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义齿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型修复缺牙的方法,既可单独修复个别缺牙,又可为游离缺牙提供末端基牙,为长桥提供中间基牙从而实现固定义齿修复.本研究采用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部分缺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Bicon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的种植修复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接受上下颌后牙区Bicon短种植体种植成功并完成修复的患者28例,共37枚种植体。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存留率。按解剖冠种植体比(C/I)≤1和1<C/I≤2,分为2组,在修复后6、18、30个月,分别观察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变化情况、牙龈指数、牙石指数、牙龈探诊深度和患者满意度。对边缘骨水平变化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观察期间未发现种植体松动、断裂及种植部位出现疼痛不适等情况,种植体愈合良好。修复后30个月28例37枚短种植体存留率100%,修复后30个月37枚短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48±0.28)mm和(0.46±0.25)mm,2组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无显著差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患者对短种植体的修复满意。结论:Bicon短种植体短期存留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牙槽骨高度不足的问题,从而避免复杂外科手术,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uper-SAP 93计算受载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值。 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水平以其颈部皮质骨处为高,集中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最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的2.5倍,集中垂直载荷时颈部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舌侧皮质骨边缘处,集中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压应力峰值高于拉应力峰值。 结论:设计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时不仅需消除咬合高点,而且应减小颊舌向力。  相似文献   

4.
全茂伟  ;李高中 《吉林医学》2014,(36):8104-8105
目的:探讨固定-活动联合义齿修复在修复牙列缺失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科就诊的11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活动义齿修复,观察组则给予固定-活动联合义齿修复。结果:观察组在稳定、舒适、咀嚼功能等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活动联合义齿修复牙列缺失临床效果较好,在满意率调查上优于传统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短种植体植入术修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缺失牙的疗效.方法 26例上颌后牙区骨高度6~8mm缺牙患者共37枚种植体经牙槽嵴顶入路用bicon种植体植入.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临床上恢复功能后随访8~28个月,平均16个月,未发现有鼻腔出血或上颌窭炎症;义齿修复后种植体无松动及脱落.x线片检查种植区上颌窦底正常,种植体周围无阴影,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短种植体植入术较传统的上颌窭提升术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缺失牙种植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在不同载荷下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规律,指导临床义齿制作。 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天然牙及中间种植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规律。 结果:4种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均是天然牙的4~5倍;集中垂直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的2倍;斜向集中载荷与斜向分散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种植体最大应力值的3倍;分散载荷下天然牙最大应力值均较集中载荷时低。牙合龈向种植体最大位移值远小于天然牙|3位移值,在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两者位移差值较小。 结论:颊舌向力是破坏修复体的主要因素,应降低牙尖斜度;集中载荷比分散载荷破坏作用大,应消除咬合高点,建立分布均匀的多点咬合接触。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审美意识的加强 ,越来越多的病人要求在后牙的牙体修复中应用牙色材料。 PPF是继光固化复合树脂等充填材料之后的一种新型复合树脂填充材料 ,它具有美观、黏接力强、耐磨性和抗压强度高等优点 ,主要应用于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我科 2 0 0 1年以来采用 PPF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科自 2 0 0 1 - 0 1~ 2 0 0 2 - 0 8用 PPF修复后牙各类牙体缺损 1 90例 2 60颗牙 ,经 1 a随机复查 80例 1 41颗牙 ,年龄 1 3~ 70岁。材料 :charisma PPF组成 :卡瑞斯玛 PPF单色基质 1 2 g,卡瑞斯玛 …  相似文献   

9.
后牙纵裂由于需拆裂髓底,治疗较困难,常用的保护方法有:钢丝单环外形结扎固定加全冠修复和牙内环形结扎两种,由于这两种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都有所缺陷,因此改进型牙内固定加全冠修复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改进型牙内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裂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较多纵裂牙的拔除。  相似文献   

10.
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牙体疾患 ,单纯充填术不能获得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为了尽可能的保存患牙 ,改善、提高患牙的咀嚼功能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6月 ,我们采用铸造桩核冠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我科门诊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病人 86例 (患牙 1 0 8颗 ) ,其中男 40例 ,患牙 48颗 ;女 46例 ,患牙 60颗 ;1 7~ 2 9岁者 2 2例 ,30~ 50岁者 50例 ,51~ 72岁者 1 4例。患牙分布 :4 |4 ~7|7,4 |4 ~7|7分别为 2 4 ,1 0 ,1 8,4,1 0 ,6 ,1 2 ,2颗。1 .2 材料使用材料均为北京…  相似文献   

11.
上前牙的缺失因影响语言,咀嚼功能以及美观而使患者产生较大心理负担。我科自1994年以来开展对上前牙缺失采用两段式微孔钛螺旋种植体植入并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6人,43颗种植体,男性21人,女性15人,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52岁,经临床1~6年观察成功40颗,失败3颗,成功率为93%。 1.1 病例选择及种植设计 病例选择在缺牙三个月以上,无咬合错乱,牙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上颌后牙区牙种植的回顾研究.方法:选择2009-06~2011-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院口腔种植科以“上颌后牙区牙缺失”为主诉的就诊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CBCT影像和自带软件作为测量依据,潮量点选择在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根.结果:共17例病例,涉及23个上颌窦,牙槽骨垂直可用骨量小于8mm者占82.60%,水平可用骨量小于6mm占17.40%,垂直伴水平可用骨量不足占17.40%.上颌窦内提升7例,涉及8个上颌窦,平均提高上颌窦底3.04mm,均未发生上颌窦并发症.结论:锥形束CT在术前骨量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上颌窦内提升作为一种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李芳 《中外医疗》2021,40(7):54-56,63
目的 观察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应用于咬合重建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简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咬合重建伴牙列缺损患者,利用随机分配法为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联合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传统组实施固定义齿治疗,分析患者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例患牙周炎并伴牙列缺损病例,经牙体、牙髓、牙周治疗完善后,牙周病得到控制进入稳定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本组采用6例附着体义齿,3例套筒冠义齿,1例附着体与套筒冠联合修复。结果10例患者在6~12个月后复诊,对义齿的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均表示满意。检查基牙无疼痛,松动度减轻,X线示牙槽骨高度较修复前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应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义齿修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10例患牙周炎并伴牙列缺损病例,经牙体、牙髓、牙周治疗完善后,牙周病得到控制进入稳定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本组采用6例附着体义齿,3例套筒冠义齿,1例附着体与套筒冠联合修复。 结果  10例患者在6~12个月后复诊,对义齿的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均表示满意。检查基牙无疼痛,松动度减轻,X线示牙槽骨高度较修复前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应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缺损3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后牙牙体缺损的患牙按分层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80颗患牙。试验组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对照组复合树脂传统直接充填修复。以改良USPHS评价方法为疗效评价手段,追踪3年,比较2组修复方法的相关性。用SPSS12.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术后3年共10例患牙接受复查,其中嵌体组76颗,成功率为96.1%,χ^2检验2组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缺损能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评估上颌后牙颊侧种植体支抗植入区的解剖特点,为临床种植钉的成功植入提供参考。方法成人和儿童各21名进行CBCT扫描,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4mm和7mm两个截面作为参考平面,对上颌左右侧5~6根间和6~7根间的皮质骨厚度和密度、松质骨密度、根间最短距离和皮质骨距根间最窄处距离进行测定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上颌第一磨牙颊侧从近中向远中皮质骨厚度和骨密度均增大(P〈0.05);皮质骨距根问最窄处距离平均值大于5mm。结论选择上颌第一磨牙远中为植入点,采用直径1.3~2.0mm,螺纹长度6mm的种植钉,以与骨面成30°的小角度植入,可使种植钉植入更为安全稳定,但儿童谨慎使用种植钉。  相似文献   

18.
颌骨缺损骨移植区缺失牙的固定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报导了颌骨缺损骨移植区缺失牙行固定修复的经验。选用口腔外科因外伤骨缺损和肿瘤行骨切除即刻骨移植后植骨区行牙种植,然后在种植桩上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后分别在36,9个月对固定义齿进行临床和X线牙片检查,了解种植牙的情况,结果表明:3个病人16个种植牙经观察6 ̄14个月,全部种植义齿稳固,能咀嚼一般食物,牙无松动,表明最颌骨缺损区牙缺失采用植骨、种植桩加固定义齿修复,是恢复咀嚼功能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42名患者种植国产CDIC牙种植体62枚,根据临床结果,评价影响种植体种植后成败的相关因素.种植体为国产CDIC系列,种牙机为瑞士产CH-9400型牙种植机;部份病例在模板诱导下定位,部分于唇侧补偿填入可降解的α-磷酸三钙.术后暂冠修复或不修复,术后3~6月行上部结构永久修复.术后1月~2a复诊,因松动拔除5枚,失败率为8%.其中叶状体为3%,二段式种植体为83%,锥状种植体为33%;牙槽骨异常而未植骨者为50%,植骨者无失败病例;术中模板诱导者为45%,无模板诱导者为10%.因此,受植骨床足够的数量及较好的质量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在薄弱的唇侧植入可降解的α-磷酸三钙,利于种植体的骨结合固位;术中模板诱导定位可使种植体在颌骨中的位置更适应咬关系要求;暂冠早接触是造成失败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LB种植系统修复个别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用BLB种植系统对50例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其中前牙区19例,后牙区31例.结果:经过3个月~2年的临床观察,无一例种植义齿修复失败,功能状态良好,患者满意.X线可见牙槽骨发生部分吸收,在国际成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结论:规范而精确的种植技术,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修复设计以及良好口腔卫生保持是种植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保证.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