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唐广海  姜洪涛  刘云会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067-1067,1164
目的:探讨破裂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术中破裂的原因并总结处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16例术中破裂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破裂的原因,总结处理方法及经验。结果:16例术中破裂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恢复良好9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动脉瘤最大风险是术中动脉瘤破裂,预防术中破裂及破裂后有效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操作轻柔、施行控制性降压、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就其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发病3d内选择可控性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囊性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梭形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以及显微手术夹闭。术后采用脑脊液引流等方法,积极治疗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病因,防止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结果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72例,显微手术夹闭28例。术后98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2%。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应于急性期有选择地采用最佳的外科治疗,术后治疗的策略应着重于早期处理SAH,防治脑血管痉挛(CVS)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降碍(DIND)。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性病变,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42%[1],动脉瘤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出血后经检查发现,一旦明确诊断,绝大多数动脉瘤需手术治疗以避免再出血.做好动脉瘤夹闭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防止术前再次破裂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我们临床关注的重点.我科自2005年~2006年为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案。方法对14例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1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者进行显微手术夹闭11例,电凝加包裹2例,动脉瘤切除加载瘤动脉缝合1例。结果恢复良好12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1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1例。结论通过显微手术,尽量减少对动脉瘤的骚扰是减少动脉瘤破裂的关键;临时控制阻断载瘤动脉、快速合理处理动脉瘤破口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后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27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多采用改进的Y asarg il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解剖动脉瘤颈,稳妥地夹闭瘤蒂,必要时行瘤体切除或瘤颈加固。结果:本组27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因瘤体巨大故在瘤颈夹闭后行瘤体切除术,治愈率为92.5%。术中动脉瘤破裂6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7.3%。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失败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有预见性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时的重要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均急诊行开颅动脉瘤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基底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并行腰蛛网膜下腔引流5~7天。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均经CTA或DSA检查证实,其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8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全部病例恢复良好。结论:颅脑损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13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颅内动脉瘤按照Hunt-Hess分级,其中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1例,根据术前DSA显示动脉瘤部位,结合CT等判断破裂动脉瘤位置,选择翼点入路或额部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必要时行瘤颈加固。结果:本组12例行动脉瘤夹闭,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及暂时行载瘤动脉阻断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56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显微手术夹闭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13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经验和技巧进行总结.结果 56例接受开颅夹闭的动脉瘤病人中,有13例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均得以妥善处理,术后GOS 5分(恢复良好,能够恢复工作或学习)39例;GOS 4分(轻残,能够独立生活,不能恢复工作或学习)8例;GOS3分(重残,能够按吩咐动作,但不能独立生活)6例;GOS2分(植物状态,不能与外界互动,无反应)0例;GOS 1分(住院死亡)3例.结论应从麻醉、开颅到手术操作的各个环节尽量防范术中动脉瘤破裂,合理、间断和短时应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技术,可有效处理和防范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危急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急性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2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其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hunt分级Ⅰ~Ⅲ级10例,Ⅳ级2例。在发病3d内行显微手术夹闭,其中6例手术经额锁孔入路完成。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2例动脉瘤均顺利夹闭,8例术后复查头部CTA显示夹闭满意,所有患者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重要方式,急性期手术及个体化选择锁孔手术对减少再出血几率、减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春 《吉林医学》2014,(12):2649-2650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显微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2例60岁以上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颈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术后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和脑梗死9例,至出院时完全恢复5例;GOS评分良好31例,较差7例,死亡4例,其中2例因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2例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老年人考虑的问题很多,因此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早期积极处理,才能保证老年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 30例颅内动脉瘤中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 30例 (31个 )动脉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夹闭 ,分析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入路选择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  30例术中 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 ,出院时 2 6例痊愈 (包括 1例多发动脉瘤 ) ;2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 ;2例死亡 (术前HuntⅣ级 )。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 ;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 ,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 ,待病情平稳再手术。术中防止动脉瘤破裂和破裂后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致残、致死率高。我们于2007年6月-2008年5月为71例患者经翼点入路开颅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现将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及手术技巧等问题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模拟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开颅手术治疗中颅脑3D-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134例,术前均行3D-CTA检查并进行动脉瘤手术模拟,部分患者术前行DSA检查;将患者的术前CTA与术前DSA、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分析颅脑3D-CT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4例患者共有动脉瘤163枚,3D-CTA发现162枚,诊断阳性率为99.4%,特异性100%;术前3D-CTA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顶指向、瘤颈宽窄、载瘤动脉、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及骨结构关系,且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术中134例患者在探查动脉瘤时均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GOS预后评分:5分85例、4分22例、3分17例、2分6例、1分4例。结论:作为术前常规检查的3D-CTA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开颅夹闭术的模拟,有助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的设计,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血管性病变,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常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发现确诊,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42%[1]。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避免破裂再出血。手术方式可分为开颅显微夹闭术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我科2008~2010年为52例患者行开颅动脉瘤显微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作者总结了52例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30例颅内动脉瘤中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30例(31个)动脉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分析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入路选择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 30例术中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26例痊愈(包括1例多发动脉瘤);2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2例死亡(术前HuntⅣ级)。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术中防止动脉瘤破裂和破裂后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直接行开颅显微夹闭术,手术入路以翼点外侧裂为主,前交通动脉瘤,双侧动脉瘤显影者以右侧为主,单侧显影者以显影侧入路。结果:术后3个月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7例,中残2例。死亡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中,术后2天病情恶化死亡2例,术后2周再出血,瘤颈夹闭不全死亡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术后1个月再出血死亡1例。术后对侧肢体活动障碍4例,伴失语1例。结论:动脉瘤破裂治疗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疗效确切,治疗费用相对小,社会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14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 h内行DSA检查,48 h内进行显微手术,直视下夹闭动脉瘤.结果 术后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植物生存,2例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效果明显,可有效防止再出血,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87例颅内动脉瘤术中预防出血及出血后的处理。结果:8例发生术中破裂,占同期动脉瘤手术的9.2%;分别采取动脉瘤夹闭、孤立、切除等方法处理动脉瘤;术后GOS评分:良好4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术中出血的关键在于对载瘤动脉的控制,充分的脑池开放和临时阻断可以有效的预防术中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科2003年3月~2007年3月经早期手术治疗3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72 h内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所有动脉瘤均给予夹闭,其中瘤颈夹闭31例,瘤颈夹闭 包裹4例,出院时进行GOS评分,良好28例(84.8%),差3例(9.1%),死亡2例(6.1%).随访到20例,随访3个月~3年,良好19例,差1例.结论:CTA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早期手术的开展,颅内破裂动脉瘤应早期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娴熟的手术技巧有利于动脉瘤的暴露、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老年性前循环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术后综合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33例65岁以上老年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急性期手术治疗2例,早期手术治疗15例,延期手术治疗16例.术中采用15 min以内控制性低血压,充分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及脑动脉解剖间隙进入术区、术中积极采用罂粟碱棉片及尼莫同盐水冲洗保护血管技术,术后尽早应用中西医结合技术综合治疗.观察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33例患者33枚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31枚,包裹修补2枚,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并发症:术后24h额叶脑梗塞4例,肢体不同程度瘫痪加重4例,肺部感染4例,电解质紊乱5例,消化道出血5例.术后3个月随访,ADL Ⅰ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2例,Ⅴ级0例.结论 先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合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老年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