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临床应用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8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100%,起搏参数达到起搏标准。结论临床应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张丽梅  陈宗宁  杨雪花  赵渊  魏引 《医药世界》2010,(10):1334-1335
由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电极采用螺旋固定其脱位率低,效果好,操作安全,费用相对较低,据研究右室流出道(right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由于起搏位点距离希氏束较近,具有改善心室间电和机械活动同步性的潜在优势,并且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后植入过程简单、阈值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玉露  丁坤  孙春启  关欣 《淮海医药》2009,27(3):193-195
目的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房、室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前所测定的LVEF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OTS组起搏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RVA组和RVOT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RVOT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定位右室起搏电极不同部位的影像学及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双腔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超声定位分成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组、右室流出道前臂组、中间隔部组、前间隔部组4组,对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前斜45°时,右室流出道前壁及前间隔部电极头段与水平线夹角显著大于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及中间隔部大(P0.05);左侧位时,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以及中间隔部电极指向脊柱比例较右室流出道前臂以及前间隔部大(P0.05);正位时,右室流出道前臂以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高度角中间隔部、前间隔部高(P0.05);右室流出道前臂及前间隔部起搏QRS波时限、下壁导联存在切迹比例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中间隔部大(P0.05)。结论: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在影像、心电图上存在明显特征,对间隔定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6例住院患者,9例植入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DDDR),1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或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或VVIR).用Swan-Ganz漂浮导管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在RVOT成功植入螺旋电极.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的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均明显增加(P<0.05).感知、起搏阈值、心室阻抗等起搏参数两者无明显差别;术后随访6~30个月,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采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传统的RVA起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并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左心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DDD)患者58例,分为心功能Ⅲ级组25例,其中13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12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心功能Ⅰ~Ⅱ级组33例,19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14例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分别比较两组以及各亚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各指标以及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术后组间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QRS时限,B型钠尿肽(BNP),二尖瓣口反流面积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7.
丁坤  王和平 《淮海医药》2004,22(6):454-455
目的 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6例患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 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力衰竭患的心功能;急性和慢性起搏参数均良好,起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丁坤  王和平 《首都医药》2005,12(1):25-26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了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术。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急性和慢性起搏参数均良好,起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二)双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活动涉及心房与心室两个心腔,需在心房和心室内各放一电极导线.心房电极导线常用J型电极置于右心耳,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心房的任何部位,还可用冠状窦电极置于冠状窦内.心室电极常经静脉置于右室尖部,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或其他部位,还可经冠状窦将电极置于左室后侧壁的静脉内,需开胸置于心室外膜者已极少.常用的双腔起搏器包括 VAT、VDD、DOO、DVI、DDI、DDD等几种类型,它们都属于生理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106例行DDD起搏器治疗的患者:男86例,女20例,年龄45~86岁,平均76岁,随机分为: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组(RVIS起搏组)56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起搏组)50例。2组心房电极均植入右心耳梳状肌内,RVIS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A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分别观察2组在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结果 RVA起搏组治疗后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恶化,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趋于明显,而RVIS起搏组,其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改变,较起搏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改善的越明显,与RVA起搏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S起搏优于RVA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失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RVOT间隔部起搏和RVA起搏两组,分析两组起搏参数、标Ⅱ导联QRS宽度。结果 RVA组起搏术后3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为(173.80±5.42)ms,RVOT组为(118.35±3.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心室起搏比率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能保证左心室与右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右室间隔(RVS)和右室心尖(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天长市人民医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需要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54例,随机分A组(RVS起搏,26例)和B组(RVA起搏,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起博参数、术后1个月、3月和6月心功能指标和NT-proBNP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起博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QRS时限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B组,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VA起博相比,RVS起博能够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和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主动电极高位室内间隔起搏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以2005年7月~2010年7月来本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12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他们分为A、B、C、D四组,在置入电极、脉冲发生器后测量有关参数,并在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同时请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A、B、C三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出现下降趋势,而D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D组的治疗效果也要优于A、B、C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主动电极高位室内间隔起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起搏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和平  夏雷  丁坤  朱超 《淮海医药》2003,21(5):345-346
目的 采用导管法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室早 )及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并通过临床效果、安全、可靠等特点方面以探讨该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 ,以起搏 12导联心电图与室早及室速发作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以即刻室早消失及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不能诱发室速为消融终点。结果  6例室早消融即刻早搏消失 ,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室性早搏消融前为 ( 16 72 8± 2 75 2 )次 / 2 4 h,消融后为 ( 2 16± 112 )次 / 2 4 h( P<0 .0 5 )。 1例先心室间隔修补术后室早消融前为 2 185 6次 / 2 4 h,消融后为 175 6 9次 / 2 4 h( P>0 .0 5 )。 1例右室心肌病右室流出道室速发作时 ,药物及食道调搏均未终止发作 ,行急诊射频消融即刻成功。2 d后再次发作右室流出道另一部位室速 ,再次行射频消融术成功 ,随访 1月无复发。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早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对右室流出道且发作时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已得到临床认可 ,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室间隔(高位室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的优劣。方法71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随机分为高位室间隔组(n:35)和中位室间隔组(n=36),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心室电极参数以及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结果电极全部植入成功,术后未发生导线脱位或心肌穿孔。中位室间隔组QRS波时限要短于高位室间隔组[(116±23.6)InsVS(150±34.2)ms,P〈0.05]。中位室间隔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BNP无显著改变,高位室间隔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降低[(0.46±0.12)%Vs(0.62±0.07)%],P〈0.05]、BNP升高[(161.3±34.2)ng/LVS(80.1±33.2)ng/L,P〈0.05]。术中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心室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差异。结论采用3830主动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QRS波时限更短,对心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Carto 3组和Carto XP组,各25例.前者采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后者采用Carto XP电解剖标测系统,以单一专用导管行心室电解剖重建,激动顺序、起搏与拖带标测,实施射频消融.观察2组消融的即刻成功率、成功靶点的分布、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①Carto 3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部位: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14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5例,肺动脉瓣上1例,左冠状窦2例,主动脉和二尖瓣环连接处1例,二尖瓣环1例;失败者为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考虑其为心外膜起源室性早搏;手术时间(55±25) min,X线投照时间(6±3)min.②Carto XP组即刻成功24例,失败1例.成功消融靶点: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18例,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3例,右冠状窦2例,左冠状窦1例;失败者为左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考虑其位于左右心室流出道之间,消融能量不能达到;手术时间(67±15) min,X线投照时间为(9 ±5) min.2组均无并发症,即刻成功率均为96.0% (24/25).Carto 3组手术及X线投照时间均明显短于Carto X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Carto 3电解剖标测系统可快速重建心脏电解剖结构,提高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后复发或病变残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病变残存的疗效。方法 对5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病变残存的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按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Ⅰ期0%,Ⅱ期10.5%,Ⅲ期69.2%,Ⅳ期20.3%,外照射鼻咽部DT6800-7000cGY/7-8周。Ⅲ,Ⅳ期病例(89.5%)加用化疗VF或POF方案2-4周期。X-刀治疗患者的选择为经足量外照射后2-4周鼻咽部及咽旁间隙仍有肿瘤残存的或治疗半年后发现鼻咽部复发的各期患者。采用西门子MD-77直线加速器及深圳柯瑞特XST-SYSX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进行治疗。一般600-800cGY/次,共3次,间隔7天。结果 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94%。生存质量评定KPS评分无明显下降。肿瘤总控制率88%(44/50),其中完全消失46%(23/50),明显缩小26%(13/50),缩小16%(8/50)。结论 鼻咽癌的分次性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采用高精度、高剂量的治疗方式作为一个“挽救性治疗”的手段,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残存或肿瘤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