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足月小样儿和正常足月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的患病特点,为有效预防和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足月小样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足月小样儿和正常足月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及新生儿期患病情况。结果:足月小样儿中脐带异常、母孕期妊娠反应、胎盘异常、宫内感染、子宫畸形、母妊高症、多胎、羊水少、宫内窘迫的发生比例高于正常足月儿(P<0.05);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疾病低血糖、呼吸暂停、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P<0.05)。结论:脐带异常、母孕期妊娠反应、胎盘异常、宫内感染、子宫畸形、多胎孕妇是造成足月小样儿的主要因素,足月小样儿相对于正常足月儿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应针对造成足月小样儿的围生期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特点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8-01~2010-12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日龄≤72 h的具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60例.按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糖尿病母亲婴儿,不明原因宫内窘迫窒息,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18 h,不明原因早产,母亲分娩时发热(体温≥38 ℃),母亲妊娠期感染相关围产因素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母亲妊娠期感染(P<0.000 1)、胎膜早破≥18 h(P=0.001)、不明原因窒息(P=0.001)、不明原因早产(P=0.002)、羊水胎粪污染(P=0.009)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有显著相关.②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组中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显著相关的高危因素按其危险性排序为:母亲妊娠期感染(P<0.000 1)、不明原因早产(P=0.001)、胎膜早破≥18 h(P=0.004)、羊水胎粪污染(P=0.011).以上均有多元依存关系(P<0.05).而母亲分娩时发热(体温≥38 ℃)、不明原因窒息、糖尿病母亲婴儿这三项高危因素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几项围产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母亲妊娠期感染是最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查阅并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发生胎膜早破的孕产妇病历资料。结果该院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1.34%,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4%,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94%;主要的高位因素有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宫腔操作史及宫腔压力增高等,其中生殖道感染是首要的高危因素,占35.71%;未足月胎膜早破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足月胎膜早破(P<0.05),同时胎膜早破可造成母体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及绒毛膜羊膜炎。结论胎膜早破可对生产方式及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应重视高危因素,加强孕期保健、临床监护及处理,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妇女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 988例,对入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婚、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检查小于或等于5次、多胎、流产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妇女早产率明显高于其他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检查小于或等于5次、多胎、流产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是影响青海地区妇女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早产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地区妇女早产受产前检查次数、胎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对高危产妇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5.
背景 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较适于胎龄儿差,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脑瘫、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其中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而关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剔除大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组(n=45)和适于胎龄儿组(n=55),比较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另根据小于胎龄儿组中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n=28)和非疾病亚组(n=17),对母亲和新生儿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小于胎龄儿组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62.2%与41.8%,χ2=4.122,P<0.05)。疾病亚组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发生率高于非疾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是引起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生期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对56例NEC患儿围生期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NEC发病与母亲围生期相关因素以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高.新生儿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缺氧、感染、快速超量喂养为NEC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孕妇期定期检查,对妊高征、多胎、生殖道感染应积极治疗,避免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加强喂养管理,对有感染缺氧史的患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病率.NEC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对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处理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488例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且健康孕妇48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生殖道感染,胎膜受力不均及不明原因。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发生率升高,应重视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及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妊娠结局。方法:以260例胎膜早破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胎膜早破的产妇2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母儿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在孕期生殖道感染、胎位不正、头盆不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发生与生殖道感染、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因素相关,胎膜早破可增加难产,导致母婴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故应加强孕期管理,减少胎膜早破发生率,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136例分娩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对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危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共136例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23例,发生率为16.91%(23/136);其中胎儿窘迫11例,发生率为8.09%(11/136),占所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妇的47.83%(11/23);新生儿窒息12例,发生率为8.82%(12/136),占所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妇的52.17%(12/23)。年龄≥35周岁、胎膜早破、贫血、胎盘异常、羊水污染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脐带绕颈、剖宫产、产程延长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产程延长、脐带绕颈为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早产儿351例(同时5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血小板参数分析对照),分别对其孕周、出生体质量、性别、是否多胎、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母亲孕期疾病、血气分析、血小板参数、低血糖、是否使用呼吸机、败血症进行分析.结果 孕周、出生体质量、是否有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母亲孕期疾病、血气分析、血小板参数、低血糖、是否使用呼吸机、败血症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孕周≤32周、出生体质量低、有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有窒息、母亲孕期疾病、血气分析异常、血小板参数、低血糖、使用呼吸机因素、败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治愈51例,9例放弃治疗,高危因素主要为剖宫产、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等;51例治愈患儿治疗前后,其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受多种高危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剖宫产、重度窒息、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等。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胸片。因此,应采取机械通气的方法,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病情,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76例ARDS足月新生儿病历资料,以1∶1比例随机抽取产科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病历资料,分析引起新生儿ARDS的相关因素。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的发生与分娩方式、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有关(P〈0.05或P〈0.01),与新生儿性别、分娩孕周、胎位、脐绕颈无关(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引起足月新生儿ARDS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9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定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治疗的98例非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定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男性患儿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剖宫分娩、宫内窘迫、分娩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胎数、脐带绕颈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剖宫分娩、宫内窘迫、产程窒息6个因素均与NRDS发病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剖宫分娩、出生窒息、宫内窘迫均是足月NRDS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1 659例。根据其发生胎胎早破的孕龄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组(n=220)与足月胎膜早破组(n=1 439)。观察胎膜早破发生情况;分析1 659例胎膜早破原因;比较不同类型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分析胎膜早破中剖宫产指征。结果: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7.9%,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220例,发生率为2.4%,占所有胎膜早破的13.3%;足月胎膜早破者为1 439例,发生率为15.6%,占所有胎膜早破的86.7%。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为流产和引产史、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瘢痕子宫、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多产、臀位、多胎妊娠、子宫肌瘤、羊水过多。其中流产和引产史492例占33.74%,远高于生殖道感染108例占7.41%,成为胎膜早破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未足月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为50.45%,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的2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64%,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胎膜早破中剖宫产共512例,其他因素占42.00%。结论:胎膜早破可对新生儿造成不良结局,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流产和引产史成为胎膜早破发生的新的高危因素,应重视孕前和孕期保健,避免不必要的流产和引产操作,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晚期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之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母体高危因素差异。方法选择33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胎龄分为晚期早产儿组(184例)和足月儿组(155例),回顾性分析其母体高危因素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均以男性患儿居多,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在晚期早产儿组比例较高,而羊水混浊在足月儿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在孕母年龄、孕母糖尿病、脐带因素、剖宫产概率、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征高危因素的孕妇和胎儿进行全方位评估,针对其对应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或提早干预,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早产儿568例,对其胎龄、出生体质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情况以及其高危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率22.2%,在胎龄方面,胎龄 < 28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最高;在体质量方面,出生体质量 < 1.0 kg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最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败血症、低氧血症、机械通气、先兆早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酸中毒、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激素、胎龄以及出生时体质量均对脑白质损伤存在明显影响(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早产儿胎龄越低、出生体质量越低,发生脑白质损伤的概率越高,且孕期感染、窒息史、剖宫产以及酸中毒属于脑白质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50例与足月胎膜未早破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分为观察组,足月胎膜未早破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比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腹压增加、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史等因素及新生儿肺炎与窒息、病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腹压增加、人工终止妊娠术史等因素都是引发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会造成新生儿出现窒息与肺炎、死亡的情况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尽早发现难产信号,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结局.方法 选择18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82例足月头位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在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后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后出血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应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574-57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及引起早产儿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91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出生后3、7 d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PDA的发生率、动脉导管自发关闭率及再次开放率。根据出生后3 d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PDA组(n=467)和非PDA组(n=446);根据出生后7 d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动脉导管关闭组(n=408)和动脉导管未关闭组(n=505),将非PDA组早产儿再分为动脉导管关闭组(n=364)和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组(n=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PDA和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生后3 d PDA组和非PDA组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窘迫、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支持、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后7 d动脉导管关闭组和动脉导管未关闭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窘迫、感染、呼吸支持、氧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6例非PDA早产儿出生后7 d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组和动脉导管关闭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呼吸支持、氧疗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在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和贫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是P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为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关注早产儿PDA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预防PDA或动脉导管再次开放,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102例为观察组,无胎膜早破患者10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UU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胎膜早破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和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UU阳性患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UU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U感染在孕期的感染率会增加,其会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两者存在紧密联系,而胎膜早破会进一步导致诸多不良妊娠结局,不利于孕妇及新生儿健康,因此孕妇在孕期进行常规检查十分必要,这样可对UU感染进行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使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改善不良妊娠的结局,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