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腺多期CT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胰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实性占位的胰腺癌的16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6例胰腺癌CT平扫肿块呈低密度.增强CT影像特点显著,等密度及低密度肿瘤均得到显示.26例中,肿块直径3~6cm 22例、1~3cm 4例,动脉期扫描有不均匀强化,另有胰周脂肪层消失、胰管和胆管扩张、胆总管阻塞、合并胰腺囊肿、肿瘤侵及血管、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胰腺癌能及早发现肿瘤,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诊断价值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包括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对比分析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检测值。结果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胰腺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最高,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平扫、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P0.05);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腺期的CT差值显著大于动脉期、门脉期(P0.05);多层螺旋CT平扫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T灌注成像中,胰腺癌组织的BF、BV及PS的检测值小于正常胰腺组织,MTT的检测值大于正常胰腺组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施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20例正常胰腺患者的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正常胰腺实施平扫后的平均CT值高于肿瘤;实施增强扫描后,肿瘤在胰腺期与门脉期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胰腺在胰腺期的CT值要高于门脉期(P0.05);而肿瘤胰腺在胰腺期的CT值显著低于正常胰腺(P0.01);肿瘤和正常胰腺之间存在密度差异。结论:胰腺癌与正常胰腺之间存在密度差异,而在胰腺期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则可以得到最大的密度差值,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随着CT、MRI的发展 ,特别是成像速度的加快 ,胰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在不断提高。CT是目前胰腺疾病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成像在胰腺疾病诊断上的价值进一步提高 ,尤其MRCP成像对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广泛认可。1 胰腺CT的应用进展螺旋CT扫描 螺旋CT扫描速度快 ,动态增强扫描使胰腺和肝脏达到理想的强化 ,有利于胰腺肿瘤及其肝转移的显示。胰腺小肿瘤应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 (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 )薄层扫描。胰腺癌于正常胰腺比较为血供较少 ,胰腺有丰富的动脉供血 ,故在动脉期扫描 ,肿瘤与正常胰腺实质的密度差…  相似文献   

5.
张宏灿 《海南医学》2013,24(17):2545-254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做过多排螺旋CT的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三期扫描胰腺肿块的患者83例,均由病理切片证实,其中胰腺癌38例,胰腺炎45例,比较胰腺炎和胰腺癌强化后的CT值。结果螺旋CT多期扫描能够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密度,还能清楚显示肿瘤与周边器官和血管的关系。胰腺癌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7例,腹腔动脉受累32例,肠系膜上静脉受累29例,肝转移17例、胰管扩张36例、胆囊壁增厚32例,而胰腺炎患者仅出现胰管扩张9例、胆囊壁增厚10例。在胰腺的实质期强化效果最好,且胰腺实质的强化和肿瘤组织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三期增强扫描对于胰腺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胰腺体尾部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比较胰腺正常组织和肿瘤在平扫和增强三期的CT值变化,依据CT征象诊断胰腺癌并行术前评估。结果:三期增强扫描后肿瘤轻度强化22例,中度强化9例,囊性无明显强化1例。增强后肿瘤-胰腺的密度差分别为动脉期23.45±12.62,胰腺期64.53±27.34,门脉期41.28±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胰腺体尾部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CT和MRI检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最佳CT和MRI检查技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37例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其他各时相比较,螺旋CT胰腺期薄层扫描显示胰腺癌直接征象(胰腺肿块)最佳(P<0.01),而对胰腺癌间接征象的显示,各期扫描图像差异无显著性(P>0.05);(2)螺旋CT三期检查显示胰腺癌直接征象(胰腺肿块)较MRI(T2W MRCP)更佳(P<0.01),而对显示胰腺癌间接征象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与MRI(T2W MRCP)比较,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较高(P<0.01)。(4)8例患者采用SE序列T1W 脂肪抑制技术较清晰显示了胰腺癌肿块。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特别是胰腺期薄层扫描及MRI的SE序列T1W 脂肪抑制技术对胰腺癌直接征象(胰腺肿块)显示率较高,有助于提高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胰腺癌术前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临床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69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其后接受手术并进行病灶病理检测。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影像学表现,对多层螺旋CT影像分期与病理诊断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可见患者胰腺出现肿大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增强扫描可见患者胰腺实质存在低密度影,同时胰腺癌会累及周围组织与器官;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分期结果为:肿瘤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18例、16例、16例和9例,其与病理检测分期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准确度为85.51%,神经浸润诊断准确度为86.96%,淋巴转移诊断准确度为58.57%。结论多层螺旋CT可用于术前诊断肿瘤分期,判断胰腺癌神经浸润、淋巴转移,可为后期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手术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32例胰腺癌患者行64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时时间分别定位30S(胰腺期)和70S(门脉期),造影剂(碘普罗胺注射液)用量60ml,盐水20ml,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速率4.0-4.5ml/s.结果 32例肿瘤位于胰头颈20例,钩突9例,体部3例.其中直径小于2.0cm病灶3例.肿瘤与胰腺对比胰腺期与门脉期相比差异显著(P〈0.01).胰腺期肿瘤增强后呈相对低密度,为特征性CT表现.胰周大血管受侵多见,表明肿瘤不可手术切除,胰腺周围小静脉迂曲扩张及肝脏、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 64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手术评价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胰腺癌患者多行层螺旋CT三期扫描,比较正常胰腺及肿瘤在各期的增强情况,做出可切除性评价,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三期扫描中,以胰腺期发现肿瘤最敏感。8例肿瘤中,术前认为6例可切除,术中切除5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结果:X线检查提供信息较少;CT检查胰腺癌疑似病例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螺旋CT三期薄层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提高了胰腺形态及小胰腺癌检出率;动态增强脂肪抑制T1WI早期扫描是诊断少血供胰腺癌的有效手段,其敏感性等于或高于螺旋CT检查;B超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具有无创和廉价的优点.结论:只有提高对胰腺癌的认识,充分结合病人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细心检查,充分利用B超、US、CT、ERCP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等手段,才能明显提高胰腺癌Ⅰ期检出率,大大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慎忠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21-922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胰腺周围血管侵犯及正确评估手术切除可行性的价值。方法对22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胰腺癌CT征象,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的受侵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延时35 s进行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腺及胰周血管改变,22例胰腺癌均表现为较明显的低密度灶,其中胰周血管中断4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2例,术前认为可以切除13例,术中切除11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和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硬化患者出现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出现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CT平扫后增强三期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延时期扫描;MR采常规自旋回波序列、LAVA序列多期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病灶数目、大小和强化特征。结果120例患者,共检出157个病灶,病灶<3cm(小肝癌)54个,动态MR检出率90.7%,螺旋CT检出率70.4%。157个病灶动态MR与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出率94.3%、8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MR与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准确率为89.8%、87.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肝硬化出现肝癌强化特征,通过LAVA序列上相关信号特征,动态MR的肝癌检出率、准确度及显示肝癌包膜和血管均优于螺旋CT。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并比较正常胰腺与肿瘤在两期增强中的对比情况,以及胰腺周围血管、组织和器官的受侵情况。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肿瘤—胰腺对比在胰腺期34例中对比明显32例,对比较明显2例;门脉期对比明显10例,对比较明显14例,对比不明显10例。胰腺期扫描能清晰显示胰周血管,其中胰周血管中断6例,包绕4例,部分包绕3例。术前认为可以切除21例,术中切除20例。结论:螺旋CT胰腺期增强扫描比门脉期增强扫描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癌,并有利于胰腺癌分期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胰腺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测定其CT值的变化并加以对比。结果:胰腺-肿瘤密度对比胰腺期和门脉期分别差48.2HU和35.4HU,有利于小胰腺癌的发现。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成  周莹  卢明智  许新堂 《河北医学》2007,13(9):1066-1068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早期胰腺癌病人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①显示肿块影20例,病灶直径为1~2.5cm.②肿块强化特点为不规则形低密度影、病灶略有强化、病灶均匀强化③8例总胆管下端略有扩张,局部截然中断,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胰腺内小肿块轻度不规则形不强化、均匀强化及总胆管扩张截然中断的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主要征象,为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生存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俊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49-149,152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胰腺癌患者检查前口服1.5%泛影葡胺后,行螺旋CT平扫,然后由高压注射器自上肢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 ml,延迟30、60 s分别开始胰腺双期增强扫描,扫描速度为1 s/周,螺距1.5 mm,注射速度3 ml/s.结果:CT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双期增强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准确显示胰腺癌的直接或间接征象,包括胰腺肿块、胰周脂肪层改变、淋巴结转移等,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结论:胰腺螺旋CT平扫能很好地确定胰腺病变位置及范围;CT双期增强扫描时,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密度对比度最高,即小胰腺肿瘤的检出率最高,另外,此时肠系膜上静脉已经强化,正好与胰腺区分开来,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对胰腺癌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所以螺旋CT是胰腺动态检查的最佳工具.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双期扫描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小胰腺癌患者进行双期螺旋扫描 ,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0s和70s ,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 ,观察比较正常胰腺和肿瘤在两期增强情况 ,根据CT表现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术前评估 ,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胰腺期和门脉期的密度差分别为(43±9.0)HU和 (21±14)HU ,P<0.01,12例小胰腺癌术前认为可切除9例 ,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胰腺期胰腺与肿瘤密度对比较门脉期更显著 ,螺旋CT双期扫描有利于小胰腺癌检出和正确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9.
CT扫描及超声内镜术前评价进展期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及微探头超声内镜 (MPS)检查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中的价值。方法 :32例进展期食管癌术前行CT扫描和MP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比较。结果 :CT扫描能发现 84 .4 %的食管癌病灶 ,但不能准确诊断癌肿浸润深度 ,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 75 % ,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90 .9% ,特异性 81.8% ,对纵隔内远处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 80 %。MPS检查能检出所有病例的进展期食管癌病灶 ,癌肿浸润深度诊断准确率 81.3% ,诊断纵隔结构受侵准确率 5 0 % ,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敏感性81.8% ,特异性 72 .7% ,而对纵隔内远处转移的淋巴结均未能探及。结论 :CT扫描在评价进展期食管癌纵隔内结构受侵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意义较大。而MPS检查在判断癌肿管腔浸润深度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MSCT)、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60例临床怀疑胰腺癌患者的MS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MSCT、MRI对胰腺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对胰腺癌早期分期确诊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胰腺癌38例,MSCT诊断胰腺癌敏感度84.2%,特异度77.3%,准确率81.75,较MRI的92.1%、72.7%、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对早期胰腺癌确诊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在CT图像上表现出胰腺肿大、形态不规则特点,增强扫描可见胰腺实质内低密度肿块;胰腺癌MRI呈T1WI低或略低信号、T2WI混杂或略高信号特点。结论 MRI相比MSCT对胰腺癌诊断敏感度、准确度略高,而MSCT诊断特异度略高,各有优势,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