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行CRRT治疗的心脏术后成年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11±12.62)岁。根据出院时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66例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其中18例存活,48例死亡。CRRT治疗患者死亡率为7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术后行CRRT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术后第1 d低血压(B=2.897,OR=18.127,P=0.001),少尿到血滤间隔时间(B=0.168,OR=1.183,P=0.024),术后第1 d血小板值(B=-0.026,OR=0.974,P=0.001)。结论术后第1 d低血压是心脏术后CRRT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及早防治。尽早行CRRT能改善预后。术后第1 d血小板值是保护因素,血小板值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患者输血因素(大量输血、输注储存血及无肝期输血)与术后早期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中输血的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的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M组, 红细胞总输注量≥10 U)和非大量输血组(NM组), 根据输注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分为新鲜血组(NS组)和储存血组(S组, 红细胞储存时间>2周), 根据无肝期是否输血分为无肝期输血组(T组)和非无肝期输血组(N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及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别分析输血因素与主要结局指标(术后肺部并发症、循环超负荷、急性肾损伤、腹腔感染、血栓形成)和次要结局指标(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任一时点体温≥38.5 ℃、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与术前的差值)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0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量输血与输注储存血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大量输血是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无肝期时间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Ch...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666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1779例,非AKI组48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中102例(1.53%)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RRT),院内死亡44例;非AKI组死亡14例,AKI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患者(2.47%对0.2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基础血肌酐值≥115μmol/L、术前血尿酸值≥420 μmol/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术前贫血、手术类型(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120 min、深低温停循环的应用、术后低血压、术后24 h内输血量≥1000 ml、术后机械通气≥72 h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术后病死率的增加有关.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有关,应充分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透析依赖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合并严重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规律,提出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20日北京安贞医院透析依赖患者的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52±9.17)岁。33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非体外循环组;7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体外循环组。结果平均搭桥数(2.72±0.68)支。住院期间,非体外循环组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死亡率3.0%。体外循环组死亡2例,死亡率28.6%:1例术后15 d死于严重感染,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第4 d死于心室颤动。术后随访率100.00%,随访时间平均(4.3±2.1)年。全部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89.43%,82.04%。结论透析依赖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因合并严重冠心病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手术死亡率较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尤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积极应用可以使此类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过渡性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8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尿毒症透析患者资料,其中2例行体外循环下CABG,其余26例均行非体外循环下CABG。所有患者术后予CRRT逐渐过渡至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收集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术后早期即进行了床旁CRRT,平均首次CRRT时间为术后(18.6±5.4)h。其中26例患者行3次CRRT后过渡至MHD治疗;1例患者行7次CRRT后再过渡至MHD治疗;1例患者CRRT期间过渡治疗失败,并于术后第10天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CRRT平均持续时间为(7.8±5.4)d;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为(3.8±3.3)d,监护室滞留时间平均为(8.8±4.3)d;其中血小板低于60×109/L有9例(32.1%);术后心包、纵隔引流管引流量超过500 ml有5例;胸腔引流超过500 ml有4例;术后并发房颤有10例;术后严重感染有3例。除1例死亡病例,其余27例均成功过渡至普通病房行MHD治疗。结论床旁CRRT过渡MHD治疗是尿毒症透析患者行CABG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过渡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碎石(PCNL)术中冲洗液外渗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本院2例患者PCNL术后发生MODS诊治经过.例1术中肾盂黏膜穿孔大量冲洗液外渗,术后继发MODS,经切开引流、输蛋白利尿等方法处理后好转.例2因术中冲洗液外渗,出血性休克继发MODS,经DSA栓塞、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结果 2例患者MODS均控制,重要脏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术中干预可以防止PCNL术中冲洗液外渗MODS的发生,术后早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促进重要脏器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房室间隔缺损矫正术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阜外医院第二住院部行房室间隔缺损矫正术76例成年(年龄≥18)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呼吸机支持时间是否长于24 h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延迟脱机组[27例,男9例、女18例,平均年龄(32.22±9.64)岁]和正常脱机组[49例,男16例、女33例,平均年龄(35.98±11.34)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变异。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模型,用以分析变量的显著性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延迟脱机组和正常脱机组患者体质量、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血肌酐、血糖、血乳酸、术后最大心率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延迟脱机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肺动脉高压[OR=1.056,95%CI(1.005,1.110),P=0.030]、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36,95%CI(1.007,1.066),P=0.016]以及术后血红蛋白减少[OR=0.874,95%CI(0.786,0.973),P=0.014]。结论术前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时间延长和术后贫血是成人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脱机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一丹  任冰 《护理学杂志》2006,21(14):31-33
对10例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实行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结果4例痊愈出院,6例存活时间超过15 d(15 d后5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CHVHF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平稳,APACHEⅡ评分48 h后显著改善(P<0.05,P<0.01).提示肾移植术后合并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应用CHVHF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护理评估与监测,保持体外循环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是使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方法49例伴ARF的MODS患者,23例接受CRRT,26例接受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的IHD.所有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液体摄人量,每日晨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碳酸氢根浓度,动脉血pH值.结果CRRT组和IHD组每日液体摄入量分别为(5128±103)ml、(2207±97)ml(P<0.05).IHD组21例次出现透析相关低血压、17例次透析间期发生容量依赖性心功能衰竭,高于CRRT组的3例次及2例次(P<0.05).IHD组每日晨血尿素氮、血肌酐、碳酸氢根、pH值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RRT组组内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IHD组每日晨平均血肌酐、尿素氮高于CRRT组(P<0.05);IHD组和CRRT组存活率分别为65.4%(17/26)、34.8%(8/23),但在APACHEⅡ评分27以上、衰竭器官数在3个以上的患者中,CRRT组和IHD组存活率分别为26.7%、14.3%(P>005).结论CRRT控制伴ARF的MODS患者酸碱平衡、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优于IH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16例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9.45±10.23)岁。所有患者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进胸行二尖瓣置换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观察围术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有否瓣周漏和房间隔水平残余分流、心室的大小、肺动脉压的改变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术后死亡2例(12.5%),其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3 d,顺利撤除,痊愈出院;1例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11 d,逐渐恢复;1例术后6 d做气管切开,术后23 d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痊愈出院。随访14例,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个月~5年,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2.1±5.7)mm,无瓣周漏和房间隔水平残余分流,射血分数67.4%±6.7%,估测肺动脉压(23.4±5.4)mm Hg。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2例,Ⅲ级2例。结论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只要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提示可以耐受手术,就应该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对术前判定脱离体外循环困难的患者,建议直接应用ECMO辅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低分子肝素抗凝(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无抗凝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对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4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行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48例,年龄(60.51±14.29)岁。根据抗凝方式将患者分为LMWH组、RCA组和无抗凝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最大血栓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以及管路使用寿命及输血情况。结果筛选出术后应用CRRT 354例次,其中LMWH抗凝152次,RCA 160次,无抗凝42次,三组CRRT运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多重比较显示RCA组的CRRT运行时间明显长于无抗凝组[34.50(14.00,86.00)h vs.15.00(12.00,50.88)h,P=0.033]。再次筛选出连续应用同一抗凝方案超过24 h的CRRT 155例次,分析比较CRRT开始前和运行24 h后的凝血指标及其差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α角度(Angle)、最大血栓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的CRRT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0),多重比较显示RCA组Angle及MA在CRRT前后变化差值与LMWH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4、0.000)。三组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输注人次及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术后CRRT治疗采用局部RCA是一种能够延长CRRT运行时间、对患者凝血机能影响小的有效抗凝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59例老年SFT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9例)。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及转归,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59例患者均出现MODS,其中治愈者50例,病死9例,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放弃进一步治疗而自动出院(将自动出院病例归入死亡组),病死率为18.64%(11/59)。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脑等器官受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器官损害数量增加,病死率随之增高。患者受损器官严重程度、男性、高热(≥39.0℃)、热程3 d以及发病后就诊晚(≥6 d)等因素,与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器官损害严重度、男性、高热、热程及就诊时间延迟等是预后不良、死亡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术后出血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CT引导PCN治疗的196例患者(244个肾脏),根据术后PCN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PCN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CN术后23例患者27个(27/244,11.07%)肾脏发生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与未出血组除抗血小板药物外,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双药抗血小板是发生出血风险的高危因素(OR=12.381,P=0.002)。结论单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未增加PCN术后出血风险,而双药抗血小板治疗PCN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正常的凝血功能也是预防术后出血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累及主动脉弓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孙氏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233例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将可能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孙氏术后院内死亡23人,占9.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肢体缺血、体外循环超过268 min为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将此3种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P=0.017,OR=1.062)、体外循环超过268 min(P =0.001,OR =6.150)为孙氏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长时间体外循环(超过268 min)为孙氏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能减少术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3种不同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对溶质的清除效率以及体外循环通路抗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49例,分别接受CVVH、CVVHD及CVVHDF 3种模式治疗,同一患者CRRT治疗剂量、血流量、抗凝方式及抗凝剂用量相同。比较3种不同治疗模式对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磷、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同时监测治疗过程中体外循环通路凝血的情况。结果在相同CRRT治疗剂量下,CVVHDF、CVVHD对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磷的清除率高于CVVH,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CVVHDF、CVVH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高于CVVHD,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抗凝剂方式及抗凝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取CVVHDF治疗模式体外循环通路凝血情况好于CVVH及CVVHD治疗模式,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VVHDF、CVVHD对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高于CVVH,而CVVHDF和CVVH对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率高于CVVHD;在抗凝方式相同及抗凝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CVVHDF对体外循环通路的抗凝效果好于CVVH及CVVHD。因此,建议临床上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可首选CVVHDF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急诊手术后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急诊手术患者527例。根据术后是否行CRRT分为CRRT组(78例)和非CRRT组(449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CRRT的使用率14.8%(78/527), 术后30天病死率8.5%(45/527)。术前血肌酐值(OR=1.012, 95%CI:1.005~1.019, P<0.001)、术中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量(OR=1.141, 95%CI:1.071~1.216, P<0.001)、术中血小板输注量(OR=1.307, 95%CI:1.084~1.576, P=0.005)、术后胸腔引流总量(OR=1.000, 95%CI:1.000~1.000, P=0.036)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OR=1.004, 95%CI:1.001~1.008, P=0.013)是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60例,年龄28~64岁,术前血清肌酐和尿素未见异常.根据术后24h内是否发生ARF,分为2组:ABF组与非ARF组(NARF组).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ARF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β1-微球蛋白高于正常值、术中持续性低血压与术后早期并发ABF有关(P<0.05).结论 肝移植术患者术前血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值和术中发生持续性低血压是术后早期并发AB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GIB将患者分为GIB组和non-GIB组。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GIB的危险因素。结果 GIB组纳入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0.11±10.63)岁],non-GIB组纳入患者511例[男384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9.81±12.88)岁]。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95%、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撤除呼吸机时间>72 h、术后吸入气氧浓度(FiO2)≥50%、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体外循环(CPB)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早期血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23例患者(观察组,1.91±3.87岁)。同期住院的普通外科手术28例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1.13±3.40岁)。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d、2d和3d的血PCT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6例,其中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3例,败血症2例,肺部感染1例,死亡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PCT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6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患者的血PCT于术后第2d、3d高于无并发症的17例患者(P〈0.05)。结论血PCT检测可作为监测小儿心脏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不同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心血管手术治疗且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按90 d是否死亡和90 d内RRT治疗天数(≤14 d,15~90 d,>90 d)将患者分为4组,分析90 d死亡、90 d透析依赖、90 d延迟摆脱透析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0例患者,平均随访400 d。其中90 d死亡114例,90 d生存且14 d内摆脱透析37例,90 d生存15~90 d内摆脱透析46例,90 d生存且透析依赖13例。多因素Cox回归显示: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HR=1.029,95%CI: 1.013~1.045,P<0.001)、术前血清肌酐低(HR=0.993,95%CI: 0.987~0.998,P=0.008)、CRRT前APACHE Ⅱ高评分(HR=1.043, 95%CI: 1.004~1.084,P=0.028)、CRRT前SOFA评分高(HR=1.130, 95%CI: 1.052~1.213,P<0.001)、CRRT前脓毒症(HR=2.327, 95%CI: 1.591~3.403,P<0.001)、CRRT前过低的舒张压(HR=0.979,95%CI: 0.963~0.996,P=0.013)。90 d存活患者透析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较低的eGFR(HR=0.962,95%CI: 0.940~0.984,P<0.001)。90 d存活患者中延迟摆脱透析的危险因素有血清白蛋白低(OR=0.837,95%CI: 0.717~0.977,P=0.024)、机械通气时间长(OR=1.434,95%CI: 1.175~1.749,P<0.001)、CRRT前尿量少(OR=0.739,95%CI: 0.623~0.876,P<0.001)。 结论心血管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90 d死亡与高龄、CRRT前疾病的严重程度、脓毒症和过低的舒张压有关;90 d存活患者透析依赖与患者术前较差的肾功能有关;90 d存活患者延迟摆脱透析与血清白蛋白低、机械通气时间长、CRRT前尿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