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称为非生物型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早期采用的手段多为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和胆红素吸附,其中尤以血浆置换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分析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作用和缺陷,介绍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概念,就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肝衰竭中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对肝衰竭前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表法将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肝衰竭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使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两组发热、恶心厌食、黄疸例数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乏力评分和炎性因子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衰竭前期患者使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合血液净化对多脏器功能障碍合并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6例多脏器功能障碍合并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损伤、凝血指标等改善情况,观察两组出院时间和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T均显著降低且PTA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0.31±5.69)d,对照组为(24.69±6.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可有效改善多脏器功能障碍合并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状态,纠正相关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8年4月16日入院的2例重症毒蘑菇中毒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的方法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未见后遗症。结论:对重症毒蘑菇中毒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浆置换的方法救治,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能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通量CRRT和血浆置换联合应用在治疗药物性肝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组26例在内科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高通量CRRT和血浆置换.对照组24例仅给予内科综合护肝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综合护肝治疗基础上及时联合应用高通量CRRT和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衰竭,可明显提高药物性肝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对11例(治疗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用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共15例次,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尤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消化道症状减轻,精神好转,神志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有较明显改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疗效可靠,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50例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后肝衰竭症状纠正时间、精神神经症状缓解时间、黄疸症状减轻时间及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状态和肝功能指标,统计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的病情缓解时间为5~15 d,平均(7.78±2.98)d,2例患者死亡。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状态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贾志缃 《健康向导》2009,15(3):24-25
血液净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PP)、血液灌流(HP)、免疫吸附、人工肝、腹膜透析(PD)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损害型毒蕈中毒临床疗效。方法13例毒蕈毒素致肝损害(其中1例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在药物治疗同时,13例均联合应用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结果根据病情不同,其中2例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3例行血浆置换(PE),进行抢救治疗,成功率100%。结论根据病情及早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病情恢复快、预后好,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 对11例(治疗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用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共15例次,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尤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消化道症状减轻,精神好转。神志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胆红索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有较明显改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疗效可靠,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