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川产姜黄颜色值与主要化学成分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总姜黄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辨状论质"理论,采用分光测色计对川产姜黄的切片与粉末颜色值进行测量,结合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川产姜黄粉末的颜色值L*、b*、ΔE*ab与姜黄素类各成分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4左右;颜色值a*与姜黄素类各成分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7左右。结论川产姜黄的颜色值a*相较于其他值相关程度更高,提示可通过姜黄粉末a*值预测和判断川产姜黄药材品质,从而验证"辨状论质"理论在姜黄药材鉴别中的科学性,为建立快速鉴别姜黄品质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1)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粉末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大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传统感官色度评价,收集多种色泽的大黄药材。采用分光测色仪对大黄药材粉末进行颜色值测定,并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的含量,研究其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黄的总蒽醌含量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L~*、b~*、E~*ab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游离蒽醌含量与L~*、E~*ab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大黄药材蒽醌类成分含量与颜色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不同基原莪术饮片粉末L~*,a~*,b~*,通过SPSS 21.0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不同基原莪术饮片颜色范围及数学预测模型,广西莪术L~*,a~*,b~*分别在58.09~62.40,4.53~5.66,23.61~24.29,蓬莪术L~*,a~*,b~*分别在64.02~70.71,-0.89~4.13,44.59~54.52,温莪术L~*,a~*,b~*分别在68.55~70.99,-0.11~1.47,28.26~32.19;所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原始和交叉验证及外部样品验证表明可实现不同基原莪术100%识别。建立一种双波长HPLC同时测定9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3种姜黄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基原莪术的含量,结果表明广西莪术中新莪术二酮、异莪术烯醇、β-榄香烯含量较高,蓬莪术中莪术烯醇、呋喃二烯酮、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较高,温莪术以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3种成分为主。对L~*,a~*,b~*与12种成分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莪术烯醇、呋喃二烯酮、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与b~*(蓝黄轴)有显著正相关(P0.01),新莪术二酮、β-榄香烯、异莪术烯醇与L~*(亮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莪术二酮、呋喃二烯、吉马酮与L~*有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莪术的外观颜色可反映内在成分含量的变化。该研究为不同基原莪术饮片的快速识别及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9)
目的: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大黄的贮藏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模拟加速贮藏试验,将大黄贮藏在高温、高湿、强光照条件下,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大黄粉末的L~*、a~*、b~*,并测定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结果:大黄药材在加速贮藏试验中色度值L~*、a~*、b~*、ΔE、水分含量以及水分活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色度值L~*、a~*、b~*、ΔE的变化趋势与水分含量无相关性,而色度值b~*、总色差值ΔE与水分活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黄药材在加速贮藏试验过程中颜色变化与水分活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水分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黛粉末外观颜色及其提取液颜色与靛蓝、靛玉红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7批青黛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青黛粉末及提取液的色度值L~*,a~*,b~*。运用SPSS 20.0软件对青黛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色度值进行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感官评定青黛粉末外观颜色结果表明,随着粉末颜色加深,分光测色仪测定粉末和提取液的明亮度(L~*)降低、红-绿色度(a~*)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靛蓝含量与青黛粉末L~*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520;与a~*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为0.567。靛玉红含量与青黛粉末、提取液的L~*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35,-0.580;与a~*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06,0.493。结论:青黛粉末外观颜色较深者,其靛蓝、靛玉红含量较高;青黛粉末L~*,a~*与靛蓝、靛玉红含量的相关性比提取液的相关性大;青黛粉末颜色与靛蓝、靛玉红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为青黛快速鉴别方法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青黛色度值的方法具有稳定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究不同产地西红花颜色与其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西红花粉末及浸水液的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其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通过数理统计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粉末色度值与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以及西红花苷-Ⅰ、Ⅱ总含量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浸水液色度值除a~*与西红花-Ⅰ具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他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色度值可作为评价西红花药材质量的指标,色泽越红亮的西红花其苷类成分含量越高,质量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色泽量化原理分析荆芥药材粉末颜色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UPLC) 指纹图谱、指标成分含量、浸出物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 UPLC 测定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药材粉末颜色 (L~*、a~*、b~*值),同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及指标成分含量,运用 SPSS 26. 0 软件分析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合聚类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模型、熵权 TOPSIS 法对 13 批不同产地的荆芥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3 批荆芥药材的 UPLC 指纹图谱共确定 21 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指认出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 3 个成分。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峰 1 分别与 L~*、b~*、总色值 (E) 呈高度正相关,胡薄荷酮含量、峰 17 分别与 L~*、b~*、E 值呈高度负相关,橙皮苷含量、峰 9 分别与 b~*值呈高度正相关;峰 3 分别与 L~*、b~*、E 值呈显著正相关,橙皮苷含量、峰 9 分别与 L~*、E 值呈显著正相关,峰 7、18 分别与 L~*、E 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四川中医》2021,39(7):27-31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姜黄中3种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可行性。方法:以姜黄素为内标物,计算该成分与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HPLC测定姜黄素的含量,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实测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共测定了14批姜黄样品,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ig.值=0.9320.05,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RSD5%。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适用于姜黄中3种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该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20,(1)
目的:初步探讨三七断面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产地三七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应用测色仪获取三七色度值。通过SPSS 22.0、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七皂苷R_1含量与a~*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a~*越小,粉末颜色越偏绿,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5种皂苷总含量与b~*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b~*越小,粉末颜色越偏蓝,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g_1、5种皂苷总含量与L~*呈显著负相关,表明L~*越小,粉末颜色越偏黑,含量越高;人参皂苷Rd与各色度值均无显著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三七皂苷R_1外,断面为灰绿色的三七样品中皂苷的含量高于断面为黄绿色的样品。结论:色度值可用于评价三七药材的质量,该研究可为三七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犍为姜黄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40∶60)测定不同采收期犍为姜黄中姜黄素类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结果与结论:12月份所采的姜黄中所含姜黄素类成分最高,确定12月份为姜黄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不同产地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姜黄和郁金药材合理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切片阴干、蒸煮晒干、常压下60,80℃烘干4种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同时测定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种化学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80℃烘干蒸煮晒干;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蒸煮晒干80℃烘干;崇州产地的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犍为产地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均表现为犍为产地高于崇州产地。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对姜黄、郁金药材中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影响均较大,姜黄、郁金产地加工方法均以切片阴干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赵欣  王爱里  袁园  袁丹 《中草药》2013,44(10):1338-1341
目的 研究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光稳定性,并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化学反应产物进行考察.方法 姜黄的甲醇提取液于棕色量瓶储存,在自然光/避光条件下放置0、1、2、4、6、8h后,HPLC法测定其指标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量的变化;LC-MS法分析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化学反应产物.结果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在自然光/避光条件下均有良好的稳定性;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避光条件下稳定,见光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结论 姜黄素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良好稳定性,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自然光照射下不稳定,因此,姜黄药材分析供试液应于棕色量瓶中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4.
姜黄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姜黄药材有效成分类姜黄色素(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挥发油的含量.方法 采用NUCLEOSIL 100-10C18(250 mm×8 mm,4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4%冰乙酸(体积比为40∶60,pH=3.0);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为420 nm,测定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方法考察姜黄中挥发油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和挥发油成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根据药典标准,姜黄素合格率为80%,挥发油均未达标.结论 通过检测姜黄素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的含量可以为姜黄内在质量控制以及姜黄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性能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110-112
目的:结合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姜黄品质研究和道地性评价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姜黄药材进行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分类,同时对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测定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影响,对过氧化氢引起红细胞溶血的抑制效果和自氧化溶血的抑制率和清楚DPPH自由基实验。结果: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药材的姜黄素(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双去甲氧基姜黄(BDMC)含量分别有差异,四川母姜、四川小子姜、四川大子姜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均分别高于云南母姜、云南小子姜、云南大子姜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能够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和自氧化引起的溶血。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无差异。结论: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姜黄提取物含量有差异,但具有相似的有抗氧化活性,且该活性与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无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20,(9)
目的基于色度原理分析安息香表面、断面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方法用颜色特征参数L、a、b值表征安息香表面颜色,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安息香断面粉末L~*、a~*、b~*值,采用HPLC法测定安息香中苯甲酸、苯甲酸松柏酯的含有量,分析安息香表面、断面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结果安息香表面为黄白色至黄棕色、断面象牙白时,苯甲酸、苯甲酸松柏酯含有量较高。苯甲酸含有量与安息香表面a值、断面L~*值呈正相关,表面a值、断面L~*值越大,苯甲酸含有量越高;苯甲酸松柏酯含有量与安息香表面L值、断面L~*值呈正相关,与断面b~*值呈负相关,表面L值、断面L~*值越大,断面b~*值越小,苯甲酸松柏酯含有量越高。苯甲酸松柏酯含有量与安息香颜色的相关性大于苯甲酸。结论安息香颜色与化学成分含有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可用于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姜黄有效成分在不同地区的含量差异,考察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与挥发油之间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集不同产地姜黄样品,结合HPLC-UV及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挥发油测定法分别分析姜黄中姜黄色素和挥发油的含量,采用SPSS 20.0软件的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功能对测定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姜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姜黄色素质量分数最大值约4.9%,最小值仅约0.2%,相差约24.5倍;姜黄挥发油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距达4.2倍。姜黄的传统道地产区含量优势明显,不同姜黄色素与挥发油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差异对姜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姜黄的产区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其品质并推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20,(10)
目的:分析红参的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红参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测定红参样品的长度、单支参重、芦头直径、主根直径、主根及支根的色度值(L~*、a~*、b~*)、主根及支根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c的含量。将外观指标与皂苷含量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红参主根中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h_1、人参皂苷Rc含量以及支根中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含量分别与全根及支根的色度值L~*、a~*、b~*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主根和支根色度值L~*、a~*、b~*越大,粉末颜色越偏白、偏红、偏黄,主根中6种皂苷及支根中2种皂苷的含量越低。结论:外观性状结合内在指标可用于评价红参药材质量,后续制定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外观性状及内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大黄变色机制研究及提升品质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将同一批大黄药材贮藏在高温(40±5)℃,高湿RH(92. 5±5)%,强光照(4 000±500) Lx条件下加速其变色。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大黄药材粉末颜色值,采用HPLC测定大黄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番泻苷A,番泻苷B以及儿茶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分析大黄药材中6种药效成分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模拟加速实验过程中,肉眼观测到大黄药材的颜色明显地由浅变深,并逐渐变暗。根据色度值结果分析,色度值L~*,a~*,b~*,E~*ab变化趋势与儿茶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与游离蒽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与总蒽醌及番泻苷A无相关性。色度值a~*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与番泻苷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 0. 05)。结论: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化与6种药效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姜黄素(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DMC)3种主要姜黄素类成分在不同姜黄品系根茎内的动态积累规律,为姜黄规范化生产、适时采收和优质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不同姜黄品系姜黄素类化合物在姜黄根茎内的积累规律基本一致,相对含量随生育进程而降低,积累量随生育进程而增加,可将总姜黄素积累量作为姜黄适宜采收期的评价指标;缅甸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均较高,可作为高姜黄素含量和高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优良育种 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