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时芳 《浙江临床医学》2001,3(2):I001-I002
外科手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 (下简称肾癌 )的主要手段。1890年Czerny 首先报道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 ,但是由于并发症大限制了它的应用。1950年Vermooten提出 ,位于肾脏外缘的有包膜的肿瘤可作局部切除而保留肾脏。1963年Robson等确立了根治性肾切除术作为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标准手术并一直沿用至今。根治性肾切除的含义是 :在肾周围筋膜之外切除病肾 ,并切除同侧肾上腺、近段输尿管和区域淋巴结。根治性肾切除术之所以提高了生存率是由于术中先结扎切断肾动静脉以阻断手术操作引起的血道转移 ,切除肾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保留单位肾肿瘤切除与根治性手术对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行保留单位肾肿瘤切除手术的34例肾细胞癌患者(观察组,n=34)和38例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患者(对照组,n=38)临床资料.对比其围术期指标(平均术程、切口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3年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差异,记录其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受试者随访3年内存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血清SCr检测水平及术后第2、3年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血清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年KP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影像复查结果显示,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胸膜、脾脏等脏器功能损伤,术后也无尿瘘、肾功能衰竭、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相较于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更利于保留肾癌患者肾功能,于其术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 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我们应用单孔4通道(Quadport)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技术治疗3例肾脏肿瘤,1例为右侧中央型4.2cm肾肿瘤,另两例分别为左侧肾下极7.4cm和肾中部4.5cm肾肿瘤。经脐部切口将Quadport置入腹腔,采用5mm头部可弯腹腔镜和标准腹腔镜直器械实施标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例手术均由LESS完成,无加辅助通道、无转标准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完成病例。仔细实施手术步骤,避免过度钝性分离组织造成术中出血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采用Quadport减少了器械间的相互干扰。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5、230、170min,估计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00、150ml。本组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留置引流时间分别为4、3、2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10、8d。本组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切口感染病例。病理结果示肾透明细胞癌2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别为pT1bN0M02例,pT2aN0M01例。本组未见肿瘤侵及肾周围组织。结论 LESS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肾错构瘤(RAML)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肾良性肿瘤。本院于1998年5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肾错构瘤患者34例,其中23例行单纯肿瘤剜除术、11例采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65岁老年患者,肉眼血尿1月余,当地医院输尿管镜检,术中见左侧输尿管口一0.5cm菜花样新生物,取活检。右侧距输尿管口7cm见菜花样新生物,取活检。CTU: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伴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下段小结石。病理:双侧输尿管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于我院行输尿管镜检辅助定位下腹腔镜下左侧输尿管下段肿瘤切除膀胱再植术+右侧输尿管膀胱肌瓣成形术。术后病理:(左侧输尿管)低级别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部分呈乳头状,部分上皮脱落,两端切缘(-),(右侧输尿管)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部微浸润,浸润粘膜固有层,两端切缘(-)。  相似文献   

7.
肾细胞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癌治疗的外科方式。方法 总结分析82例各期肾癌的治疗经验。结果 82例中73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4例姑息性肾切除术,3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肾肿瘤剜除术,包括8例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和8例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Ⅱ期78.4%,Ⅲ期48.1%,Ⅳ期25%。结论 肾癌患者提倡行肾癌根治术,对下腔静脉癌栓、远处转移者仍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不同容量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行肾肿瘤根治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Ⅰ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 ml/kg),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5 ml/kg);Ⅱ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5 ml/kg),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ml/kg).记录两组术中胶体液及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和异体输血情况;于入手术室后基础状态(TO)、麻醉诱导后即刻(T1)、15 min(T2)、60 min(T3)、120 min(T4)及术毕(T5)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同时于TO、T1、T3、T5行血气分析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未输异体血,术中胶体液及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术中CVP、心率、Hct、Hb及术毕时pH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CVP、MAP、心率、pH值、术毕时HCO3-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毕CVP、血浆乳酸、Hb、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肿瘤根治术患者采用麻醉诱导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麻醉诱导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的容量治疗方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径≤4cm肾癌保肾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直径≤4cm肾癌根治术标本41例,标本分层切开,观察肾内原发癌及癌旁病变累及范围,并对肾癌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分析肿瘤向周边浸润及周围组织癌变趋向的规律。结果:41例肾癌中,17%(7/41)存在1种以上假包膜外癌灶。距原发癌越远。癌旁组织Ki-67和PCNA阳性的比例越低。结论:直径≤4cm肾癌保肾手术安全切缘须包括假包膜外1cm以内的正常肾实质。同时对癌旁组织瞄.67和PCNA阳性表达者应扩大切除范围,达到切缘阴性。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68岁,因体检发现马蹄肾并左肾占位入院。患者于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提示马蹄肾伴左肾肿瘤、右肾多发性小囊肿,为进一步诊治,遂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肾区轻度叩击痛。CT表现:两肾位置较低,两肾门朝向腹前内侧,下极跨越中线与对侧相连;左肾中下极见5.7cm×5.9cm×7.0cm稍低密度影,突出于肾轮廓之外,增强后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排泄期呈相对低密度,其内见低密度坏死无强化区,肾盂受压移位,肾周脂肪浸润明显;右肾见多发小圆形低密度影,境界清,无明显强化(图1~3)。CT诊断:马蹄肾合并左肾癌、右肾多发性小囊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采用肾背侧基段间区切开取石的58例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石一次性取净54例。手术时间116~190min,平均150min。手术出血120~500mL,平均200mL。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X线平片并静脉尿路造影,残留小结石4例,结石最大直径〈1.0cm。肾功能恢复好。结论本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显露充分、出血少、结石取净率高、对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复杂性肾结石开放手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550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50例中手术切除53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9%,病死率1.82%,手术探查率2%。结论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前有较多的并发症,术后的并发症也较低龄病人多,但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仍可以使高龄病人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enasdn-C(TN—C)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分级的56例肾癌、15例正常肾组织TN—C的表达,分析TN—C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TN—C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正常肾组织未检出TN—C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0,P〈0.01)。TN—C的表达随着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02—0.041);TN—C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之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1,P〈0.05)。结论TN-C的表达与肾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引导监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肾癌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肾肿瘤患者27例,采用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疗法,对治疗后局部靶病灶变化、术后肾功能变化、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7例患者,术后即刻CT扫描显示冰球覆盖率均为100%.术后3个月复查CT示靶病灶密度减低,瘤体不同程度缩小,按实体瘤评价标准,其中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2例,病灶稳定(SD)2例,缓解率(CR+PR)为92.6%.术后第3~4天复查肾功能(尿素氮、尿酸和肌酐等),与术前相比均未见明显变化.本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包括皮肤冻伤、感染、穿刺种植转移等)发生,6例子术后1d出现发热(38℃左右),对症治疗后3~5d消退,8例出现局部轻度疼痛,服用止痛药后缓解;2例出现术后出血,应用凝血酶后迅速止血.结论CT引导监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肾肿瘤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注射液在玻璃体手术中辅助剥除玻璃体后皮质的作用。方法行玻璃体切割术病人148例(152只眼),手术中在切除轴心及后段玻璃体后,向玻璃体腔注入40g/L的TA混悬液0.02~0.03mL,使之尽可能与残存玻璃体皮质接触吸附,将黏附TA颗粒的玻璃体皮质切除。结果TA辅助玻璃体切割术中清晰可见TA白色颗粒黏附于残留玻璃体皮质,易于剥除玻璃体后皮质;术后炎症反应轻,未出现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加速、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TA辅助玻璃体切割术可清晰地显示透明的玻璃体,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于6个月法洛四联症(TOF)病儿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外科手术疗效,降低手术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4年5月—2009年9月收治的85例小于6个月TOF病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儿均行TOF根治术。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2.35%,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肾衰竭1例。随访75例,随访时间(36.33±25.28)个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结论对小于6个月TOF病儿早期行TOF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手术病死率并不高于同期较大年龄TOF病儿。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闭合性肾损伤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35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闭合性肾损伤中,肾挫伤92例,肾裂伤24例,肾粉碎伤19例,并发伤38例。血尿、腰部疼痛是主要临床症状。保守治疗97例,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3例,手术治疗30例,死亡5例。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诊断肾损伤的有效方法。其治疗主要取决于肾脏伤情,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早中期再手术的原因。方法脊柱外科手术治疗脊柱疾病病人2 103例,术后随访3个月,共有86例病人行再手术治疗。对再手术治疗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再手术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早中期再手术的总发生率为40.9‰,其中颈椎再手术率为43.1‰,胸椎为55.3‰,腰椎为37.8‰。再手术原因可分为血源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减压失败、融合或内植物失败、邻近节段退变以及其他因素。结论脊柱术后早中期再手术的病例并不少见,其原因复杂多样,合理规范的诊治可避免再手术的发生,而及时正确的处理使再手术的预后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治疗的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髓外肿瘤占94.9%,髓内肿瘤占5.1%。肿瘤全切除率87.2%,次全切除率12.8%。病人术后上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膀胱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346、6.774,P〈0.01)。结论椎管内肿瘤术前诊断应首选MRI检查。经后正中入路切除椎板减压能充分显露椎管内肿瘤,手术全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A case of an elderly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rare association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reported. As a common finding in the elderly, the patient had mild hypercalcaemia for many years but she developed several complications from untreated hyperparathyroidism. The mechanisms of malignant hypercalcaemia are discuss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ly investigating and managing symptomatic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the elderly is emphasi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