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按照相应护理程序操作。结果:3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术前访视到位,物品准备充分,术中医护配合默契,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或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无1例死亡。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按照相应的护理程序操作,有利于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确保患者安返病房。  相似文献   

2.
曹慧  封晓燕  黄亚波 《当代医学》2014,(31):108-11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卒中中心2012年5月-2013年5月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1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术前脑缺血症状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围手术期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患者心理及生理负担,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并分析。结果:11例病人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随访2~22个月获良好疗效。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34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预期治疗效果。结论: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效地控制血压,观察切口敷料,做好呼吸道、抗凝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科收治的1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配合术前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后效果。结果:患者围手术期,经过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术后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程度及记忆力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训练指导、心理护理以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保了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2例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颈动脉通畅。所有患者脑缺血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2例中1例出现术后切口血肿导致呼吸困难,其余未见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到45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脑缺血的发生和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7.
郝德彦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93-139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和应急预防及管理流程。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理配合的质量。方法:回顾总结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5年8月-2009年11月56例采用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护理重点及护理配合方法及措施。结果: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无脑卒中及死亡病例,术后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术侧颈动脉血流通畅,术后原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中2例出现声嘶,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余无并发症。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有效的术前评估、心理疏导、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熟练的术中配合,细致规范的术中管理,与术者、麻醉的协调配合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8例颈动脉硬化狭窄而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症状改善,术后1例患者发生颈部血肿,2例发生脑梗死,1例一过性声音嘶哑。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作好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改善大脑循环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因短暂性脑缺血(TIA)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患者TIA症状消失,TCD显示脑血流量明显提高,随访6~24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对于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严格掌握适应证是提高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40-43
目的 比较颈动脉支架植入(Carotid artery stent,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效果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选择性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CAS组43例与CEA组43例,CEA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S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 MMSE)、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结果 CEA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CAS组(25.58%)(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MoCA评分和MMSE评分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MoCA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清MMP-9和TIMP-1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CEA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清MMP-9和TIMP-1水平低于CAS组(P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优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少,且减低MMP-9和TIMP-1水平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截至2018年底,我国40岁以上居民中,脑卒中患者约1242万[1],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总数的75%~90%。文献报道,大于30%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脑卒中防治适宜推广技术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技术[3],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7%~25.0%[4]。目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多为护理人员常规进行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总结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ctomy,CEA)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筛查,记录术前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行头颈部血管造影(CTA、MRA或DSA)检查证实 30例患者均为重度狭窄,狭窄率均>70%。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1个月随访,再次行颈动脉超声及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的狭窄率及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1个月无再狭窄,均未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术后狭窄率与收缩期峰值流速与术前相比[(6.2±1.0)% vs. (80.0±0.5)%,(91.3±12.0) cm/s vs. (207.0±15.6) 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中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无术中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和随访期内(1个月~3年)无新的脑缺血事件发生,26例原有症状消失或改善,5例无变化。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肢体运动、语言、血压及切口情况,熟练配合手术,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俊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25-352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诊2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共行24次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无患者死亡,24次手术均非常成功;手术时间50 min~110 min,平均(60.15±10.2)min;颈动脉阻断时间8 min~20 min,平均(12.6±1.2)min。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下血肿,术后3 d内有1例患者出现口角歪斜,同时伴有一侧肢体肌力衰退,术中1例患者舌下神经损伤;术后4个月1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另21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中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11月~2006年7月手术治疗的6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明确颈动脉狭窄70%~99%,术中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常规应用补片修复成形,常规使用肝素抗凝。结果本组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1例出现颈部血肿,重新止血缝合恢复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通畅。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简单、较为安全的方法。术中精细操作,合理使用转流管、补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11月-2006年7月手术治疗的6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明确颈动脉狭窄70%-99%,术中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常规应用补片修复成形,常规使用肝素抗凝。结果本组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1例出现颈部血肿,重新止血缝合恢复正常。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通畅。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简单、较为安全的方法。术中精细操作,合理使用转流管、补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安全性与成功率。扩大手术治疗范围。方法:通过术前训练,检测合格后,对12例患实行非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及术前,术后护理分析。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或/和脑血管并发症,随访1-12年,除1例淋巴瘤和1例颈动脉体瘤患于术后1年和2年分别死于恶液质和交通意外,其余健在,结论: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能使更多的患得到救治,术前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检测(TCD)的护理及术后观察。护理,对保障手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在术前做好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充分进行术前准备。结果:术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全程脑保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脑保护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意义。方法2002年1月~2005年8月在全程脑保护概念指导下对30例患者行CEA手术。术前29例患者均行颈部彩色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仅1例行颈动脉造影检查。全身麻醉、选择性颈动脉转流、彩色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监测、精心而规范的操作是CEA术中脑保护的重要手段。术后脑保护方法是保留气管插管、脑冰帽,维持血压平稳,在TCD指导下应用脱水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10例行颈动脉转流,转流率为33%。17例(57%)做补片成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全程脑保护概念应用于CEA手术能有效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发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评估与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且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