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踝肱指数(ABI)的关系。方法将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按MAU水平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各100例。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踝肱指数(ABI)。检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B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等。结果①社区高血压并微量白蛋白尿组MAU水平高于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ABI低于NAU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SBP、DBP、FBG、TG、TC、L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AU组的MAU与ABI呈负相关(r=-0.266,P<0.05)。结论 MAU和ABI密切相关,提示微量白蛋白尿和高血压肾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北京广外社区55岁以上居民踝臂血压指数变化与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选取2014-2015年“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外社区协作组55岁以上361例人群资料,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群基本情况、家族史、生活方式及行为相关危险因素;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踝臂血压、身体脂肪率,利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调查人群踝臂血压指数(ABI)均值为(1.22±0.11),其中男性水平(1.26±0.11)和女性ABI值(1.21±0.1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06);②方差分析比较各年龄组之间ABI值的差异显著(P<0.05);③高血压组ABI值(1.21±0.10)与非高血压组ABI值(1.24±0.11)相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3).对生活方式和行为、家族史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BMI、年龄、身体脂肪率、高血压家族史是影响AB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ABI值逐渐下降,高血压、年龄、体质指数、身体脂肪率和家族高血压病史是踝臂血压指数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踝臂指数的监测,可以有针对性开展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早期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踝/臂血压指数(ABI)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聚集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地区2 005人作为研究人群.采用t检验比较高血压、高TC、高血糖、低HDL-C、超重和肥胖、吸烟者与相应正常人群ABI值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后剔除法,进入P值0.05,移出P值0.10)分析ABI与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吸烟等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该组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低HDL-C及吸烟者与相应正常人群间ABI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TC、高血糖者与相应正常人群间ABI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OR=3.874,95%CI:1.920~7.814)、高血压(OR=1.550,95%CI:1.013~2.372)、吸烟(OR=2.018,95%CI:0.930~4.376)为低ABI(ABI<0.9)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以年龄(OR=2.125,95%CI:0.951~4.752)、吸烟(OR=2.332,95%CI:0.981~5.545)为低ABI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以高血压(OR=1.595,95%CI:0.962~2.643)为其危险因素.60岁以上组人群的性别(OR=4.625,95%C/:1.803~11.867)、高血压(OR=2.085,95%CI:1.205~3.608)、吸烟(OR=3.617,95%CI:1.362~9.607)为其危险因素;其中,男性以吸烟(OR=6.817,95%CI:1.558~29.829)为主要危险因素,女性以高血压(OR=2.681,95%CI:1.345~5.342)为主要危险因素.60岁以下组人群的性别(OR=3.636,95%CI:1.721~7.681)为其主要危险因素,其中男女性均无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I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存在聚集关系.女性、高血压、吸烟增加低ABI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87-178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踝肱指数(ABI)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74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血压、体重指数(BMI)、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肺功能及ABI值。结果两组的吸烟指数、FEV1%、hs-CRP水平、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性别比,以及BMI、血压(SBP、DBP)、血脂(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BI与FEV1%、年龄、吸烟指数、hs-CRP、LDL-C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s-CRP、吸烟指数、FEV1%是ABI的影响因素。结论 COPD患者更易发生以外周动脉硬化为标志的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ABI)与趾臂指数(TBI)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MS)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9年4月某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MS患者157例和未合并MS的高血压患者63例,入院后测定其ABI、TBI、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水平。根据患者的ABI和TBI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组、ABI降低组、TBI降低组和严重病变组,对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入院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ABI和TBI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严重病变组、ABI降低组、TBI降低组与正常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HbAlc、TC、TG、LDL、UA水平均明显较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合并MS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ABI与TBI对合并MS高血压患者评估心脑血管事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ABI和TBI降低对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和心脑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及血脂、尿酸、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测量BMI、血脂、尿酸、血糖及血压,根据血压诊断结果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比较两组BMI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血糖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97例(高血压组),非高血压103名(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BMI及TC、TG、LDL-C、尿酸、血糖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BMI及TC、TG、LDL-C、尿酸、血糖水平均与高血压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及血脂、尿酸、血糖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有效控制以上指标水平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本院体检的122例非2型糖尿病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高血压及非高血压人群的踝臂指数,同时分析两组人群ABI与收缩压、舒张压的简单线性相关性。最后运用Logistic回归研究两组人群高血压与AB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人群ABI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糖尿病组,ABI在高血压人群与非高血压人群存在显著差异,而且,ABI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存在简单相关性(P<0.05)。在非校正模式及校正年龄、性别、总胆固醇、HDL、LDL、甘油三酯、BMI、腰围等影响因素后,高血压是AB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但在非糖尿病人群中,均未发现上述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与反映外周动脉硬化的踝臂指数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危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异常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原发性高血压踝臂指数(ABI)异常者120例和原发性高血压踝臂指数正常者80例,并收集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观察两者靶器官损害(TOD)情况。结果 ABI异常组左心室肥厚、动脉壁增厚和血肌酐轻度升高的发生率均高于ABI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ABI异常组血肌酐平均值较大(P<0.01)。校正一定因素(研究中心、人口学因素、心血管病危险度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拟合靶器官损害与ABI异常关系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动脉壁增厚(OR:2.416,95%CI:1.395~4.183,P=0.0016)和血肌酐轻度升高(OR:3.377,95%CI:1.267~8.997,P=0.0149)与ABI异常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而左心室肥厚(OR:0.988,95%CI:0.576~1.695,P=0.9664)和微量白蛋白尿(OR:1.389;95%CI:0.685~2.817,P=0.3621)与ABI异常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高危高血压患者动脉壁增厚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与ABI异常的关系较为显著,而左心室肥厚和微量白蛋白尿与ABI异常的关系不明显,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踝臂指数对动脉硬化和肾脏损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踝臂指数检测简单易行,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不高,不失为原发性高血压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一项指标,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BI)在沈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208例体检者,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装置测量其ABI,并分为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同时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血生化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与ABI的相关性。结果体检人群中ABI均值为1.135±0.078,异常检出率为2.27%,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人群中,ABI异常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ABI值均高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人群中,各指标值在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性别、BMI和LDL-C与ABI之间呈现相关性。结论体检人群中ABI值的分布呈现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ABI可提示动脉硬化基本情况,在体检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挣陛血液透析(MHD)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测定53例1年以上透析充分的MHD患者的ABI、Hcy、hs—CRP。结果53例MHD患者中21例ABI〈0.9,低ABI组年龄(P〈0.05)、hs—CRP(P〈0.01)、Hcy(P〈0.01)显著高于正常ABI组,Alb明显低于正常ABI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BI与年龄、hs—CRP、Hcy负相关,与Alb正相关。结论微炎症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参与了MHD患者的动脉硬化和外周血管病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VD)的关系。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伴有PVD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30例)和PVD组(2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e)、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CRP,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及踝肱比等。结果三组BMI、TG、T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PVD组FBG、HbA1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7.54±1.25)、(8.12±1.57)mmol/L比(4.68±0.54)mmol/L,(6.92±0.89)%、(7.544-O.97)%比(4.80±0.54)%,(3.79±0.73)、(4.41±0.93)mmol/L比(2.68±0.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VD组和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PVD组Hcy、CRP明显高于对照组[(10.26±3.62)、(19.83±5.54)μmol/L比(8.92±2.41)μmol/L,(4.12±0.57)、(5.47±0.85)mg/L比(2.73±0.54)mg/L],踝肱比明显低于对照组(0.92士0.18、0.81±0.16比1.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PVD组Hey、CRP明显高于DM组,踝肱比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Hey与踝肱比呈负相关(r=-0.635,P〈0.05),CRP与踝肱比呈负相关(r=-0.529,P〈0.05),Hey与CRP呈正相关(r=0.528,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ey与踝肱比仍呈负相关(r=-0.315,P〈0.05),CRP与踝肱比仍呈负相关(r=-0.243,P〈0.05)。结论ttcy和CRP参与了2型糖尿病PVD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PVD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和非脑梗死患者53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的Hcy、FP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Hcy、FPG、TC、HDL-C、LDL-C均显著高于青年脑梗死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FPG、LDL-C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血糖及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治脑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蔚  贺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11):1175-1178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来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53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纳入肥胖组,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格检查的82例健康儿童为正常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Hcy与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P<0.05)。两组儿童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体重、臀围、腰围、BMI、WHR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儿童的FBG、FINS、HOMA-IR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与BMI、WHR、FBG、FINS、HOMA-IR、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r=0.473~0.732,P<0.05),与HOMA-β、HDL-C呈负相关(r=-0.774,-0.725,P<0.05) 。 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单纯性肥胖儿童应定期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大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入学体检大学生中以自愿参加方式,将体质量指数≥25的大学生55例设为肥胖组(n=55),体质量指数<25的大学生92例设为对照组(n=92),2组学生均无急慢性内科疾患。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结果 2组比较,肥胖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血清三酰甘油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大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r=0.321,P<0.05),体质量指数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不相关(r=0.26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同型半胱氨酸为肥胖组大学生体质量指数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肥胖大学生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大学生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是高校教育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危险因素,为防治GDM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106例GDM患者和80例正常孕妇年龄、孕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IR程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GDM组BMI、ALT、GGT、TC、TG、LDL-C、FBG、FIns、HOMA-IR、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以HOMA-IR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BMI、ALT、GGT、TG、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ALT、GGT、TG、CRP水平与IR密切相关,是影响GDM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提示有效控制体重,监测血脂、肝酶及血清CRP指标,有望缓解IR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其血脂、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为试验组和同期健康查体者3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非布司他(40 mg,qd)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血尿酸(SUA)水平、血浆Hcy和Cys C、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等。并分析试验组血浆Hcy、Cys C水平与其SUA、血浆CRP、TG、TC水平、血浆ET-1水平及血清TNF-α、IL-6水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UA、血浆Hcy、Cys C、CRP、TG、TC和ET-1水平、血清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SUA、血浆Hcy、Cys C、CRP、TG、TC和ET-1水平、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浆Hcy、Cys C水平与其SUA、血浆CRP、TG、TC及ET-1水平和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Hcy:r=0.842、0.858、0.836、0.744、0.875、0.756、0.829;Cys C:r=0.819、0.873、0.776、0.849、0.828、0.786、0.792,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Hcy、Cys C水平均升高且与其SUA、血脂、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中正常、高和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的发生率,并探讨AB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7-8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常熟市随机抽取4个乡镇,以每个乡镇的电子健康档案中的所有糖尿病患者为抽样框进行方便抽样,对抽取的1 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ABI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1 175例(89.22%)患者ABI值处于正常范围(0.9~1.3),73例(5.54%)患者ABI≤0.9,69例(5.24%)患者ABI≥1.3。≥65岁患者中ABI≤0.9的比例(8.92%)明显高于<65岁患者(1.75%)(P<0.05)。其中与正常ABI组比较,低ABI组年龄(岁)高于正常ABI组(70.65±8.43 vs. 64.16±8.78)、收缩压水平(mmHg)高于正常ABI组(141.74±25.40 vs. 133.72±18.24),饮酒率低于正常ABI组(6.85% vs.19.08%),高ABI组高血压患病率(78.26% vs.62.97%)、城市人口比例(86.96% vs. 74.55%)以及腰围(cm)(90.99±9.45 vs. 87.94±9.37)均高于正常AB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ABI组比较,低ABI组年龄(岁)高于高ABI组(70.65±8.43 vs. 63.54±8.54),腰围(cm)(87.52±10.36 vs. 90.99±9.45)、舒张压(kg/m2)(69.29±12.20 vs. 73.56±9.52)、BMI值水平(24.42±3.90 vs. 25.73±3.30)均低于高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0.918,95%CI:0.889~0.948)、收缩压(OR=0.986,95%CI:0.973~0.998)是ABI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高龄、高收缩压者ABI相对较低;城乡(OR=0.405,95%CI:0.198~0.830,)、腰围(OR=1.032,95%CI:1.004~1.060)、高血压患病情况(OR=1.938,95%CI:1.068~3.515)是ABI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城市、腰围粗、高血压患病率高者ABI相对较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老年患者ABI异常比例较高,年龄、收缩压、城乡、腰围、高血压患病情况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应早期识别其危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检测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肌溶解反应。5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hsCRP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调脂效果明显,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并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生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AS组,而AS组按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AB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Icy水平,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AS组83例(69.17%),非AS组37例(30.83%)。AS组ABI为(0.75±0.13),低于非AS组的(1.18±0.22);AS组Hcy为(19.72±4.16)umol/L,高于非AS组的(12.64±2.5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中34.94%(29例)为不稳定斑块,65.06%(54例)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ABI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I、血Hcy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而且血Hcy水平可作为评估斑块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