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免疫营养联合益生菌对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同意进行实验74例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ONT组)、普通肠内免疫营养组(NEN组)、添加益生菌肠内免疫营养组(EEN组)。观察患者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并监测手术前后血浆蛋白、肝功能、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改变。结果术后排气时间EEN组及NEN组均早于CONT组(P〈0.05),而EEN组早于NEN组(P〈0.05);第1次排便后细菌计数结果示EEN组及NEN组均明显低于CONT组(P〈0.05),而EEN组低于NEN组(P〈0.05)。三组营养后EEN组和NEN组较CONT组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营养后EEN组较NEN组和CONT组T细胞水平、IgA水平显著升高,谷草转氨酶、感染率显著性降低,NEN组和CONT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应用含益生菌的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方法可以有效防治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将3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进行肠内营养(EN)治疗和肠外营养(PN)治疗至术后第7天,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血浆生化指标、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术后总胆红素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减少(P〈0.01),其余血浆生化指标变化,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微生态肠内营养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7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强化治疗组于手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瑞先加微生态制剂,连用1周;对照组单用瑞先。观察测定两组手术前1天和第8天的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分别对两组病人的胃肠道症状等进行评价。结果强化治疗组病人CRP、TNF—α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7、2.56,P均〈0.05);而TP、Alb、PA、Tf、CD4、CD8、CD4/CD8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8、1.29、0.82、1.32、1.56、1.66、1.72,P均〉0.05);强化治疗组总腹胀和总腹痛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0.58、340.52,P均〈0.05),强化治疗组总腹泻天数和总腹泻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0.22,x^2=2.77,P均〈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应用微生态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温江区人民医院入住ICU的创伤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80例,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NEN组),EEN组在进入ICU 24 h时进行肠内营养,NEN组在48 h后开始进行肠内营养。结果完成研究终点指标采集者78例,最终EEN纳入37例,NEN纳入41例。入ICU第7天时EEN组患者淋巴细胞、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自然杀伤细胞及前白蛋白水平等均高于NEN组(P〈0.05);EEN组腹泻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1%和2.7%,NEN组分别为26.8%和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ICU住院时间为(7.94±3.72)d,NEN组为(10.62±3.1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ICU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保护肠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组),每组20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1~7d分别给予瑞能(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能全力,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及肠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7d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血清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明显下降,炎症反应指标(CRP、IL-6)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炎症反应指标(IL-6、CRP)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常凤华 《护理研究》2007,21(8):2016-2018
[目的]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将68例行胃、结肠、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2例,术后3d~11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肠道通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天较术后第7天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和第12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易于管理,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最佳实施时机。方法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通常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组。EEN组30例,发病后2~5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4.05±1.97)d;EN组28例,发病后6-10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7.23±2.25)d;比较两组患者人院第10天时的APARCHEII评分变化,同时分析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0天与人院时相比较,APACHEII评分、血淀粉酶、C-反应蛋向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当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根据个体情况人院后2~5d内实施肠内营养为比较合理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1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第3~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术后第7、12天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1:2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切实可行,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方法以肝移植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的方式不同分为鼻胃管组42例和经皮经胃空肠管组54例,统计两组病例的术前一般状况、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对比观察两种肠内营养途径的相关并发症及治疗结果。结果与鼻胃管组比较,经皮经胃空肠管组术后营养管开始时间显著提前[(2.33±0.25)d比(0.52±0.12)d,t=46.770,P〈0.01],营养管有效使用时间延长[(8.7±3.9)d比(28.6±17.9)d,t=7.071,P〈0.01],术后第3—7天通过营养管的补充量均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eld评分〉15分的情况下,经皮经胃空肠管组胃潴留[5.1%比25.0%,妒:5.736,P=0.035],管道意外脱出发生率[0.0%比12.5%,X2=5.166,P=0.037]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一期出院费用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P〈0.05),而腹泻和管道堵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eld评分情况下,两组间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急性肾衰竭和急性排斥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eld〉15分的患者,采用经皮经胃空肠管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将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干预组术后第1天-第7天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剂瑞能(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7天的营养状况、免疫指标、肠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干预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为(48.0±5.6)h、(53.0±4.8)h,均短于对照组的(51.0±6.7)h、(72.0±3.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7天干预组营养、免疫指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剂能改善其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预消化型短肽制剂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研究组于入ICU后24~48h开始肠内营养(EN).予预消化型短肽制剂,对照组于入ICU7d后开始EN。比较两组其入院第1、7、14天的血白蛋白(A)、血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周径(AMC)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的胃肠道功能状况。结果入院第7天,研究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缓慢,其中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P〈0.05),第14天,两组的A、PA、Hb、TSF、AMC指标有所回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9、1.24、0.76、0.68、1.30,P均〉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上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腹泻、反流)发生率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5.87、3.85、4.44、4.11,P均〈0.05)。结论预消化型短肽制剂实施EEN,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树清  吴登贵 《华西医学》2009,(10):2538-2539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营养支持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肠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36例胃肠道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术后均接受等氮等能量的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于术后第3天开始每天加用益生菌制剂(6.6×10^7colony forming units),共7天。监测治疗期间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生命体征、腹泻情况和菌群比例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肠鸣音异常等胃肠道症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8和9天的腹泻比例和腹泻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均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患者中应用益生菌可改善胃肠道症状、减轻腹泻程度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最适合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一种置管方法。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置管方式分成鼻胃管联合空肠营养造口管(或鼻肠管)组、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组,观察三组鼻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胃引流量、肠内营养给予量、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等。结果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在"畏"管心理、鼻咽部不适、异物感、置管后严重咳嗽、咳痰及置管营养期间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术后8日皮褶厚度、上臂肌围长、氮平衡、转铁蛋白和CD4/CD8比值与术前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术后经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胃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双腔T形管在胆道疾病患者术后施行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胆道疾病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使用自制双腔T形管行肠内营养39例为实验组,使用常规空肠置营养管行肠内营养3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肠内营养使用量及营养过渡至TEN所需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营养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T形管引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腹痛、腹胀、腹泻、营养管堵塞、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达到肠内营养每天最大使用量及营养过渡至TEN所需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相关营养指标方面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双腔T形管具有引流、冲洗、肠内营养及留置支架等多种用途,操作简便,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37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24h经鼻空肠营养管重力滴入肠内营养糖尿病专用制剂,检测治疗前后各项营养、生化及免疫指标变化。通过一系列相关护理措施,监测和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输注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5例出现腹胀腹泻症状,2例出现咽喉炎,均对症治疗后缓解。81.08%患者血糖稳定,控制在(7.8±1.1)mmol/L范围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显著增高(P0.05),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无明显改变,IgG、IgA、IgM免疫指标水平比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糖尿病专用制剂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治疗期间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基础护理,监测血糖变化,预防糖尿病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兵  张骏  朱震  陆中原  李雄伟  陈昱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099-1101
目的 探讨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食管、食管胃交界癌患者随机分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32例和全肠外营养(TPN)组31例.TPN组术后第1天经中心静脉输注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和电解质混合液,热卡30CaL/kg,持续应用8d.SEN组术后20~24h经空肠管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次日应用维沃(1Cal/ml)+肠外营养(PN),每日热卡同TP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维沃用量,减少PN用量,待肠内营养达到目标热卡后PN停用,一般可于第4天达全量.观察术后并发症、肠内营养耐受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前1d和术后第1、第8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术前1d和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SEN组6例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出现腹泻(3~5次/d),经加大维沃稀释浓度和使用肠道收敛剂后好转.肛门排气时间SEN组(50±5)h,早于TPN组的(7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但TPN组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第1天ALB及PA均降低,第8天SEN组已接近术前水平,而TPN组仍然较低(P<0.01).结论 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营养状况的改善和体重的维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本院38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行肠外营养支持设为PN组,15例行肠内营养支持设为EN组,观察两组术后生化营养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后EN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均显著高于PN组(P〈0.05),且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EN组胃肠道出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胃肠肿瘤术后的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肠内营养对预防ICU患者腹泻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益生菌预防ICU患者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鼻饲能全力,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益生菌鼻饲7 d。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及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4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益生菌干预可减少ICU患者腹泻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