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与头发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原子吸收和火焰光度分析法检测脑卒中发病率不同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头发微量元素Zn、Cu、Fe、Mn和常量元素K、Na、Ca、Mg,探讨其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表明血、发中的Mg、Zn,血Na、发Mn含量与脑卒中发病正相关;血K、Ca、发K与脑卒中发病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简易智能量表,临床痴呆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echinski指数量表对65岁以上693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后痴呆患病率为0.132%,男女无差别,但城市女性高于农村女性(P<0.01)。机关干部老年脑卒中后痴呆患病率高于农民,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脑梗死部位以基底核、丘脑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因素,为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200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48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种类、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及其并发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①种类:出血性占发病总数的20.57%。缺血性占79.43%。②性别:男性占发病总数的58.84%,女性占41.16%。③年龄:65~74.9岁为本病的高发年龄段,此年龄段的发病率为37.69%。④危险因素。高血压为首位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高达90.22%;糖尿病占15.2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7.43%;房颤占6.33%;心脏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功能不全等)占3.29%。⑤并发症:脑卒中并发感染的患者有10.27%。其中,肺部感染的占8.65%,泌尿道感染的占1.62%。⑥发病趋势:1991/2000脑卒中的发病呈每年递增的趋势。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和心脏病等依然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应加以控制和监测,并坚持长期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综合征(妊高征组)病情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离子体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头发中微量元素。以正常孕妇作为对照,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组的K和Na元素明显偏高,而Cu、Se、Mn、Zn和Fe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妊高征发病与头发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院1998-06/2006-06 8 a间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小脑卒中52例的临床表现、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32~85(平均62.5)岁。其中小脑梗死34例,小脑出血18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12例,有高血压病史的41例,糖尿病病史的15例,冠心病病史的20例,房颤病史7例,长期大量吸烟(20支/d,10 a以上)28例,酗酒5例,春季发病21例,夏季发病5例,秋季发病14例,冬季发病12例。1.2临床表现眩晕42例,头痛21例,恶心、呕吐32例,意识障碍8例,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36例,言语不清欠流利16例,肢体瘫痪16例,病理征20例,颈抵抗12例,躁动10例,大小便失禁14例,复视6例,眼震22例。1.3初步诊断结果本组中有38例经急诊收住院。当时确诊小脑卒中的有26例,12例误诊,误诊率为31.6%。其中误诊的疾病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急性胃肠炎2例,高血压病1例,幕上卒中1例。余14例经神经科门诊收住,3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当时未做影像学检查。误诊率为21.4%。1.4影像学检查本组均在72 h内行头颅CT或头颅M ...  相似文献   

7.
从急诊角度分析 5年中 6 019例急性脑卒中的患病率、性别、年龄及季节分布情况.发现近 5年急诊脑卒中患病率呈平稳趋势,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平均患病年龄在 50岁以上,其发病与季节密切相关.春、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夏季.结果显示脑卒中患病率高居急诊各类急症前 3位,其发病与性别、年龄及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中风,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进行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脑卒中患者分入综合康复组及一般康复组。通过观察早期康复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早期康复做相应的临床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2±0.5)分,一般康复组为(12.3±0.8)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综合康复组为(73.4±2.1)分,一般康复组为(66.4±2.5)分。综合康复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每减少1分,需花费人民币1203.2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每提高1分,需花费人民币402.6元;而一般康复组需1715.9,427.6元。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在降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较一般康复有更好疗效,且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上更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半球卒中继发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410例急性大脑半球卒中者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对卒中类型、部位及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既往有无脑卒中病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继发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2%。老年组及高龄组尿失禁率分别为39.9%和50.0%,高于青年组21.1%(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尿失禁较多(P<0.01)。左侧大脑半球病变的尿失禁率(45.2%),高于右侧大脑半球(26.7%)(P<0.01)。脑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尿失禁发生率较高,且左侧半球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有脑卒中是尿失禁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为了解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和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温州地区8所医院(市级2所,县级4所,镇级2所)收集1990-01/2001-12脑卒中患者10563例,调查每例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1342例中的55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关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结果:共收治脑卒中10563例,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有1342例,占脑卒中住院患者总数的12.7%,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1998/2001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1.9岁,比1990/1993的64.3岁提前了2.4岁,≤50岁脑卒中患者比率呈上升趋势,为14.65%,比1990/1993的8.39%增加了6.26个百分点;反馈调查556例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44.03±6.89)岁,男女比例为1.27∶1,男性占55.9%,40~50岁者占≤50岁的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3.1%,职业为农民的占59.9%(339/556),伴有高血压者50.5%(281/556)、高血脂者8.8%(49/556)、心脏病者5.6%(31/556)、糖尿病者2.2%(12/556)、血液病0.7%(4/556),嗜酒患者占31.4%(175/556),吸烟患者占30%(167/556)。结论: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呈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情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住院31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大,卧床1周以上,多种基础疾病等相关因素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等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上海市南汇区近70万框架人群中,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策略3年实施的效果。方法1999年初对上海市南汇区全区696558人进行脑卒中现况调查及1996/1998年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回顾性调查。从35岁以上人群中筛选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实施一般干预措施,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以18271例CVHI积分值小于70分者作为高危人群,在一般干预的基础上服用“脑安胶囊”进行重点干预。随访监测干预后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评价实施干预策略3年后的预防效果。结果1996/1998年全区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38.4/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97.3/10万;1999/2001年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下降至95.18/10万、85.73/10万、65.95/10万,死亡率下降至72.09/10万、62.43/10万、55.62/10万;干预后3年的发病率比干预前分别下降了31.2%、38.2%、52.3%,病死率分别下降了25.9%、35.8%、42.8%。结论实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策略3年后,脑卒中的发病和病死率比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血压指标与脑卒中发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联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20-3121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病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分析,探讨血压指标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289例,测定各种血压指标,与另选取的100例非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脑卒中组的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脑卒中组收缩压与脉压高于初发脑卒中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压增大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引起脑卒中发生及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和良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并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疾病[1]。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智力及肢体残疾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其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康复和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虽然患者身份不同,但得病后的心理变化却大致相同,基本都要经过焦虑、抑郁、渴望、依赖、失落五个时期[2]。所以,要针对不同时期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对2004-01~2005-10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256例进行系统的心理分析及干预,效果显,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9例,女67例,年龄34~81(平均56.3)岁.脑梗死138例,脑出血8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34例,均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合并营养不良是导致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1]。卒中后营养管理是重要的问题,机体营养状态直接影响卒中的转归,早期营养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改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1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2004/2007年,我老年病房共收治832例卒中患者,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人体测量参数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包括体重指数,非瘫痪侧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分入院时和入院后21 d两次评估,其中5项中2项或多项减少至正常值的20%为营养不良。统计832例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有279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5%。分析发生与脑卒中后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大、吞咽困难、发病到营养状况、发病部位、伴发的消耗性疾病、卒中后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运动减少。如患者肢体或面部瘫痪,感觉异常,视力和视野受损及共济失调等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通过动态观察还发现需要喂食的患者更易出现营养状况恶化,此外,脑卒中后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的应激状态,若同时合并感染等并发症,消耗进一步增加,营养状况也会因此恶化。急性期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可达37%~78%[2]。吞咽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锌缺乏症的发病率,充分认识微量元素锌的重要性。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1296例门诊体检儿童末梢血进行检测。结果各年龄段锌缺乏率:0~1岁为64.37%,2~3岁为44.93%,4~6岁为29.27%,不同年龄段缺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锌缺乏将直接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年龄越小,缺乏越明显。提倡定期检测微量元素锌,及时干预,是减少各种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的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09~2004-06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96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确诊.男107例,女89例,年龄39~78(平均64.6)岁.脑梗死125例,脑出血71例.有意识障碍、痴呆和其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有精神障碍及阳性家族史者除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降压治疗药物选择的理想方案。方法:通过入选国内、外大样本,随机对照,有脑卒中为终点事件的高血压临床试验结果,结合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转归特点,进行成本-效益的综合分析。结果:降压治疗高血压对预防各种心血管事件均有效,但以脑卒中效果最佳,且成本低,首选钙拮抗剂,其次为利尿剂,对减少心脏事件的效果以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佳。而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知晓率,高发病率。预后主要是脑卒中约占77%。结论:对中国高血压防治的人群策略,首选廉价的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同时可提高治疗率;高血压治疗的方案应以预防脑卒中为主,应首选钙拮抗剂和利尿剂;个体治疗方案取决病人的临床评估,既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对药物的耐受性来决定。昂贵的药未必是好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