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外按压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麻醉方法均为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观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程度、检查总时间、用药量、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趋势及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麻醉时间、用药量、心率、血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组发生低氧血症、SpO_2下降、呼吸停止10s以上及检查中断的情况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外按压在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且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吸氧干预对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8例行无痛肠镜检查、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肥胖病人分为预吸氧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呼吸,预吸氧组在麻醉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5 min.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变化,并统计检查过程中SpO2下降至各区间的例数及肠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预吸氧组麻醉给药前、肠镜检查后1 min和3 min时以及检查结束时,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吸氧组SpO2<90%的比例和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检查前预吸氧可有效提高行无痛肠镜肥胖病人的氧储备能力,降低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最佳给氧模式。方法 566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未给预吸氧组(麻醉注入时开始给氧):术中氧流量2~3 L/min(Ⅰ组)、3~4 L/min(Ⅲ组)、4~5 L/min(Ⅴ组)。预吸氧组(麻醉前2 min开始给氧2~3 L/min):术中氧流量2~3 L/min(Ⅱ组)、3~4 L/min(Ⅳ组)、4~5 L/min(Ⅵ组)。记录受检者术前、预吸氧后、麻醉后2 min、术中、术后的呼吸次数和SpO2。结果麻醉后受检者SpO2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在麻醉后2 min内达最低值,此时预吸氧组的SpO2值较未预吸氧组高(P<0.05)。同样,预吸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11/93、8/95、10/91),明显低于未预吸氧组(28/98、25/94、27/95)(P<0.05或P<0.01)。而SpO2水平、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不同氧流量的预吸氧组间比较和未给预吸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吸氧后鼻导管给氧2~3 L/min是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安全、有效、简便的给氧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及其解决对策.方法 将396例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的受检者随机分成自制面罩组和鼻饲组,观察两种不同给氧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自制面罩给氧组较普通鼻饲吸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明显减少,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降低.结论 自制面罩给氧方法用于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林  张宁 《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9):17-21
目的 探究经鼻咽通气管声门上机械通气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拟行ERC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根据是否为上呼吸道梗阻高危患者进行分层随机化,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患者经鼻咽通气管声门上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经鼻咽通气管声门上吸氧。比较两组患者的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乳酸、血糖、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后SpO2下降更少(P<0.05),围手术期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措施可平均降低上呼吸道梗阻高风险患者的PaCO2 7.8mmHg(1mmHg=0.133kPa)。手术结束时实验组患者的PaO2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pH、血糖、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咽通气管声门上机械通气可降低麻醉诱导后SpO2下降程度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减少呼吸暂停次数,提高手术结束时PaO2;该措施可提高上呼吸道阻塞高风险患者的围手术期通气水平,减少其CO2蓄积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呼吸管理模式. 方法 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镇痛,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50例.Ⅰ组,深呼吸预处理+吸氧面罩2-3 L/min给氧;Ⅱ组,深呼吸预处理+吸氧面罩4-5 L/min给氧;Ⅲ组,深呼吸预处理+鼻导管4-5 L/min给氧;Ⅳ组,鼻导管4-5 L/min给氧.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5,10 min时的呼吸次数和SpO2,记录呼吸抑制情况. 结果 麻醉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10min后呼吸频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Ⅳ组SpO2麻醉后2 min显著降低(P<0.05),Ⅲ组SpO2麻醉后2 min也明显降低(P<0.05),但下降幅度低于Ⅳ组;而Ⅰ、Ⅱ组麻醉前后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深呼吸预处理组SpO2显著高于未深呼吸预处理的Ⅳ组(P<0.05).深呼吸预处理组无低氧血症的发生,与未深呼吸预处理的Ⅳ组(6/50)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深呼吸预处理联合吸氧面罩2-3 L/min给氧是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安全、有效、简便的给氧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鼻咽通气道和鼻导管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吸氧效果。方法 16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为鼻咽通气道组(组Ⅰ,850例)和鼻导管吸氧组(组Ⅱ,750例),比较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两组发生呼吸抑制和中断胃镜检查处理呼吸抑制的例数等。结果两组检查过程中除组Ⅱ发生呼吸抑制需要中断检查例数明显高于组Ⅰ外(P〈0.05),其它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鼻咽通气道辅助通气给氧,既能有效保证通气供氧,又可避免拔出胃镜纠正呼吸抑制而中断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置口咽通气管在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0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9例患者(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经口放置口咽通气管面罩吸氧下行无痛人流术,对同期29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同样麻醉手术方法但不放置口咽通气管。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反应性症状,包括人流综合征、体动、鼾声呼吸、呼吸困难(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需采取托下颌或人工辅助吸氧处理)及各时段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比较无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人流综合征;术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例和40例轻微体动;观察组没有病例出现鼾声呼吸,仅有8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对照组有80例出现鼾声呼吸,56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段HR、SpO2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通气管能有效缓解无痛人流手术中静脉麻醉所致舌后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保持良好通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法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面罩吸氧10 h,氧流量6 L/min,再改用鼻导管吸氧3 d,氧流量为2 L/min;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鼻导管吸氧3 d,氧流量为4~6 L/min,分别于术前、术后返回病房(术后当天)和术后的第l、2 d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PaO2和PaCO2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PaO2、PaCO2均正常,术后当天PaO2均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 d PaO2明显提高,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氧疗可以预防和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拔管后普通面罩、带囊面罩和双腔鼻管三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缓解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气管插管拔除后分别给予普通面罩、带囊面罩和双腔鼻管吸氧,观察吸氧前、吸氧15min、30min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吸氧15min和30min后,各组患者氧分压(PaO2)均明显上升(P〈0.05),普通面罩组和带囊面罩组PaO2比双腔鼻管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普通面罩给氧、带囊面罩给氧和双腔鼻管给氧均能防止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且普通面罩给氧、带囊面罩给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按麻醉给药方法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组(A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B组)和依托咪酯组(C组)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单次给药,术中不再追加.给药后待睫毛发射消失,行胃镜检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 min时(T1)、苏醒时(T2)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和C组术中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和注射痛的发生率降低(P<0.05);与C组相比较,A组和B组术中的术中肌阵挛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C组苏醒时间略短于A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双孔面罩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使用双孔面罩吸氧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方法:将门诊自愿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20例,随机分成双孔面罩吸氧组(M组),鼻导管吸氧组(B组).氧流量均为4L/min.2组均于吸氧2分钟后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记录患者吸氧前、吸氧2分钟后SpO2及术中SpO2最低值,同时记录丙泊酚用最和患者苏醒时间.结果:M组术中SpO2最低值明显高于组(P<0.05).结论:双孔面罩吸氧可有效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SpO2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鼻咽通气道(nasopharyngeal airway,NPA)在超重与正常体质量人群无痛胃镜检查中预防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嘉兴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PA组和鼻氧管组,每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一步分为10个层级各纳入100例。鼻氧管组患者予常规鼻氧管吸氧,NPA组患者置入NPA后经该通道吸氧,氧流量均为4L/min。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胃镜检查时间与麻醉期间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PA组正常体质量人群轻度、中度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鼻氧管组,超重人群轻度、中度及重度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鼻氧管组(P<0.05)。相同BMI分层比较,与鼻氧管组相比,NPA组BMI≥23.0kg/m2者轻度及中度低氧血症发生率更低,BMI≥28.0kg/m2者重度低氧血症发生率更低(P<0.05)。NPA组患者术中呛咳及离院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低于鼻氧管组,但鼻黏膜出血发生率高于鼻氧管组(P<0.05)。结论 NPA的应用可显著降低超重与正常体质量人群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张丽  李静海  董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88-2689
目的 观察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收集我院消化内镜室2008年3月-2012年1月门诊及住院8 246 例行丙泊酚无痛胃镜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丙泊酚用量、术中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结果 8 246例患者有8 240例安全完成检查,并发症主要为:注射部位疼痛、呛咳、误吸、低血压、血氧饱和度降低、异常兴奋、呼吸暂停等;5 例因用药后异常兴奋躁动不能完成无痛胃镜检查,待意识清醒向患者解释后行普通胃镜检查;1 例肝硬化患者用药后出现呼吸暂停,经面罩加压吸氧清醒后完成普通胃镜检查,全部病例无窒息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的、易于掌握,但也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备麻醉及急救药品,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道替代面罩和气管插管供氧,治疗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手术全麻清醒后拔管,在鼻氧管吸氧状态下又出现中重低氧血症持续5min的60例病人,平均分为A组喉罩供氧,B组面罩供氧,C组气管插管供氧,每组各20例,A组采用一次性普通3号或4号喉罩,置入喉罩到正常位置,接呼吸机或麻醉机行自主呼吸或间歇指令呼吸。B组行面罩供氧,C组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供氧。观察喉罩、面罩、气管插管通气1、3、5、10min各时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副作用的发生。结果喉罩、气管插管较面罩通气1、3min时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无明显变化,在5、10min时点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均有胃胀气、反流、误吸等副作用发生。气管插管组咽疼干的症状较多。结论喉罩通气应用于低氧血症能达到有效通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艳  李汛  张磊  任龙飞  甄海燕  王芳昭 《西部医学》2019,31(7):1125-1128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前15min预吸氧联合术中高流量吸氧对老年胆管结石患者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经向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ERCP诊疗中心就诊的81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术中低流量(2L/min)吸氧,实验组在麻醉前15min给予预吸氧并联合术中高流量(5L/min)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氧饱和度(SpO2)变化、低氧血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ASA分级、BMI、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进镜、取石过程中实验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和取石过程中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且易发生较严重的低氧血症;实验组麻醉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醉前预吸氧联合术中高流量吸氧可显著降低老年胆管结石患者ERCP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使术中氧饱和度趋于平稳,缩短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应用鼻面罩无创通气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择期行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患者80例气管拔管后随机分为鼻面罩无创通气组(A组)及面罩吸氧组(B组)进行对照观察。所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吸空气5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后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吸氧3~5min,然后呼吸空气5min,动态监测SpO2情况,观察术后早期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和呼吸抑制情况。A组行鼻面罩无创通气支持呼吸1h,B组拔管后给予面罩吸氧。所有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1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拔管后吸空气时SpO2下降明显,低氧血症发生率A组为50%,B组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654),其中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1,P=0.446);气管拔管后发生气道梗阻A组为25%,B组为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2);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1h后A组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均优于B组。结论上腹部手术全麻恢复期应用鼻面罩无创通气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能预防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气道梗阻等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最佳给药浓度。方法:将20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各40例。A、B、C、D组分别在胃镜检查前2min,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5μg/kg、0.5μg/kg、1.0μg/kg、1.5μg/kg,给药速度为5~10s;之后A、B、C、D、E五组分别缓慢注射异丙酚1mg/kg。观察各组术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着瑞芬太尼的用量逐渐增加,各组的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相应降低;A、B、E三组之间最低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瑞芬太尼的用量逐渐增加,各组的呼吸暂停、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面罩辅助呼吸的发生率相应增加;A、B、E组低氧血症和面罩辅助呼吸发生率较少。结论:0.5μg/kg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既能满足检查需要,又能将低血氧症及严重体动发生率降至最低,可作为无痛胃镜检查的最佳给药浓度。  相似文献   

19.
肥胖患者行无痛人流术存在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本研究采取预吸氧方法预防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术中低氧血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6~12月自愿行无痛人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肥胖患者110例。ASA I级,年龄2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型经口腔内镜检查装置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内镜检查口腔支撑采用常规牙垫并经鼻咽导管吸氧,观察组内镜检查口腔支撑采用口咽通气管型经口腔内镜检查装置。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麻醉给药前(T0)、胃镜进入后2 min(T1)、检查后即刻(T2)时的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的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成功率为98%(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型经口腔内镜检查装置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能有效降低胃镜退镜率以及舌后坠发生率、稳定检查中血氧饱和度、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