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校贫困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为切实做好我校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63名贫困学生和170名非贫困学生,比较2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和SCL-90测量的结果。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成组比较资料分析的χ2检验和比值比(OR)统计。结果贫困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的学生10名(15.87%),非贫困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的学生12名(7.0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76,P0.05;OR=2.489,95%CI=1.035~5.984);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SCL-90测量结果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因子差异有显著性(t=2.101~3.666,P=0.000~0.039),其中以人际敏感差异最显著。结论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以人际关系敏感为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影响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性特征的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性特征,旨在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高一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按照SCL-90量表各个因子分为分组标准(分为3组),被试至少有1个因子的因子分≥3分者为3组,所有因子的因子分均2分者为1组,其余均分为2组。对3个组EPQ量表个性特征的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851名高一学生中有77名存在各种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占9.05%;有392名存在各种轻度心理问题,占46.06%;其余382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44.89%。方差分析结果提示3组之间在EPQ量表的L、E、N、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F=10.614~202.364,P=0.000),其中以N因子差异最有显著性(F=202.364,P=0.000)。LSD-t检验进一步对L、E、N、P因子进行多重比较,3组与1组和2组在L、E、N、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01);2组与1组在L、E、N、P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结论高N因子分是引起高一学生心理问题明显的主要个性特征,并与P因子分偏高和L、E因子分偏低有关,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对促进心理健康和改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钦州的279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阳性症状比例为44.08%。SCL-90所有项目的得分除躯体化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农村贫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t=9.375,P0.01)、抑郁(t=6.764,P0.05)、焦虑(t=8.442,P0.01)、恐怖(t=8.192,P0.01)、偏执(t=7.087,P0.01)、精神病性(t=9.794,P0.01)、其他(t=6.528,P0.05)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郊区贫困大学生差异显著;贫困女大学生在躯体化(t=7.041,P0.01)、人际关系(t=6.28,P0.05)、抑郁(t=10.603,P0.01)、敌对(t=5.886,P0.05)、精神病性(t=5.104,P0.05)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贫困男大学生差异显著。结论:广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一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者的人格特点,为中学生这一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高一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并以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的因子分为依据分为3组,即≥3分组、3分且≥2分组和2分组,比较这3组之间EPQ各因子的均分。结果851名高一学生中有23名存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心理障碍,占2.70%;方差分析提示EPQ量表的L、E、N、P因子标准分在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F=12.116~135.850,P=0.000)。LSD-t检验L、E、N、P因子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结论2.70%高一学生有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学生存在高N、P和低L、E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试,并与常模比较。结果①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常模,其中强迫因子差异显著(t=2.15,P<0.05),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差异非常显著(t=2.74~3.09,P<0.01);②男护士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较女护士差异显著(t=2.03~2.22,P<0.05);③30岁以下护士组的SCL-90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31岁以上护士组,差异显著(t=2.04~2.31,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偏重,30岁以下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31岁以上者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网络心理咨询干预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大学参加心理学课程的92名本科学生,根据是否接受网络心理咨询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再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前测将两组再各自分成健康组与不健康组,通过SCL-90前后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干预后,对照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恐惧、精神病性、其它因子及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在恐惧上出现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人际敏感、偏执及总分上出现显著差异(P1=0.02;P2=0.05);2干预后,不健康实验组与不健康对照组在人际敏感因子上由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转为无显著差异(P=0.16)。结论网络心理咨询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偏执、人际敏感症状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跃奇  李娜  梁霞  胡敏 《医学信息》2019,(3):140-142
目的 调查新疆石河子地区政府部门的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的予以心理干预建立基础。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石河子地区政府部门80名干部进行调查。结果 石河子地区干部SCL-90总分>160的共计10人(12.50%),各因子分和中国常模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分低于全国水平,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石河子地区管理干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心理筛查情况基本一致,但在本次调查中的SCL-90各项因子中,领导干部的“抑郁、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敌对”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8.
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皖北地区留守孩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4名皖北留守孩进行施测并与非留守孩进行比较.结果 皖北地区留守孩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65%,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为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留守孩在总分和各因子上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孩,其中,躯体化和恐怖两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女孩在总分和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留守男孩,但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皖北地区留守孩心理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为教师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6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1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t=5.15,P0.001),各因子中人际敏感和偏执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2总均分阳性检出率为:18%的教师有轻度症状,2.2%有中度、重度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恐怖;3小学、中学以及高中教师SCL-90总均分及因子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中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性别差异不显著,因子中躯体化性别差异显著(t=-2.93,P0.01)。结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引人深思,教育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差异.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进行测评,并进行差异检验.结果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SCL- 90人际敏感(t=-2.8,P<0.01)、抑郁(t=-2.3,P<0.05)、焦虑(t=-2.2,...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助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SCL-90量表、16PF量表及Zung氏抑郁量表,对3637名大学生做心理测试.结果 贫困学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SCL-90量表各项得分都比非贫困大学生高,且差异呈显著性.贫困大学生的性格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幻想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不及非贫困大学生,在忧郁性、独立性,创造力、感情用事、成长能力方面分数比非贫困大学生高.而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的性格特点.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要差,解决贫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与解决其生活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两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2882名贫困生和8337名非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对比研究。结果贫困生的9个因子分高于非贫困生;1~3年级中,二年级贫困生的各项因子分最高;某些因子分,农村贫困生高于城市贫困生,单亲家庭贫困生高于双亲家庭贫困生,不和谐家庭中的贫困生高于和谐家庭中的贫困生。结论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除经济条件外,贫困生的家庭来源地、结构、氛围等背景条件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逆境商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受"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201名;利用"跨校联选课"的上课时间选取非贫困大学生196名。用逆境商(AQ)量表和成就动机(AM)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贫困大学生的AQ量表总分及控制、忍耐、归因因子分和AM量表的追求成功动机、成就动机得分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但AM量表的避免失败动机得分低于贫困大学生(均P<0.01);男性贫困大学生(n=94)成就动机得分高于女性贫困大学生(n=107),而避免失败因子分低于女性贫困大学生(均P<0.05),AQ得分则没有性别差异(P>0.05);贫困生追求成功因子分、成就动机得分与逆境商得分呈正相关(r=0.19~0.34,P<0.01),而避免失败因子分与逆境商得分呈负相关(r=-0.37,P<0.001)。结论:贫困大学生在逆境商、成就动机上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并且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233例大学生失眠的心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失眠产生的心因性因素.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自编失眠心因性量表,对233名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失眠的大学生SRSS总分以及因子分(除因子8外)都显著高于常模,而且失眠的大学生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抑郁、焦虑、疑病素质和自我挫败感等心因性因素与SRSS总分相关非常显著(P<0.01).抑郁、家庭经济贫困及学业成绩不及格因子进入逐步回归分析.结论 大学生,特别是失眠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值得关注;应重在提高大学生失眠的心理应对、调节和改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大学班集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1个班级的45名同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训练。结果大学生的总体人际困扰程度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得分(t=-2.88,P〈0.01);大学生在人际交谈困扰程度(t=-2.46,P〈0.05)、人际交往困扰程度(t=-2.88,P〈0.05)2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班集体健康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团体成员贡献水平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t=2.27,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和提高班集体的健康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353名大学生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7.96%。其中,轻度睡眠问题为33.15%,中度睡眠问题为4.53%,重度睡眠问题为0.28%;(2)女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睡眠不足因子分、睡眠质量因子分、觉醒不足因子分、睡眠时间因子分、失眠后反应因子分均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4.112,-2.146,-2.590,-2.567,-2.619;P0.05);大三年级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觉醒不足因子分、入睡困难因子分、睡眠不稳因子分、噩梦夜惊因子分均高于其他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9,3.299,3.176,3.635,6.060;P0.05)。城市成长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因子分高于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P0.05)。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入睡困难因子分、失眠后反应因子分高于城市成长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2.513;P0.05)。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睡眠不稳因子分、噩梦夜惊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2.369;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除受惩罚因子外的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r=0.232,0.268,0.241,0.137,0.272,0.163;P0.01),睡眠不稳因子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r=0.284,0.250,0.230,0.161,0.181,0.354,0.229;P0.01),噩梦夜惊因子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r=0.205,0.150,0.188,0.159,0.179,0.175,0.179;P0.01);(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SRSS)总分与生活事件(ASLEC)总分、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均有正向关联(Beta=0.232,0.268,0.241,0.137,0.272,0.163;P0.01),可解释变异率5.1%、6.9%、5.5%、1.6%、7.1%、2.4%。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易受不良生活事件影响,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医科大学生中焦虑流行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当前医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水平,探求考试焦虑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考试焦虑量表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对一所大学内医科大学生进行1/10的抽样调查,观察人群整体及不同性别间、不同年级间的焦虑水平的有症状人群检出率.结果 考试焦虑整体得分与国内其他专业大学生得分基本一致,但女性分值明显偏高,该人群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得分高于国内中学生人群.结论 医科大学生总体焦虑水平偏高,提示今后应加强对此人群的心理干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与学习倦怠量表对3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①学生的学习倦怠(除情绪衰竭因素外)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在学习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6.95,P<0.01);②时间管理倾向在时间价值感上存在性别差异(t=-2.28,P<0.05),女生得分好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的时间管理好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并在各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或<0.01);③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存在负相关,时间管理高分组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低于低分组的学生(P<0.01或<0.001)。结论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影响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团体咨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咨询训练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训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前测得分明显高于后测得分(t=2.44,P<0.05);大学生在强迫(t=2.59,P<0.05)、人际关系敏感(t=2.88,P<0.01)、抑郁(t=2.45,P<0.05)和偏执(t=2.99,P<0.01)4个因子上的前测得分均明显高于后测。结论团体咨询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常丽苹 《医学信息》2018,(18):106-108
目的 分析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以期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校4个专业827名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 827名大学生PSQI平均总分为(5.73±2.41)分,SAS平均总分为(43.83±9.11)分,SDS平均总分为(41.93±7.71)分。高年级学生、医学类大学生PSQI、SAS、SDS总分高于低年级学生、非医学类大学生PSQI、SAS、SDS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8大学生的SDS得分和SAS得分高于5≤PSQI≤7大学生、高于PSQI≤4大学生,SAS≥50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高于SAS<50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SDS≥53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高于SDS<53分大学生的PSQI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密切,应引起学校管理者及老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