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其常见亚型之一。笔者2009-06~2012-06采用疏肝理脾清肠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按2006年在罗马国际会议提出的肠易激综合征罗马III标准,按照大便性状分型确定为便秘型。(2)中医诊断标准:按《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标准[1],证属肝郁气滞或胃肠燥热者。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李晓燕  徐进康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45-84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与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不适,并伴有排便紊乱的特点。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仍不能明确,尚无一种治疗方法或药物能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且药物只能解决患者的部分症状。中医中药从整体观角度辨证治疗IBS,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已经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关注。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详细论述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平调肝脾、寒热并用法如何运用于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期从理论上阐明"平调肝脾、寒热并用法治疗混合型肠易激综合症"现点。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中医在辨治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检索现有期刊中中医药治疗IBS的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治进行小结,旨在为本病的临床辨治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得出:本病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型,目前中医多以肝脾为中心论治本病,以抑木扶土法为本病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而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治疗主要以抑肝扶脾、疏肝理脾为主。安肠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确,结合临床经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更好地应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涛 《江西中医药》2003,34(9):26-26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导师胡珂主任医师 ,从医二十余载 ,精于脾胃病的诊治。兹将胡师从肝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1 便秘型胡师认为便秘型IBS属于中医学“便秘”、“腹痛”、“肠郁”等范畴。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胃、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尤以肝与大肠为主 ,即肝气不调 ,大肠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治当以疏肝降浊 ,理脾运肠 ,调理气机为基本原则。采用疏肝润肠通便为基本治法 ,使其气机调畅 ,胃肠运动趋于正常。而不可一味采用承气通腑治法 ,以图一时之快 ,造成对机体的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迟莉丽教授运用加味理肠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经验。方法:临床跟诊,经验总结。结果: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内扰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临证之时当从调肝、健脾、宁心等多方面入手,以期肝调、脾健、心宁而泻止。结论:迟教授运用加味理肠饮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林一帆教授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肝脾肾三脏出发,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针对性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郭瑞  唐旭东  欧宇阳  曾恩锦  郭朋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10-12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其常见亚型之一。笔者2009—06-2012—06采用疏肝理脾清肠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中医治疗IBS显示出优越性和广阔前景,综述如下。1中药内服常用治疗方法有疏肝健脾法、疏肝解郁法、补脾泻肝法、健脾益气法、抑肝扶脾法,温补脾肾法、健脾渗湿行气法、清热  相似文献   

11.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肠道免疫屏障的异常,其可能涉及的病理环节包括:肠道和全身T淋巴细胞的变化;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肠道内肥大细胞的增多;肠嗜铬细胞的增多等。目前西医治疗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明显有效治疗手段。中医研究大多认为肠易激综合征(IBS)其本多在肝,因情志等因素导致肝之疏泄失常,肝脾气机失调酿成IBS证候群。肝郁脾虚,肝脾不和是本病的关键病机,在此基础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仍可能存在不同的病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作为肠易激综合征一特殊类型,发病中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其疾病进程,而在治疗上亦应当扶正不忘祛邪,补虚兼以去湿。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中医众多医家认为本病多与肝脾功能异常密切相关,随着"神经胃肠病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从脑-肠互动的角度来综合认识和理解肠易激综合征。本文以肝脾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对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及中医药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动力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探讨中西医病理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方法:搜索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通过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理论思想将其辨证分型;运用西医生理病理学基础归纳总结出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结果:总结出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西医病因病机分型主要为胃肠动力异常、脑-肠轴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道激素异常、肠道感染与炎症等多重因素。结论:IBS病位虽在胃肠,但多有肝失条达、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西医发病机制为以精神心理因素刺激为主导,伴有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异常的身心疾病。  相似文献   

14.
马伟明主任中医师是首批浙江省宁波市名中医,浙江省基层名中医,第一批宁波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脾胃病诊治颇有心得。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FD重叠IBS)现象非常普遍,为24.8%-31.5%。马师对FD重叠IBS的诊治,提出“紧握肝脾失调病机,调肝理脾为要,兼顾胃肠,平调寒热,治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的治疗方法。现将马师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茜茜 《河南中医》2009,29(6):624-625
近年来,中医药对IBS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不论是审因辨证还是选方用药,都因其缜密的推理而具强有力的说服力。由于精神因素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从“心"论治也应受到重视,以疏肝健脾并安神解郁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抑肝扶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9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7例,其中匹维溴铵西药治疗对象,定义为常规组,抑肝扶脾汤治疗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2.97%),P 0.05;治疗前,两组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性状评分(IBS Defecation State Questionnaire,IBS-DSQ)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IBS-QOL以及中医证候积分、IBS-DSQ有积极改善,且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抑肝扶脾汤方案,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组(50例)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50例),对治疗前后的结肠症状问卷表积分疗效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疗效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疏肝健脾、理气通腑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爱军  朱叶珊  陈彤君  石志敏 《河北中医》2010,32(11):1613-1615
目的观察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予聚乙二醇4000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单项症状改善率,统计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形状异常、排便通过异常、黏液便、排便时腹胀或胃胀单项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IBS,可明显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使用方便,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医学者发现,脑肠轴互动异常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疏肝理脾、肝脾同治可起到调节胃肠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多重作用,这与脑肠轴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从中西医不同角度阐述脑肠轴学说与肝脾同治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根据症状分属于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症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IBS中医药治疗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医药在IBS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形成了中药汤药、中成药、针灸、中药灌肠、推拿、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等多种措施并用的治疗方法体系,其中又以中药汤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主体。在中药汤药治疗中,以自拟方、传统方药化裁、以法论治及辨证论治为主。在对具体证型及治法的分析中,理脾类与调肝类在IB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肝脾同治是IBS疾病治疗的重要特点,反映了肝脾不和为IBS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