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尿灵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验证通尿灵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BPH患者59例,口服通尿灵50mg,2次/d,共8周。分别于用药前,治疗后4周及8周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尿流率,残余尿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及前列腺体积等指标测定,同时对出现的副作用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大小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疗效差异 ,采用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比较的方法 ,观察 79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入选标准  79例均有下尿路症状 ,年龄 64~83岁 ,平均 72 4岁。直肠指诊和B超检查符合BPH诊断标准 ,前列腺体积 <30ml或 >4 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15~ 2 5 ,最大尿流率 (MFR) 6~ 15ml/s ,膀胱剩余尿 (PVR) 2 4~ 130ml。除外前列腺癌、前列腺炎、膀胱癌、膀胱结石、神经原性膀胱和尿道狭窄等疾病所致的下尿路症状。入选前两周未使用…  相似文献   

3.
残余尿在前列腺增生症所致膀胱出口梗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应用压力-流率测定法确定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有无膀胱出口梗阻(BOO),并经导管法测定其残余尿,分析51例有或无膀胱出口梗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残余尿状况。BOO组和无BOO组分别为31例和20例;残余尿分别为32.8±35.9ml和25.2±22.7ml,范围分别为6~210ml和3~88ml。两组间残余尿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认为以残余尿作为选择BPH患者手术的重要指标并不可靠,BOO不是产生残余尿的唯一原因。BOO患者可无明显残余尿,无明显残余尿的BPH患者不能除外BOO。  相似文献   

4.
非接触式激光前列腺切除4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接触式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对400例BPH患者采用Nd:YAG非接触式激光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4年。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5.0%,无尿失禁,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前列腺重复等主客观参数测定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 ,我院在开展经典的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Madigan)术基础上[1] ,从 2 0 0 1年起 ,共施行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的改良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 2 4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 2 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年龄6 5~ 88岁 ,平均 76岁。病程 2年~ 10年不等。患者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B超测残余尿 6 0~ 5 80ml,其中 18例有急性尿潴留病史。术前平均最大尿流率为 8 9ml/s。IPSS症状评分为 18~ 30分 ,平均 2 3分。B超检查前列腺最大径为 4 5~ 8 5cm ,中叶增生者 …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过本研究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前列腺大小等关系,为应用α1AR阻滞剂治疗BPH提供了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标本 BPH前列腺组织标本取自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12月间因BPH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该类病人均确诊为BPH,近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肾上腺素能制剂的治疗;常规记录症状积分(IPSS),腹部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尿流率检查;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取自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7.
我科 2 0 0 12 0 0 2年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 12 0例 ,并施行了整体护理。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2 0例BPH病人 ,年龄 6 5 83岁 ,平均 71 3岁。以急慢性尿潴留而就诊 ,病程 35年。根据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直肠指诊 (DRE)、经腹前列腺B超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为BPH伴下尿路梗阻。IPSS(31 4 1± 5 4 3)分 ,Qmax(最大尿流率 )平均 (7 5 2± 2 10 )ml/s。采用仪器与方法 :HO∶YAG激光仪 (美国科以人激光公司生产 ) ,以钬 钇 铝石榴…  相似文献   

8.
尿动力学对评估前列腺增大 (BPE)及下尿路症状 (LUTS)的作用至今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 ,虽然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症状、尿动力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但有证据证明 ,尿流率及压力 /流率测试对膀胱出口梗阻 (BOO)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有帮助。临床医师常常对LUTS患者作出最初诊断后 ,就按BPH治疗。因此 ,从尿动力学角度探讨LUTS及BPH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一、对单纯尿流率测定的认识尿流率测定不能区分BOO及逼尿肌反应 ,但它是最常用的尿动力学检查。第五届国际BPH咨询委员会建议B…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组织间质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间质细胞表达的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计数方法对前列腺组织各类间质细胞进行定量测定,并与BPH患者各项临床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PH组织中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其中平滑肌细胞数与IPSS呈正相关,与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呈明显负相关,成纤维细胞数与前列腺体积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在BPH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中  相似文献   

10.
1995年2~6月,对36例BPH患者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组织内消融治疗。经随访,29例患者在尿流率、前列腺症状(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为BPH患者提供了又一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应用经尿道汽化切割术治疗有梗阻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6 0 0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 6 0 0例 ,年龄 5 2~ 86岁 ,平均 74岁。均有BPH症状。病程 8个月~ 18年 ,平均 6年。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平均 2  相似文献   

12.
组织内消融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症远期随访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2月,我科对31例老年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症(SymptomaticBPH,SBPH)实施了经尿道前列腺组织内消融(TUNA)治疗,6~18个月后症状评分均获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为了观察TUNA长期效果,对其中17例患者连续随访观察了3年,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2.7岁。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2.46±1.47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为4.25±0.68分,最大尿流率(MFR)为10.20±1.04m…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3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 (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 3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本组 35例BPH ,年龄 6 7~ 86岁 ,平均年龄 75.5岁。均有排尿困难和 (或 )尿潴留病史 ,耻骨上膀胱造瘘 4例 ,合并老年性肺气肿 9例 ,高血压 6例 ,冠心病 3例 ,肝功能损害 5例 ,帕金森病 3例 ,BPH致肾积水肾功能受损 4例 ,肉眼血尿 5例。直肠指检BPHⅡ度 17例 ,Ⅲ度 13例 ,Ⅳ度 5例 ,术前测量膀胱残余尿量 155ml以上有 18例 ,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2 6分 ,最…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部分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为了提高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治疗效果,对72例高危BPH病人采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治疗,平均随访3.5年。结果显示:电切前列腺组织平均14.4g,占预测前列腺重量的21.9%;术后IPSS由26.5±3.7降至10.2±2.7,最大尿流率由5.9±2.5ml/s提高至14.8±2.3ml/s,而术后再手术率与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切除前列腺组织10~15g与15~25g两组的术后IPSS、尿流率无明显差异。认为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适用于高龄高危BPH病人,手术不必刻意追求前列腺切除的重量及彻底性,其效果关键在于切除的部位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尿道针刺前列腺组织内消融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36例,结果29例拔管后能自行排尿,且较术前明显通畅,最大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明显改善(P〈0.05及P〈0.001);5例保留尿管2周后能自行排尿,2例改行其他手术治疗,并介绍前列腺组织内消融术操作方法,就其治疗原理及临床效果进行了讨论,认为前列腺组织内消融术是目前治疗BPH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等离子气化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院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术(TU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 60例并与同期经尿道电切术 (TURP) 60例作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TUPVP组 60例 ,年龄 66~ 89岁 ,平均 75 .1 2岁。前列腺重 2 5~ 75 g,平均 48g。TURP组 60例 ,年龄 65~ 85岁 ,平均 74.3 2岁。前列腺重 2 8~ 68g,平均 45g。两组术前常规行直肠指检、B超及血PSA检查。术前和术后 1、3个月分别测定最大尿流率 ,B超测前列腺体积 ,并作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 .2 手术方法TUPVP组采用英国Gy…  相似文献   

17.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α1A受体阻断剂盐酸坦索罗辛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从1997年7月至10月对60例症状性BPH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每天一次,治疗观察6周。结果表明病人主观症状明显改善,I-PSS评分降低39.7%;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分别提高22.9%,36%。  相似文献   

18.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加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自 1998年开始将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相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15 0例 (A组 ) ,并与以往采用单纯TURP者 80例 (B组 )作对照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A组 15 0例 ,年龄 5 7~ 90岁 ,平均 68.6岁。B组 80例 ,年龄 5 8~ 88岁 ,平均 67.6岁。均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前列腺指检、经腹B超检查和尿流率测定诊断为BPH(两组上述指标见表 1)。A组有心、脑、血管、肺等疾病以及糖尿病、膀胱结石等并发症者 12 …  相似文献   

19.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50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1  
1995年 12月~ 1999年 2月 ,对 5 0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VP)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5 0 0例。年龄49~ 95岁 ,平均 6 9岁。术前病人均有排尿困难症状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 2 1,平均最大尿流率 9.7ml/s。尿潴留 137例 ,余 36 3例平均剩余尿量 6 5ml。B超测前列腺体积 2 1~12 2ml,其中Ⅰ°10 3例 ,Ⅱ°30 8例 ,Ⅲ°89例。合并冠心病 2 6 5例 ,高血压 142例 ,糖尿病 31例。术前尿常规检查WBC升高和尿细菌培养阳性者 48例。本组TVP分两个阶段 :手术开…  相似文献   

20.
通关联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关胶囊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男科经验方 ,临床验证多年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疗效确切 ,起效快 ,与α1受体阻滞剂的效果类似[1] 。为了评估其对BPH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院从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6月对 6 0例BPH患者口服通关胶囊治疗 ,所得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人选择选择主诉有排尿困难症状者 ,经肛门指诊、B超等检查临床诊断为BPH患者 6 0例 ,同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年龄 50~ 80岁 ,(2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 PSS)在 13分以上 ,(3)MFR在 15ml/s以下 (检查时尿量大于 2 0 0ml) ,(4)排除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