(1R,4R)-2,2-二甲基-3-亚甲基-4-羟基环己烷-1-甲酸(4)、(1R)-2,2-二甲基-4-羟甲基-3-环己烯-1-甲酸(5);化合物6~34为2,6-二甲氧基-对-苯醌(6)、对薄荷-8-烯-1,2-二醇(7)、天目地黄素B(8)、北玄参素G(9)、黄牡丹醇B(10)、香桂酮(11)、8-羟基-2,6-二甲基-(2E,6E)-辛二烯酸(12)、8-羟基-2,6-二甲基-(2E)-辛烯酸(13)、裸花紫珠烷A(14)、丁子香烷-2β,9α-二醇(15)、丁香烷-1,9β-二醇(16)、(8R,9R)-异丁香烷-8,9-二醇(17)...  相似文献   

19.
谷青青  蔡佳  李漓  赵碧清  周小江 《中成药》2023,(7):2223-2229
目的 研究野花椒内生真菌Diaporthe perseae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Diaporthe perseae发酵提取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TLC、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蜜环菌酮(1)、2-(4-羟基苯基)乙酸乙酯(2)、N-(2-苯乙基)乙酰胺(3)、4-羟基苯甲醛(4)、环(S-脯氨酸-R-亮氨酸)(5)、环(S-脯氨酸-S-异亮氨酸)(6)、环(S-脯氨酸-R-缬氨酸)(7)、3β,5α-二羟基-6β-乙酰基麦角甾-7,22-二烯(8)、3β,5α-二羟基-10α-甲基-6β-乙酰基麦角甾-7,22-二烯(9)、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10)、3β,5α-二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11)、(22E,24R)-ergosta-7,9(11),22-三烯-3β,5α,6β-三醇(12)、5α,6α-epoxy-24(R)-met...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SCS-KFD66发酵液中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波谱方法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采用DPPH法、Ellman比色法和PNPG法对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试;采用96孔板微量法测定所得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的抑制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SCS-KFD6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epi-trans-4-hydroxylinalool-3,6-oxide(1)、trans-4-hydroxylinalool-3,6-oxide(2)、芦荟大黄素(3)、大黄素(4)、6-羟基芦荟大黄素(5)、原儿茶醛(6)、2,5-二羟基苯甲醛(7)、对羟基苯乙酸甲酯(8)、对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乙酸(10)、2-(4-羟苯基)乙醇(11)、对羟基反式肉桂酸(12)、反式阿魏酸(13)。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6、7、9~13都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化合物4和6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化合物6和7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4具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抑制活性,MIC值分别为16、64μg/m L;化合物6具有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活性,MIC值分别为64、128和128μg/m L。结论分离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和1个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曲霉呋喃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