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以及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可同时合并有冠心病,且以老年患者居多,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瓣膜手术与冠脉搭桥手术同期进行,手术时间和心肌缺血时间延长,手术风险较单纯瓣膜或单纯搭桥手术为大。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施行主动脉瓣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至2012年2月,我们收治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现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4 ~ 72岁,平均(45.4±15.2)岁;术前平均透析16.9个月.其中合并二尖瓣病变7例,主动脉瓣病变4例,联合瓣膜病变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例,Ⅲ级8例,Ⅳ级6例.血红蛋白57~146g/L,平均2.7 g/L;血清白蛋白26.4~ 38.6 g/L,平均29.8 g/L;钙磷乘积2.90 ~ 13.14,平均6.2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年连续施行合并巨大左室的瓣膜置换术61例,其中双瓣置换24例,二尖瓣置换14例,主动脉置换23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18例(29.5%),死亡4例(6.6 %),主要并发症和死因是低心排综合征和室颤.左室舒张末内径在术后2周、3个月均明显缩短(P<0.01);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在术后2周明显下降(P<0.01),3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选择手术时机、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和心室纤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外科治疗。方法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完成9例冠心病(CAD)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术前多次心电图均为CLBBB,1例术前放置永久起搏器。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下手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下手术6例。结果2例体外循环下手术者均死亡,其中1例术中心脏复跳后心率慢,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另1例术后心室率慢,药物及起搏器治疗3 d后无效死亡。7例生存者均为不停跳手术者,术后3 d心率明显增加[(51.2±12.6)次/min到(82.5±23.8)次/min],其中1例术后随访3个月,多次心电图示CLBBB消失,转复为窦性心律,另6例仍为CLBBB;随访3~36个月均有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EF)术前0.58±0.17,术后0.63±0.12,心率维持在70~90次/min。结论CAD合并CLBBB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较大,但非手术禁忌证。正确围手术期处理,合理应用临时或永久起搏器,尽可能采用心脏不停跳手术等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心功能改善,神经功能也有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5.
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对66例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心功能状态、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冠脉造影情况和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5例,死亡率为7.6%。结论 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⑴冠心病病史不常典型,必须重视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尤其年龄在45岁以上、来自冠心病高发区、即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者。⑵术中心肌保护采用持续逆灌加间断顺灌。⑶手术重点放在再血管化分布范围广及对室壁运动有重要影响的分支。⑷瓣膜病变合并冠心病病人围术期心功能调整的重要原则是较好的处理心率(心律)、前负荷和后负荷以及心肌收缩力之间的综合关系。同时,治疗中严密注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及时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89年9月~1993年7月对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病变病人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瓣替换术8例二尖瓣替换术6例,双瓣替换术6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38个月疗效满意,作者认为瓣膜替换术对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失功者,是一种有挽救生命方法,并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前后抗生素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活动后气促、乏力20余年,加重伴下肢水肿1年"入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左向右分流为主双向分流,多瓣膜联合病变: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重度反流伴中度狭窄,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轻度反流,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心房、右心室显著增大(图1);房颤心律;肺动脉收缩压60 mm Hg,肺血管阻力升高,Wood指数3.1,Qp/Qs=1.7:1。围术期口服贝前列素、地高辛、利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280例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患者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为1.79%,分别为术后左室后壁破裂1例、大咯血1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失常1例。术后早期发生出血1例,经再次开胸止血后痊愈。术后晚期死亡1例,其术前为终末期,术后并发呼吸功能衰竭。出院274例,心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外科治疗,要在术前做好准备;在术中保护好心肌、充分注意气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心肌水肿和全身水肿;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2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选择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993年 1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对 30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病变病人施行三瓣膜联合手术 ,占同期瓣膜手术 5 8% (30 / 5 15例 )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0例中男 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7~ 6 0岁。其中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 7例 ,二尖瓣直视成形术 1例。心功能III级 8例、IV级 2 2例。心胸比率 0 5 8~ 0 90 ,平均0 73± 0 0 7;均为房颤心律 ;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 2 5例。肝肿大 30例、黄疸 16例、肾功能损害 8例、腹水 7例。三尖瓣器质性病变 9例、功能性关闭不全 2 1例。方法和结果 手术在全麻、中度低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三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5年5月1137例施行三瓣膜手术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术后早、晚期病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等。结果 早期死亡98例(8.62%),死因包括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顽固性心律失常、纵隔感染、颅内出血、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或左心室破裂等。晚期死亡81例,死因主要是慢性心衰和抗凝相关性并发症。术后5、10与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84%与65%。84%的病人心功能(NYHA)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心肌保护方法的改善,三瓣膜手术的疗效已经显著改善。虽然早期病死率偏高,但只要维持术后心功能的良好状态和规律服用抗凝药物,术后远期病人心功能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2.
356例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常导致多瓣膜病变,病人病程较长,心肌损害较重,多继发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及全身免疫力低下,增加了外科治疗的困难。1993年11月至2004年3月我们为356例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对20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术(CABG)。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手术成功,痊愈出院。2例因术后心脏破裂出血死亡。18例获3个月3年随访,心功能Ⅰ级12例,6例Ⅱ3年随访,心功能Ⅰ级12例,6例Ⅱ级,无明显心肌缺血表现,心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充分调整心功能,科学评估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提高瓣膜置换和冠脉搭桥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心血管外科自2003年8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38例,现总结其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中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我科对75例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中伴有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TR)的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现总结早、中期结果和临床诊治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共行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426例,其中75例(17.6%,75/426)因伴有TR需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22~76岁(42.0±10.2岁)。彩色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提示:中度TR18例,中、重度TR29例,重度TR28例;心功能分级(NYHA)级20例,级38例,级17例;行改良DeVega成形术67例,瓣环植入8例;75例中需行瓣膜融合交界切开28例。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中度或浅低温…  相似文献   

16.
胸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ZY  Mao ZF  Gao SZ  Cheng BC  Wang ZW  Hu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4):943-945
目的探讨行胸主动脉瘤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982年5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67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其中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24例:行降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升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将其术后结果与同期仅行胸主动脉置换者进行对比。结果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总病死率为13%(3/24),同期行降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虽因心肺转流和选择性脑灌注使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78±54)与(188±59)min,t=5.397,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和3年无心脏意外率与单纯行胸主动脉置换术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胸主动脉瘤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靠,有助于防止因冠心病而致术后远期发生心脏意外。  相似文献   

17.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后果十分严重 ,选择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CABG )和心脏瓣膜置换术 ,使缺血心肌再血管化和异常血流动力学得以矫正。我院自 199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共施行此类手术 1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3例。年龄 12~ 74岁 ,平均5 7.1岁。病程 10个月~ 13年。 13例中二尖瓣病变者 7例 ,主动脉瓣病变者 4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者 2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 3例 ,2支病变者 6例 ,3支病变者 4例。术前 4例有心绞痛 ,均有心电图ST段下降及T波倒…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在颈丛麻醉下 ,对 3 9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其中有 1例是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之间建立分流后 ,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  3 9例手术 ,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为 (2 7± 7)min ,术后 1例出现一过性神志欠佳 ,11例出现高血压 ,2例出现切口轻度肿胀 ,均康复出院。 2 5例术前有症状患者 ,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随访 4个月至 1年 ,均未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塞。结论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丛麻醉可以很好地观察患者脑部供血情况 ,对于脑组织侧支循环不良者 ,采用自颈总动脉至颈内动脉建立分流 ,可以避免出现缺血性脑损伤。手术效果主要取决于术中操作 ,完整去除颈动脉内膜残片及碎屑、充分排气和术后控制高血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 4月至2 0 0 0年 10月 ,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MR病人 34例 ,其中二尖瓣轻度反流 1例 ,中度反流 2 5例 ,重度反流 8例。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瓣环扩大、瓣叶脱垂或二尖瓣腱索断裂。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成形 (MVP) 2 7例 ;单纯二尖瓣前交界或双交界折叠环缩 15例 ;脱垂瓣叶切除后再缝合 9例 ;二尖瓣前叶脱垂部分直接缝合到相应的后叶形成双孔二尖瓣 3例 ;应用二尖瓣瓣环 2 0例 ;二尖瓣置换 (MVR) 7例 ,均选择机械瓣。结果 无手术或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平均左室舒张末径为 (5 3 0± 6 3)mm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1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人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心功能I~II级 2 8例 ,III级 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微量二尖瓣反流 6例 ,少至中度反流 3例。机械瓣功能正常。结论 冠心病合并中度以上MR应积极处理 ,二尖瓣成形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1991年1月至1995年11月期间15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瓣膜替换及冠脉桥术(CABG)的体会。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二尖瓣替换+CABG6例,主动脉瓣替换+CABG6例、双瓣替换+CABG3例,术后死亡3例,其余治愈出院,作者强调了术前明确诊断的重要性,并就冠脉搭桥、心肌保护、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及药物的应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