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宋立秀(临沭县实验中学保健科)关键词青春期;中学生;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关系到中学生健康发育与成长,研究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家长教育、指导孩子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地指导青春期教育。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以下主...  相似文献   

2.
宜宾市2816名中学生性生理、心理调查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宜宾市中学生青春期性生理、心理状况,为学校有的放矢地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秋对宜宾市2816名中学生进行了首次青春期性生理、心理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代中学生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幸福感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一性风格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温州、宁波两地共37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从总体来看,信息风格的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中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个人成长维度上得分最高;信息风格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多数中学生在处理同一性问题时采用信息风格,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较高,中学生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幸福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心理评估技术对中学生HBsAg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心理干预及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高级中学125例中学生HBsAg携带者(观察组)和125例健康中学生(对照组)进行焦虑及抑郁状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并与干预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和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O.01)。结论:中学生HBsAg携带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使心理障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部分中学生睡眠状况的行为流行病学研究孙业桓,毕鹏,倪进发,余曼华,徐斌,程光忠,吴红阳,康权,郭金习对于身体、心理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促进其生长发育,使其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都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解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学法指导论纲王灿明我国中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活动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9年10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率先在部分中学开设了“中学生学习心理学”课,讲授有关学习心理知识。从1982年开始,北京八中和景山学校、哈尔滨九中、福建龙岩一中等中学较早...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初一至高三共6个班365名学生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与中学生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得分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中学生常模(P<0.01),该校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该县中学生比中学生常模组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姚红忠  靳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59-2860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有着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呈动态变化的,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变化的心理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理解,从教师自身的学习心理、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方法及素养等方面,阐述教师如何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考应激对中学生心理状态及考试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中考应激对中学生心理状况及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在中学生中考前夕,对420名参考加考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SCL-90各因子得分水平与全国常模比较,皆有显著差异(P<0.01)。SCL-90各因子均分、SDS及SAS的总粗分和标准分与中考成绩呈负性相关。结论 考试应激使中学生心理症状明显增多,并影响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学生消费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厚鹏  罗五金 《医学与社会》2005,18(3):31-32,35
从生理上讲,中学生接近成年人,但其心理活动往往比成年人更为复杂,一方面他(她)们非常向往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他(她)们却是一类依靠父母维持生活的消费群体。由于社会(包括家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式对中学生具有很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可变性,中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心理行为方面往往具有超现实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中外医疗保险制度差异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将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从东西方医疗保险的背景、性质、心理差异及社会效果4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向琼红  李双初 《当代医学》2009,15(36):127-128
目的调查分析在校中学生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促进其规律服药,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孝感市结核病防治所2007年7月~2008年6月收治的58例中学生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心理特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结果(1)58例中学生结核病患者中,恐惧与焦虑心理28例,占48.3%;孤独无助心理11例,占19.0%;失落自怜心理9例,占15.5%;自卑心理8例,占13.8%;盲目乐观心理2例,占3.4%。(2)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干预和服药期间的管理,治愈率达到96.6%。结论根据中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结核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学生患者的心理沟通技巧,找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应激水平。方法对60名头痛、头昏、心悸、腹泻而无明显阳性体征的中学生患者在入院时用《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量并评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沟通,每人沟通40min,2d后再进行量表测量评分。结果测量前后应激量明显降低,明显地提高了其应激水平。结论对中学生患者采取系统的心理沟通能有效地提高其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习能力障碍中学生个性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个性测试量表对85例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学习能力障碍中学生Hs、D、Hy、Pt等临床量表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65~3.26,P〈0.05)。女性Hs、D、Hy量表原始分均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t=4.33~5.37,P〈0.01)。结论学习能力障碍中学生存在多项心理障碍和不同程度的人格偏离。  相似文献   

16.
孙晔 《健康之友》2006,(7):164-165
女人对心爱的男人都会有这样的抱怨:我们好像在说不同的语言!这句话反映了男人和女人心理构成的差异。男女的心理差异影响着男女关系,如何在谈话中避免两性差异,进行“无障碍”交流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欠发达山区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所离县城近的中学和2所离县城较远的中学,对被抽取学校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R软件v.3.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65名留守中学生,其心理韧性得分为(4.10±0.4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心理韧性得分高于非班干部(P=0.006);自我成绩评价越高的学生心理韧性得分越高(P0.001);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高的学生心理韧性得分较高(P=0.004)。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到一致结论。[结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受是否担任班干部、自我成绩评价、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等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应重视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学生癔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6例患有癔症的中学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学生的癔症表现并不相同,而是多种多样,但通常都表现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或者曲体障碍,情绪是引起癔症发作的主要原因,一般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并且大多都能治愈。结论:必须高度关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多沟通和联系,保证中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泥石流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阳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灾后1月,使用心理弹性量表对舟曲受灾的1 2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弹性特征维度上(除乐观因子外)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心理弹性等级之间PTSD阳性症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弹性有性别、年龄差异,同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及一定的局限性,对PTSD的发生有减轻作用,应加强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建设,预防灾后PTSD发生。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解与中学生年龄相仿的中专生的早恋及心理状况,笔者对所教授的 5个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了恋爱心理状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方法 结合教材中实习的内容,笔者在课堂上采取不署名的问卷法,随机调查了 262名学生,其中男生 180名、女生 82名,均为三年级学生,年龄在 18~ 19岁范围内。调查内容包括:中专生是否可以谈恋爱,为什么 ?有何影响等心理动态。调查时首先讲明用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愿填写,并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调查答卷回收率 100%,结果较为客观。 2调查结果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