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赖秀芳 《河北医学》2014,(6):969-97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二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FSH 水平较术前升高,E2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与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及E2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FS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显著改善性功能。  相似文献   

2.
周华 《广西医学》2014,(3):332-3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阻断子宫动脉。对比两组卵巢功能、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窦状卵泡( AFC)数及妊娠状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SH、LH、FSH/LH、E2、A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比例为10.00%,对照组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研究组有生育要求者妊娠率36.11%(13/36),对照组为40.48%(17/42),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肌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组(试验组) 64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55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o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观察性激素及卵巢体积的变化.结果 术后2个月试验组FSH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FSH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卵巢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血流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田宁 《中原医刊》2011,(2):103-104
目的探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32例和观察组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阻断,而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99±24)ml,观察组为(75±21)ml;观察组手术时间(53±10)h,对照组为(65±12)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同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曹伟雁  杨月华  陈静 《四川医学》2009,30(8):1247-1249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因妇科良性疾病适合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同期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而保留双侧卵巢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及性生活的变化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后6、12个月血清中FSH、E2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FS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更年期症状、性生活质量、腰腹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应用于临床方便、可行。近期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曹伟雁  陈静  杨月华 《吉林医学》2009,30(11):1034-1035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用于临床的可行性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适合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病例50例,同期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而保留双侧卵巢的病例4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及对卵巢功能、性生活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中FSH、E2的水平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更年期症状、性生活质量、腰腹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应用于临床方便、可行。近期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术后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3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63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术后6~12个月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随访术后妊娠率.结果 术后1~3个月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实验组中的A、B 两组的FSH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激素水平与术前自身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各组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B组有6例(22.22%)发生绝经期症状.对照组妊娠率(26/85)为30.59%,实验组妊娠率(10/33)为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有短期的影响,是可逆的,但对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处理方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流  赵仁峰 《广西医学》2012,34(9):1154-1156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单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及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疗效.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165例,分为A组(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B组(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剔除肌瘤)56例,C组(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75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B组和C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C组<B组<A组(P<0.05);B组和C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快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C组症状缓解率高于B组、A组,子宫肌瘤复发率及子宫异常率低于B组、A组(P<0.05).C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子宫及卵巢功能,较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1年1至2013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有44例、48例.对2组患者的性激素及AMH及窦卵泡数、卵巢早衰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FSH、LH、E2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FSH、LH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E2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AMH、窦卵泡数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AMH及窦卵泡数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阴道干涩发生率均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虽略有影响,但不会导致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陈炜  杨进  赵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9-20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合并不孕症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选择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腹腔镜组(46例)和选择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传统开腹组(44例);术前子宫宫腔变形组和未变形组;子宫肌瘤邻近子宫内膜组和未紧邻子宫内膜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及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子宫腔变形组和术前子宫腔未变形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子宫肌瘤紧邻子宫内膜组和术前子宫肌瘤未紧邻子宫内膜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提高子宫肌瘤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术后妊娠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宫腔形态改变和子宫肌瘤紧邻子宫内膜对妊娠影响较大,矫正后妊娠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制约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制约因素。方法:选择子宫单发及多发壁间肌瘤各60例,每组各30例分别局部注射催产素及电凝双侧子宫动脉主干辅助止血后在阴式彩超监测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比评价其效果。结果:两种辅助止血方法后切除子宫肌瘤,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量,催产素辅助止血组显著多于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电凝子宫动脉主干辅助止血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监测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术中阴式彩超监测切除子宫肌瘤从根本上降低了手术后的残留及复发;电凝子宫动脉主干止血方法优于催产素辅助止血方法;子宫动脉阻断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不再考虑肌瘤部位对手术的制约,对卵巢功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有生育要求的大子宫肌瘤患者65例在月经第2天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每28天1次,3个疗程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未使用曲普瑞林直接行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0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两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盆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利于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实验组术中先于子宫峡部施以压脉带(止血带)并于子宫下段后方打一方结(活结),先减少大部分子宫血供,然后剔除肌瘤,并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否输血及住院治疗时间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无需输血,术后恢复更快。结论在腹腔镜子宫多发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压脉带压紧子宫峡部的方法,能使术中出血显著减少,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术后子宫妊娠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润萍  董俊英  李彩萍 《吉林医学》2010,31(13):1759-176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6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形成,定期随访观察月经量,B超检查监测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83.7±29.5)min,与对照组(93.5±32.2)min相近;术中出血量(78.5±3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0.3±50.5)ml;研究组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对照组有2例;两组随访1年,研究组月经量(50±20.8)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月经量平均(120±50.5)ml,肌瘤复发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较,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月经过多,延缓肌瘤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肌瘤者实施开腹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后妊娠率上有无差异,以及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因素。方法64例不孕症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前子宫腔变形组和术前子宫腔未变形组;子宫肌瘤紧邻子宫内膜组和子宫肌瘤未紧邻子宫内膜组。随访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统计妊娠率。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术前子宫腔变形组和术前子宫腔未变形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子宫肌瘤紧邻子宫内膜组和术前子宫肌瘤未紧邻子宫内膜组术后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开腹施术和腹腔镜下施术在术后妊娠率上无明显差异;肌瘤的数目、大小对术后妊娠率无影响。宫腔形态改变和子宫肌瘤紧邻子宫内膜对妊娠影响较大,矫正后妊娠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手术方式(开腹,经阴和腹腔镜三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73例,按不同的术式分为开腹组、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结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有优势(P<0.0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在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短(P<0.05);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合于剔除直径较大的子宫肌瘤。结论:3种术式各有利弊,术前应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单纯腹腔镜、指助法、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327例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6例,其中9例半年内复查发现肌瘤,一年后有14例复发;指助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39例,其中16例剔除肌瘤数目多于术前B超检查结果,一年后有5例复发;B超引导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例,18例剔除肌瘤数目多于术前B超检查结果,术后1年有3例复发;指助法及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结论指助法及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避免术中肌瘤核的存留,显著降低子宫肌瘤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应用曲普瑞林缩小肌瘤从而利于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3例子宫肌瘤超过12孕周大小的患者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于月经周期的第2天肌肉注射曲普瑞林3.75mg,每月1次,共3个月,设为研究组。以往术前未用曲普瑞林施行同样手术的大肌瘤患者148例,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153例患者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子宫肌瘤体积、术中平均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前应用曲普瑞林可以明显缩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减少子宫血流,使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并改善贫血的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