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护理意义。[方法]将10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49例。两组病人均采取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结果]治疗前,除焦虑和抑郁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WHOQOL-BREF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ESSS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康复,而且对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HAMD评分、CN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和改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课堂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区常规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组在病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卒中课堂培训,两组病人在出院时、出院后的第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Index)、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 BREF)进行测评,观察两组病人抑郁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第3个月,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SD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出院后第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SDS、ADL评分均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课堂能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系统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D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SDS评分及吞咽功能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病人的心理状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吞咽障碍功能恢复快(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抑郁症状,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王永秀 《山西护理杂志》2009,(11):2858-2859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和wH0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增加运动疗法和音乐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痉挛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级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干预结合运动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8周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MA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金贤  莫煊  谢荣 《中国康复》2011,18(6):434-435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PSD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1例和干预组39例,均在软瘫期、痉挛期及恢复期给予相应康复治疗。干预组治疗过程中配合服用抗抑郁药及心理疏导。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Fugl—Meyer(FMA)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且干预组较对照组表现更显著(P〈0.05)。结论:PSI)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抗抑郁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但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6周HAMD评分、CN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SIE-30评分方面治疗后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和病情估计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和改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0倒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惠有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63名患者分别分为常规治疗+黛力新治疗组(Ⅰ组)、常规治疗+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组(Ⅱ组)以及单一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1例。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31.50%。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HAMD、HAMA、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Ⅱ组HAMD、HAMA、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Ⅰ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的抑郁/焦虑病人单用黛力新治疗、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干预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干预,并在心理干预疗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在治疗后抑郁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抑郁评分下降不明显(P〉0.05),且治疗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抑郁状况。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伴抑郁情绪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9周的音乐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析音乐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为23.33%,SDS得分为(35.60±5.62)分,均低于对照组83.33%,(42.87±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0,t=-3.8;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徐青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5):442-443,445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首发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首发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于入院1周内开展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改良Barth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2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后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3,6,12个月后的SD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MR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静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在老年肺癌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此基础上实施全人照护模式,采用生命质量测评量表( FACT)、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ACT各分量表评分及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FACT各分量表评分分别为(69.99±1.45),(69.87±2.54),(70.24±1.36),(69.25±2.02),(68.24±1.41)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FACT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33.893±4.257),(29.754±3.896)分,均低于对照组(39.450±5.058),(34.639±5.7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3,1.903;P<0.05)。结论全人照护模式对提高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7年6~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资料。结果:干预组B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干预组和对照组BI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得分也高于干预前(P0.05),但总体健康、精力2个维度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领域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心理健康领域得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其他维度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观察组,两组各109例患者,其中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除给予内科药物治疗外并于2 d后即给予康复锻炼治疗,包括电疗和运动锻炼等;常规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经1个月的治疗,康复治疗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常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早期即给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和自理能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训练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康复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治疗8周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2组F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FAC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抑制偏瘫侧肢体痉挛的同时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级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应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进行分级康复干预。观察8周。于干预前后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总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分级康复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辅以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辅以针刺治疗,1次/d,30min/次。采用反复唾液吞咽测试(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RSST)和饮水试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RSST评估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RSST评估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饮水试验评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饮水试验评估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辅以针刺治疗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