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HC I类分子及与之结合的抗原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内生性抗原需降解成抗原肽,由MHC I类分子呈递给CD8^+细胞识别,从而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MHC I类分子与抗原肽之间的结合表现出MHC等位基因特异性,根据此特点可以预测抗原的T细胞识别表位,对于阐明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机理,指导人工合成肽疫苗用于病毒感染及肿瘤的免疫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MHC分子限制性抗原的加工与递呈是近年基础免疫学研究热点之一。MHCⅠ类分子将加工后的抗原递呈给CD8T淋巴细胞,此路径的抗原加工与递呈由于其重要性而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主要呈递内源合成抗原,供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识别,抗原呈递转运子(TAP)与肽相互作用是特异性抗原肽转运和呈递的关键。外源性抗原通过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APC)加工处理后也可被MHCⅠ类分子呈递。此替代途径不直接依赖于蛋白酶体或TAP的转运作用,是人体内部免疫防御监视机制的理想补充。APC-MHCⅠ类分子CTL应答的深入认识是肽疫苗研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多肽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8 ̄+T细胞识别的抗原为靶细胞或抗原递呈细胞MHCⅠ类分子递呈的多肽,它是抗原性物质经过细胞内加工后并由MHCⅠ类分子从细胞内递呈出来。利用酸洗法获得MHCⅠ类分子递呈的多肽,然后对其进行活性鉴定及顺序分析,采用合成肽进行对比的功能检测,发现MHCⅠ类分子递呈的多肽为8~10个氨基酸组成,结构中含有保守性氨基酸;同一MHC等位型具有一致的MHC特异的多肽结合关键序列(MHChindingmotif),从而为合成抗原性多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经典MHC Ⅰ类分子与免疫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线虫到人类,在病原体识别、信号转导途径及效应机制等方面均高度相似,这些防御机制有着共同的进化起源。至今研究过的脊椎动物中,都存在结构与功能相似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即一组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性基因组成的染色体区域,其产物表达在不同细胞表面。人类MHC,又称白细胞抗原(HLA)系统,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跨度3.6 Mb,是免疫功能相关基因最集中、基因密度最高、多态性最丰富、与疾病关联最密切的一个区域,一直是免疫学和遗传  相似文献   

6.
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中组装形成肽 MHC复合体。抗原肽主要来自于胞内蛋白 ,在蛋白酶体作用下形成的 8~ 10个氨基酸小肽。内质网中的多个伴侣分子与I类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肽组装复合体。这些伴侣分子对于Ⅰ类分子的有效组装以及配体的选择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MHCⅠ类分子对外源蛋白递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卫锋 《现代免疫学》1999,19(6):380-382
经黄的MHCⅠ类分子对内源蛋白的递呈途径被广泛接受。然而,无论人为或天然情况下都有MHCⅠ类分子对外源蛋白递呈现象的存在。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机理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解释,并看好它在机体免疫和疫苗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MHC I类分子限制性抗原的加工与递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HC分子限制性抗原的加工与递呈是近年基础免疫学研究热点之一。MHC I类分子将加工后的抗原递呈给CD8T淋巴细胞,此路径的抗原加工与递呈由于其重要性而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HCⅠ类分子K^b(K^b-EGFP融合蛋白),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方法 RT-PCR的方法获得小鼠MHCⅠ类分子K^b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EGFP分子的上游,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抗性重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重组分子的表达及胞内定位情况。结果 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预期的重组质粒,质粒经DNA序列测定证实阅读框无误,转染COS-7细胞后的抗性克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特征性地分布于细胞质膜,及核周、膜下的囊泡结构中。结论 所构建的K^b-E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后具有MHCⅠ类分子的特征性分布,提示该重组分子具有野生型MHCⅠ类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胞内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HCⅠ类分子胞内动态分布及分子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和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10.
SED超抗原MHCⅡ类分子结合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确定SED超抗原的MHCⅡ结合位点。方法:首先检测突变体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用FTTC标记SED,对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进一步用竞争结合实验检测其MHCⅡ结合活性。结果:突变体SEDN23A、SEDN23A/H26R和SEDF45A的促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初步推测23、26和45位氨基酸可能参与了SED与MHC的相互作用。竞争结合实验证明F45位氨基酸是SED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关键位点。结论:F45位氨基酸是SED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关键位点;23和26位氨基酸可能参与了SED与T细胞受体(TCR)Vβ的识别,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及鼠N细胞上抑制性受体的结构功能已研究得较为清楚了。其识别MHCⅠ类分子的机理公认的“失去自己”的假说,具体作用模式为效应抑制模式和靶干扰模式,前者已越来越为实验所证实,本文对效应抑制模式的信号传导机制及NK细胞抑制性受体识别MHC Ⅰ类分子位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主要呈递内源合成抗原,供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呈递转运子与肽相互作用是特异性抗原肽转运和呈递的关键。外源性抗原通过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只性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后也可被MHCI类分子呈递。  相似文献   

13.
NK细胞识别MHC Ⅰ类分子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及鼠N细胞上抑制性受体的结构功能已研究得较为清楚了,其识别MHCⅠ类分子的机理公认的为“失去自己”假说,具体作用模式为效应抑制模式和靶干扰模式,前者已越来越为实验所证实。本文对效应抑制模式的信号传导机制及NK细胞抑制性受体识别MHCⅠ类分子位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徐薇 《现代免疫学》2000,20(5):315-317
以MHCⅠ-肽四聚复合物标民CTL的FACS检测法,是新近建立及发展的检测CTL的新技术。该技术以MHCⅠ类分子、β2m、特异性抗原多肽和生物素-亲和素构建四聚复合物,模拟特异性靶细胞膜表面的MHCⅠ类分子--肽复合物,识别并结合T细胞 的特异性CTL,以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和分拣CTL。该技术不仅可定性检测CTL,还可定量测定了T细胞群中特异性CTL的百分率,将在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细胞免疫学研  相似文献   

15.
MHCⅡ类分子的主要作用是递呈外源性抗原,恒定链是其递呈抗原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分子。恒定链的作用包括其胞外部分对MHCⅡ类分子抗原结合位点的阻断作用,用其胞浆尾部所提供的MHCⅡ-Ii复合体的分选/内化信号以及Ii自身的初步降解释放MHCⅡ类分子的信号。本文综述了Ii胞浆尾部MHC-Ii复合体分选/内化信号的定位,结构和功能,以及Ii自身的初步降解信号的定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多肽多分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8^+T细胞识别的抗原为靶细胞或抗原递呈细胞MHC1类分子递呈的多肽,它是抗性物质经过细胞内加工后并发由MHCI类分子从细胞内递呈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未成熟和成熟树突状细胞(DCs)表达MHC Ⅰ类相关抗原A(MICA)的情况,以及DCs表达MICA后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单核细胞、未成熟DC(iDCs)以及LPS、TNF-α、CD40L、IL-15和IFN-α分别刺激的成熟DCs表面MICA的表达,并观察DCs表达MICA后对NK细胞表达CD69、细胞毒活性和分泌IFN-γ的影响.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NKG2D/Fc蛋白和抗IL-12单克隆抗体(mAb)对DCs激活NK细胞的影响.结果:单核细胞不表达MICA,iDCs低表达MICA.LPS、TNF-α和CD40L对DCs表达MICA无影响;但IFN-α和IL-15可促进DC上调MICA表达.DCs表达MICA后可促进NK细胞表达CD69、分泌IFN-γ、杀伤K562细胞.NKG2D/Fe蛋白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分泌IFN-γ;而抗IL-12mAb仅抑制IFN-γ分泌.结论:MICA在DCs表面的表达受局部微环境影响,且DCs表达MICA后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Ii 链作为MHCⅡ类分子的伴随蛋白,在外源性抗原肽递呈和T、B细胞的发育与成熟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Ii 链的缺陷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HCⅠ类分子Kb(Kb-EGFP融合蛋白),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方法RT-PCR的方法获得小鼠MHCⅠ类分子Kb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GFP-N1中EGFP分子的上游,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抗性重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重组分子的表达及胞内定位情况.结果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预期的重组质粒,质粒经DNA序列测定证实阅读框无误,转染COS-7细胞后的抗性克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特征性地分布于细胞质膜,及核周、膜下的囊泡结构中.结论所构建的Kb-E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后具有MHCⅠ类分子的特征性分布,提示该重组分子具有野生型MHCⅠ类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胞内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HCⅠ类分子胞内动态分布及分子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和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20.
MHC Ⅰ类分子是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当细胞遭受病毒感染或本身发生癌变,MHCⅠ类分子能结合病毒或癌变细胞蛋白降解形成的多肽,向CD8+T细胞报告病毒或者肿瘤的存在,从而促使其对异常细胞的杀伤。在此过程中,MHCⅠ类分子的胞内转运途径精密调控着免疫应答的效率,但目前对MHCⅠ类分子在胞内转运途径的机制了解不多。本综述就MHCⅠ类分子在内质网的组装、外运以及内吞后降解或再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机制做一阐述,并且介绍一些新发现的相关调控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