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变及颈动脉斑块有无为观测指标,对55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斑块检出率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提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认为彩超常规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124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8%,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脑梗死病灶的同侧,占8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大小及其数量、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防止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高分辨MRI,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经颈部CTA检测出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并伴管腔狭窄,再接受MRI扫描;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40例患者中,CTA检出斑块61个,其中混合性斑块31个;钙化性斑块18个;软斑块12个。高血压30例,检出斑块49个;无高血压10例,检出斑块12个。MRI检出斑块61个,其中Ⅲ型14个;Ⅳ~Ⅴ型23个,Ⅵ型6个;Ⅶ型18个。斑块内溃疡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急性脑梗死14例,双侧颈动脉斑块造成双侧脑梗死10例,一侧颈动脉检出粥样斑块而对侧发生脑梗死2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混合性斑块为主,双侧好发;高血压患者斑块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联系.方法 对22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发观有颈动脉斑块者,测量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观察有无血管狭窄.结果 225例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查有197例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合并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出现部位多集中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其中扁平斑块78例,软斑块64例,溃疡型斑块31例,硬斑块24例.结论 粥样硬化的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及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与85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指标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位置及形态、大小和回声特点,并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的检测.结果 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大于内膜正常、内膜增厚及有稳定斑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和CT、MRI检查 ,在住院病人中随机选出 4 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且排除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脑梗死 ) ,对其行两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率明显增高 ,以软斑最多见 ,其次是硬斑及混合斑。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以颈总动脉分叉处 (BIF)最多见 ,其次是颈总动脉 (CCA) ,再其次是颈内动脉 (ICA)起始段。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斑块的部位、性质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部位、数目等。结果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5.5%;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干;复发性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达100.0%;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为不稳定性斑块。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不稳定性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及CT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病变组,35例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经颈部血管彩超及CTA检查。结果二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颈动脉斑块最常见颈总动脉分叉处,多以病灶同侧多见,易形成血管狭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了解血管狭窄对预防或治疗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发现的粥样斑块情况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2007年我院77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组)、83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颈动脉内径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8.0%),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8%),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6.2%).斑块部位与缺血性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密切关系,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测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1 0 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及 86例同龄无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观察其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 (IMT)、斑块结构及管腔狭窄情况。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82 .41 % ,显著高于对照组 (48.84% ) (P<0 .0 0 0 1 )。斑块类型中软斑块及溃疡斑所占的比率、颈总动脉 IMT增厚和颈动脉中度 (50 %~ 70 % )及重度 (>70 % )狭窄的发生率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 ,IMT增厚及管腔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发生僵硬、内中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或溃疡形成以及管腔狭窄。CAS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已被广泛认同 ,人们已经意识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缺血性中风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中风危险性的预测和全身动脉硬化程度的判断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 ,也为病人选择治疗方向和手术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1,2〕。鉴于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在解剖功能上的联系 ,将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资料结合起来分析 ,则能更好…  相似文献   

12.
杨扬  王峰  李克 《山东医药》2010,50(41):55-55
颈动脉狭窄多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成功率为90%以上,且并发症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各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5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同时检测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脑梗死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最大剪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颈内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及最大剪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最大剪切率与颈总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呈负相关,颈内动脉最大剪切率与颈内动脉IMT呈负相关。结论颈动脉IMT、斑块的部位和性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4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12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最大长度和厚度.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患者TC、TG、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调脂,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无脑梗死者双侧颈部动脉行超声检查,包括观察头臂干及双侧锁骨下动脉、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形状及内部回声.结果 脑梗死患者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29例,发生率为70.7%.无脑梗死者41例有斑块形成者25例,发生率为61.0%.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左侧略高于右侧.脑梗死组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例数明显多于无脑梗死组.结论 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不稳定斑块进行早期治疗、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硬化斑块指数,检测80例已施冠脉造影(CAG)者,其中冠心病组(A组)48例,对照组(B组)32例。结果A组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B组(P<0.001),硬化斑块指数也明显高于B组(P<0.001),动脉硬化检出率在两组中以颈动脉球部为最高,其次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06)。结论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发生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6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70例非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颈动脉内径及脑梗死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7.5%),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0%),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7.5%)。斑块部位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间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港地区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检测,以探讨香港地区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硬化斑块指数。检测140例患,其中冠心病组70例,无冠心病的对照组70例。结果:在冠心病组,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外,颈动脉管腔直径无差异。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在两组中以球部为最高,依次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冠心病组颈总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冠心病组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香港地区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发生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确定其大小、范围、表面形态及性质.发现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最高(65.77%),其次是梗死组(59.8%),然后是高血压组、正常组.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部、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认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脑梗死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情况,并与非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2.9%,硬化斑块主要为溃疡斑和软斑,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不稳定性斑块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