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10.5±2.1)个月,无螺钉松动现象及钢板折断,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1±1.2)d.髋关节功能减退著显著少于未影响髋关节功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合金记忆形状环抱器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不同分型对应的治疗及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联合钢缆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对临床疗效、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根据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标准,B型7例,C型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严重并发症,应根据分型采取正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多种因素影响,接受髋关节置换的人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有资料显示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约为0.1%~21.0%~([1]),相应的对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采用带大粗隆结合装置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环抱器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26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17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对于存在骨缺损者予以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随访6个月~5年,患者均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8个月。无感染、畸形愈合和骨不连,无假体松动、下沉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两种固定方法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可以微创操作、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坚强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Vancouver C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3例Vancouver C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58~88岁,平均73岁;全髋关节置换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所有病例骨折均为Vancouver C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5.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可2例。结果骨折愈合良好,股骨柄假体无松动。结论 LCP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亦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骨折要进行复位及牢固固定,严重骨质缺损需同时行植骨处理。  相似文献   

7.
吴洪亮  孙贵才 《江西医药》2009,44(10):977-97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无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日常能生活能自理,效果满意。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文献报道为0.1%~3.2%[1].由于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一般的接骨板、髓内钉均难以应用,而采用钢丝或箍带环扎,骨折再移位几率高,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这类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使用带线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B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2011年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VancouverB1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带线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6~2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Harris评分平均86.2分(67~92分)。结论应用带线缆锁定加压钢板对于治疗VancouverB1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文献报道为0.1%~3.2%[1]。由于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存在,使这类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一般的接骨板、髓内钉均难以应用,而采用钢丝或箍带环扎,骨折再移位几率高,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这类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全髋置换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的防治方法及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有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38例,包括初次置换术195例,翻修术43例.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30例,按照Vancouver分型,A型骨折1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15例.根据其骨折类型给予捆绑带环扎治疗,记忆合金环抱器及异体皮质骨植骨治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中骨折30例患者,经术中及时处理,随访12个月至25个月,骨折均愈合,Harris评分(90±3)分.结论 骨质疏松,术中操作不当,假体型号选择不匹配,周围软组织松解不彻底是术中骨折的主要原因,对骨质疏松患者,手术技巧,骨溶解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根据Vancouver分型对术中骨折给予相应处理是防治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假体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1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3例患者治疗后骨性愈合11例,愈合率为84.6%。愈合时间为7~17个月,平均14个月,未愈合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应仔细查出骨折的具体部位,按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其股骨假体的周围组织出现骨折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以9例行髋关节置换治疗之后假体周围组织发生骨折的伤患为对象,采用Van-couver的分型标准为其确定手术方案,观察其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疼痛情况,与髋关节功能恢复、肢体长度缺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骨折全部愈合,且对位、对线情况良好,未发生假体松动、移位或断裂问题。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7.78%(7/9),骨折疼痛评分平均为1.3分,肢体平均短缩0.6cm。结论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治疗后发生的假体周围骨折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医师根据骨折分型与患者素体情况,为其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病患15例,男女不限,年龄30~67岁、平均55.3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返修1例。手术前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对于伴有骨缺损现象的患者,要进行植骨。手术后结合影响学资料和临床分析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固定良好牢固,没有发现明显术后并发症,异体骨移植患者情况良好,未发生异体骨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15.
胡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83-284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并讨论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上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是66岁。临床采用Vancouver分型,其中A型6例,以及B1型2例,以及B2型4例,以及C型6例。A型为非手术,其他为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6个月。有16例骨折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2例(C型)骨折没有愈合,并出现了螺钉断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假体周围的骨折可用Vancouver分类,其中假体稳定的A类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对B1型及C型骨折,若无手术禁忌症,应行切开并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孟利斌 《河北医药》2010,32(9):1115-1116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型人工关节的广泛应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经常出现,如果治疗不当,经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术中股骨骨折以I、Ⅱ型骨折多见,Ⅲ型骨折多于强行脱位、复位时出现。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手术中共出现假体周围骨折12例,经术中及时处理,随访5~23个月,治疗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朱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120-120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的临床防治方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原因和类型、处理方式、处理效果等。结果在10例患者中,6例术中并发骨折,4例术后假体周围骨折。9例愈合良好,1例愈合时间分别为2.5、2.7年,最终愈合良好。10例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1.5分,每例患者均>70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原因较多,如置换术操作不合理,假体规格不当等,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规范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张龙  刘英 《河北医药》2006,28(10):976-977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髋关节重建对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之一.近年来随着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的增加,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文献报道发病率0.9%~2.1%[1].假体的存在使其治疗更为棘手,尤其是对高龄体质差、有严重骨质疏松或骨量丢失的患者,其治疗难度更大,如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我们自2001年至2005年,应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印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134-135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患者病例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得知,96例患者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者12例,发生率为12.5%,其中包括A型骨折者5例,B型骨折者1例,C型骨折者6例,依照患者的骨折类型针捆绑带环扎术、记忆合金环抱器以及异体皮质骨植骨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较多,在术中应给予高度注意,在发生骨折后应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愈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3.03%)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假体置换术可有效减轻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疼痛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