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5,(6):723-724
目的:比较针刺法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西药盐酸氟桂利嗪组31例,通过以头痛发作频率(天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针刺法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头痛发作天数和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法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可以达到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先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0%,对照组为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改善眩晕程度、提高综合疗效等方面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循经针刺疗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5天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中痊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豫,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吕金丹 《河南中医》2015,35(1):162-163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尖放血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63.6%,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100.0%,两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远期有效率为42.4%,观察组远期有效率为96.9%,两组远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孙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782-783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以清代医家陈士铎的散偏汤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肖  金斌  赵薇 《新中医》2020,52(19):36-38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散偏汤。比较2 组治疗前、疗程结束1 个月后数字疼痛量表(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 组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1 个月后,2 组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川芪止痛汤配合阿是穴针灸联合氟桂利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风寒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自拟川芪止痛汤配合阿是穴针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川芪止痛汤,1剂/d,水煎取汁200ml,复渣再煎,再取200ml,早晚各服200ml;另加针灸疼痛时阿是穴,补泻兼施,留针30min,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33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1次/晚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芪止痛汤配合阿是穴针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调整脑血管的不稳定性,促进脑血管弹性和改善脑血流供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川芎清脑颗粒+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未下降至正常水平。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观察方法,将16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用针药并用,取穴风池、率谷、太阳等穴位,同时分型辨证取穴用药;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0mg/次。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平均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用西药组,P0.01。结论:针药并用辨证施治的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风止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加服祛风止痛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3.17%,治疗组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天丸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方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正天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120例患者均治疗30d,依据患者治疗情况综合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天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配合西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半年后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别为100%和75%,远期疗效分别为91.7%和65.0%,2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配合西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电针四关穴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55例,脱落2例)。电针组予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0.1~1 mA,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发作天数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和头痛发作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降低头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天数及改善偏头痛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9例用头痛宁胶囊治疗,对照组39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显著,有平肝潜阳、活血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桃红四物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全蝎、细辛等)配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9例,对照组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9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偏头痛与常规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以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常规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基本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将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在总有效率上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基本恢复情况上,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灵龟八法针刺更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全蝎、细辛等)配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9例,对照组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9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头痛次数、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全蝎、细辛等)配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9例,对照组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9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穴联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针刺少阳经穴联合颈肩部走罐治疗,每星期针刺5次,走罐1次;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1次/d。两组均以治疗2个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分别为93.8%和71.9%,高于对照组的78.1%和43.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及MIDAS评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少阳经穴联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偏头痛对生活的影响,其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