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野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查找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每个数据建库截至2015年4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其中包括13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队列研究和2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总共包含7 0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野淋巴结清扫组(三野组)5年生存率高于二野淋巴结清扫组(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对照研究OR=1.46,95%CI(1.31,1.62),P0.001;随机对照试验RR=1.40,95%CI(1.04,1.90),P=0.027]。病例对照研究三野组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5,95%CI(1.15,2.38),P=0.008];随机对照试验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CI(0.71,1.86),P=0.562]。病例对照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三野组声带麻痹发生率高于二野组[OR=1.58,95%CI(1.37,1.83),P0.001];而随机对照试验的合并分析结果则显示两组术后声带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4,95%CI(0.72,1.80),P=0.578]。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可延长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但同时可能也提高了吻合口瘘和声带麻痹的发生率,考虑到这方面研究仍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关于淋巴结清扫的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虽然东西方对食管癌的转移及治疗模式的认识存在差异,但"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良好的预后[1-5]及局控率[6]让西方学者逐渐开始重视系统淋巴结清扫的价值.经过学习曲线后,欧美学者也逐渐接受和肯定该术式[7-9].食管癌治疗指南将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和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位置行合适的淋巴结清扫作为B级推荐[10-11].日本食管协会在食管癌诊治指南里将"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术式[12].但对于食管胸下段癌是否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目前仍然存在争议[5,13].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63岁。因进食梗阻4个月、食管活检示中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而收入院。入院后在全麻下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胃代食管左颈吻合手术,术中常规清扫颈、全胸及腹腔淋巴结,膈上常规结扎胸导管。术毕置胸腔引流管2根和腹腔引流管1根于膈裂孔下、胰腺上方。术后腹腔引流量较多,前3天平均>500ml/d,此后逐渐减少至50ml/d。术后第8天进食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增多,>800ml/d,呈乳黄色或肉粉色,混浊,静置后分层明显,苏丹Ⅲ染色阳性,确诊为乳糜腹。予禁食、全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但腹腔引流液持续>600ml/d。于术后第32天再行剖腹探查术,术前30m…  相似文献   

4.
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食管癌手术根治性、减少术后复发以改善食管癌治疗长期疗效。方法104例胸段食管鳞癌病人,56例按传统术式行食管切除+肿大淋巴结摘除术,48例行系统性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术。3例手术死亡(2.9%),余101例病人中29例术后接受顺铂+氟脲嘧啶辅助化疗,其中15例为传统术式病例,14例为二野清扫病例。结果胸腹二野清扫手术时间虽然较传统术式延长,但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未见增高。二野清扫组清扫淋巴结组数(10.5组对3.2组,P〈0.001)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组数(1.1组对0.6组,P=0.038)均显著多于传统术式组。通过淋巴结清扫发现,双侧喉返神经旁(16.8%)、食管旁(22.9%)和胃左动脉旁(16.8%)淋巴结为胸段食管癌常见转移部位,10.4%病例存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上纵隔(20.8%)与中下纵隔(31.3%)及上腹部(25.0%)3个区域间淋巴结转移频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野清扫组25.0%病例因扫除了传统术式可能遗漏的转移淋巴结使手术根治性提高,另有12.5%病例手术病理分期因此由pN0上升至pN1。术后辅助化疗病人中86.2%完成2个以上疗程,平均化疗3.1个疗程,无严重毒副作用或死亡。淋巴结清扫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传统术式组(36.4%对24.9%,P=0.049),术后化疗组显著高于未化疗组(44.8%对20.7%,P=0.023),接受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化疗者5年生存率最高(46.2%),显著高于单纯进行传统手术且未行化疗的病例(19.4%,P=0.018)。结论系统的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手术根治性和病理分期准确性,淋巴结清扫与术后辅助化疗相结合的优化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胸段食管鳞癌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清扫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捷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0):706-707
食管癌的淋巴清扫范围多年来缺乏规范性意见。1994年第五届国际食管疾病会议始对其统一命名并做相关规定。据其清扫范围逐步扩大分4类:标准淋巴清扫(标准清扫),扩大淋巴清扫(扩大清扫),全淋巴清扫(全清扫),三野淋巴清扫(三野清扫)。标准清扫即下纵隔、上腹部淋巴清扫,扩大清扫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右上纵隔淋巴清扫,全清扫在扩大清扫基础上增加左上纵隔淋巴清扫,三野清扫在全清扫基础上增加双侧颈部淋巴清扫。为获更好的外科疗效及术后准确分期,三野清扫已在日本等国的大型医疗机构提倡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对12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据肿瘤的位置、外侵程度、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全组共127例患者,其中上段49例;中段67例;下段11例;Ⅰ期2例,Ⅱ期26例,Ⅲ期99例。 结果127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4963枚,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9.3枚;手术时间(325.6±9.3)min,出血量(316.0±18.7)ml。术后7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9.8%(76/127)病死率为1.6%(2/127)。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40.2%(51/12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55.9%(71/127),其中,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喉返神经转移显著相关(χ2=0.005,P=0.006)。全组中位生存时间(35.0±1.9)个月,3年生存率51.8%。其中Ⅱ期中位生存时间(42.1±3.4)个月,3年生存率74.5%;Ⅲ期生存时间(32.3±2.0)个月,3年生存率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P=0.047)。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6.2±2.1)个月,3年生存率34.9%;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1.5±2.3)个月,3年生存率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3,P<0.001)。 结论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可提高颈部淋巴结清扫率,同时又能筛选出潜在获益患者、延长生存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野清扫术(3FLND)中如何从技术上保证手术质量。方法回顾f生分析2007-2010年18例行3FLN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1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67min.平均清扫淋巴结24.3枚/例,术后并发症率50%.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3FLND的关键是食管系膜的切除。了解食管系膜的基部所在,沿正确的解离层分离是保证手术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 ,5 3岁。 2 0 0 2年 7月在全麻下行食管中段癌三野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 :食管 (中段 )中分化鳞癌 ,大小 4 5cm× 3 0cm ,溃疡型 ,癌组织浸润食管壁全层。上段食管旁淋巴结见癌转移 (2 7个 ) ,颈部淋巴结 (5个 )、胸部气管旁淋巴结(5个 )、隆凸下淋巴结 (4个 )、中段食管旁淋巴结 (3个 )、下段食管旁淋巴结 (2个 )、贲门旁淋巴结 (2个 ) ,胃小弯及胃左淋巴结 (3个 )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未行辅助化疗 ,出院后进食正常 ,活动自如。同年 12月病人自觉左腋窝异样感 ,触摸时发现包块 ,无疼痛 ,入院诊治。查体 :双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术前胸中上段食管癌病人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行食管癌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食管胸中上段癌病人64例,按照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0例)和未转移组(44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食管癌病人超声检查结果中淋巴结短径、纵横比、内部回声、RI值与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在两组病人的增强CT结果中,发生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胸部淋巴结肿大的比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径、RI值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69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纵横比≥0.5、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肿大为胸中上段食管癌病人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胸中上段癌病人颈部淋巴结短径、纵横比、内部回声、RI值、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胸部淋巴结肿大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其中纵横比≥0.5、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肿大为胸中上段食管癌病人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97年3月至2004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无明显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19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非锁骨上淋巴结清扫,96例,男62例、女34例,年龄40~69(55.2±3.1)岁;采用区域(胸内淋巴引流区和胃左贲门旁)淋巴结清扫。观察组:锁骨上淋巴结清扫,101例,男68例、女33例,年龄41~68(53.8±4.5)岁;采用三野淋巴结清扫(胸内淋巴引流区、胃左贲门旁及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和锁骨上淋巴结远期转移率。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39.59%(78/197),对照组和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50%(36/96)vs.41.58%(42/101),P>0.05];胸上段食管癌观察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8.10%(8/21)vs.29.17%(7/24),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14.58%vs.12.87%)、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25%vs.7.92%)和吻合口复发率(5.20%vs.5.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上淋巴结远期转移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97%vs.8.33%,P<0.05)。结论胸上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其术后的生存率,降低锁骨上淋巴结的远期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开展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早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结果150例食管癌患者中.食管上段癌14例,中段癌95例。下段癌41例;其中鳞癌142例。其他类型癌8例。全组无术中死亡者,中转开胸6例,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258±45)min,其中胸腔操作(140±33)min。腹腔和颈部操作(119±28)min。平均术中出血(207±130)ml,切除淋巴结(23.3±8.2)枚/例。肿瘤分期为Ⅰ期39例,Ⅱ期58例,Ⅲ期53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2%(48/150),其中肺部感染17例.喉返神经麻痹13例,颈部吻合口瘘和心律失常各9例,乳糜胸5例,暂时性胸胃排空障碍5例.肠梗阻2例,肠扭转1例,血小板减少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二野淋巴结清扫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微创食管癌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最佳范围仍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在5年生存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三野淋巴结清扫是否优于二野淋巴结清扫。有证据表明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三野淋巴结清扫较二野淋巴结清扫更能使患者受益,尤其是对于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但是尚缺乏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另外,挽救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可能是治疗根治性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患者的主要方法,但缺少相关的前瞻性研究。该文主要对胸段食管癌治疗中淋巴结最佳清扫范围及挽救性清扫在根治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患者治疗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合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87例接受食管次全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术前食管腔内超声和颈部超声检查结果,选择性进行胸腹二野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结果 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行三野清扫35例(40.2%,三野清扫组),其中原发肿瘤位于胸上段食管者的比例(16/24例,66.7%)显著高于中、下段肿瘤者(19/63例,30.2%)(P=0.002)。三野清扫术扫除淋巴结13.7组/例,显著多于二野清扫组(52例,59.8%)的10.5组/例(P〈0.001)。术后病理检测三野清扫组转移淋巴结1.5组/例,也显著多于二野清扫组的0.8组/例(P〈0.01)。颈淋巴结转移(pM1-LN)17例(占全组19.5%,占三野清扫组48.6%),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比例(15/48例,31.3%)显著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39例,5.1%)(P〈0.01)。上、中、下纵隔及上腹部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3%、23.O%、5.7%和24.1%,颈淋巴结转移与上纵隔(P〈0.01)及中纵隔(P〈0.01)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但与下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转移无关。三野清扫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高于二野清扫组(34.6%,P=0.020)。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喉返神经损伤者吻合口瘘发生率(7/13例,53.8%)显著高于无喉返神经损伤者(10/74例,13.5%,P=0.001)。术后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肿瘤位于胸上段食管、或上纵隔及中纵隔淋巴结已发生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在超声指导下进行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中段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术中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决策。方法选取2014-01-2016-01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60例食管中段鳞癌患者,记录不同肿瘤浸润深度下各组淋巴结转移率。通过效能指数(各组淋巴结阳性率×术后3 a生存率)评价各组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肿瘤浸润深度T_1~T_3期患者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55%、36.5%、23.8%。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且右侧高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在食管中段鳞癌中转移率最高,其中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能明显改善预后,而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仅在T_2、T_3期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及组数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794例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有84例(10.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全组共清扫11770枚淋巴结,平均每例14.8枚。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数目、吻合部位与手术医生技能水平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淋巴结清扫枚数及组数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一定范围内淋巴结清扫数(小于50枚)及组数的增加无关,应尺可能广沔讹涪相含咎陌协滋田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尽管手术及其他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10%左右。大量研究表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食管癌预后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其手术切除的彻底程度和淋巴结清扫的质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7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施行了左胸径路的全纵隔淋巴结清扫,现总结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70例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64.3岁.食管胸上段癌11例,胸中段癌53例,胸下段癌6例.术前均经胃肠道钡剂造影及内镜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7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施行了左胸径路的全纵隔淋巴结清扫,现总结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70例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64.3岁.食管胸上段癌11例,胸中段癌53例,胸下段癌6例.术前均经胃肠道钡剂造影及内镜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7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施行了左胸径路的全纵隔淋巴结清扫,现总结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70例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64.3岁.食管胸上段癌11例,胸中段癌53例,胸下段癌6例.术前均经胃肠道钡剂造影及内镜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70例胸段食管癌病人施行了左胸径路的全纵隔淋巴结清扫,现总结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70例中男51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64.3岁.食管胸上段癌11例,胸中段癌53例,胸下段癌6例.术前均经胃肠道钡剂造影及内镜活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