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锋 《抗癌》2004,(1):21-22
提及化疗,许多癌症病人闻之生畏。化疗,广义的包括各种疾病应用的化学药物治疗,狭义的仅指对肿瘤的化疗。我们知道,恶性肿瘤是一类细胞无限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物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癌细胞的分化等,从而达到治疗或治愈肿瘤之目的。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癌痛给病人造成的生理和精神上的痛苦是非常残酷的。我们知道,肿瘤直接侵犯骨或压迫临近神经、血管和软组织等,均可造成癌性疼痛。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疾病已经引起广泛重视,被世界疼痛大会确认为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并  相似文献   

3.
张业繁 《抗癌之窗》2013,(12):39-40
重新认识什么是肿瘤? 谈到肿瘤的综合治疗,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肿瘤到底是什么。随着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我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肿瘤早已不简单的是希波克拉底描述的“发疼的肿块”,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肿瘤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这意味着治疗肿瘤已经不能像以往我们认为的那样一棒子打死、一劳永逸,而变成了一种长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肿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何在?
  肿瘤常指恶性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和促癌因素的作用下,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分裂失控后而形成的新生物,状似“疙瘩”,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瘤子”。肿瘤可能发生在人体的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广义的肿瘤分良性和恶性,还有少数介于良恶性之间,即所谓“交界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居民对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展的肿瘤筛查等工作及防癌科普知识的知晓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更好开展肿瘤筛查和制定科学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肿瘤医院部分在院患者为抽样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收集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对癌症科普、义诊、筛查行动的看法及满意度等情况。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利用方差、斯皮尔曼系数等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238份问卷有效。“对这些癌症科普、义诊、筛查行动的感受”分值平均数为4.66(总分5分)。“是否了解防癌筛查车的功能”与“是否觉得防癌筛查对你有帮助”呈正相关关系(r=0.005,P=0.001)。“是否知道有这方面的健康问题”与“我喜欢医院安排的这些癌症科普、义诊、筛查行动”呈正相关关系(r=0.141,P=0.041)。“在不同的地方见到防癌筛查车”与“是否觉得防癌筛查对你有帮助”呈正相关关系(r=0.650,P=0.003)。[结论]通过提高知晓率、说服群众主动参与、制定群众容易接受的干预策略并提高满意度,可以提高居民防癌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1986年恢复肿瘤防治办公室后,在各级领导关心下.我省肿瘤防治工作主要抓了如下几件事情:一、肿瘤的登记报告我们认为要搞好肿瘤防治工作,首要任务是搞好肿瘤的死亡和发病的监测。1988年在省卫生厅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卫生厅发出通知,要求县级以上医院开展“撤报”工作,为此举办了两期学习班。我们重点抓了福州市区的医院,至目前为止,“瘤报”已走上轨道并收集有1988年-1993年的发病资料。在此基础上,1993年我们将进行1986年-1988年死因调查的14个县市及有基础的县市等共24个,作为全省“瘤报”县市,同时又组织9个地区登…  相似文献   

7.
袁钟:浅析巫术、宗教与科学的区别 我自1991年来到北京,1992年和何祚麻老师、司马南老师一起反对“伪科学”。我是学医学哲学的,那时做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宗教、巫术和医学的关系,当时何祚麻老师给了我不少帮助。在座的有很多令人尊敬的专家,我就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当年江苏有一位沈昌“大师”,鼓吹自己有手抓肿瘤的本事。我们请了专家在《工人日报》上揭露他,人家马上就起诉,北京市中级法院立了案。在东城区法院打这场官司。开庭那天,我们组织了医学专家准备跟他当庭对证。但到了法院外面之后看到的那个场面说实话…  相似文献   

8.
梁红 《抗癌之窗》2012,(12):64-65
我们都知道,身体上可以患肿瘤,心灵也会有吗?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矛盾或事件时会引起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就是情绪反应,也就是人们常常比较容易意识到的紧张、不安、生气、压抑等情绪,如不及早调适,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灵肿瘤发生”,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所以心理调节和控制的最基本点,可以说是调节和控制情绪,使之推迟发作或发作适可而止。但这种调节又与人们对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原发性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罕见的肿瘤。作者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5岁.绝经15年。因明道不规则出血.流浪,左下腹隐痛而于1994年3月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外阴阳性;阴道光.宫颈萎缩、光滑、它体正常大小.右附件未及.左侧稍增厚,有轻压痛。B超检查提示“左附件炎”可能。宫颈涂片,阴性。诊断性刮宫,未发现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附件炎”给予抗炎治疗但症状末缓解。二月后妇检发现左附件拟可能Zcm大小实性肿块,CT检查报告“左输卵管肿瘤”而入院。临床诊断为“左输卵管肿瘤”而行腹部探查术。术中探查发现…  相似文献   

10.
“永远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这是希波克拉底给后世医生留下的警世恒言。 在刚刚过去的肿瘤防治宣传周,如何对肿瘤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再次被提上议程。对肿瘤病人而言,他们在面临尊严恐惧、社交恐惧、账单恐惧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就医恐惧”。为此,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提出对肿瘤进行“适宜治疗”的理念。他表示,这固然是一个医学专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肿瘤工作者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患者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肿瘤临床》创始人、第一任主编金显宅教授离开我们整整十四个春秋了。然而,浓缩金老一生光辉业绩的“德高医粹”精神却一直在人们心中。金老对肿瘤医学科学酷爱之极,对他亲手创办的《中国肿瘤临床》杂志钟情之至。酷爱与钟情折射出他对杂志质量的刻意追求,对稿件修改精益求精。于是,日复一日,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995年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研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pol年一lop年,我国对八大肿瘤的病因学、病理学、遗传学等基础研究以及临床与预防学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对八大恶性肿瘤研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作为检索系统,以“肺肿瘤”、“食管肿瘤”、“胃肿瘤”、“大肠肿瘤”、“肝肿瘤”、‘于宫颈肿瘤”、“乳腺肿瘤”和“鼻咽肿瘤”作为检索人口,收集了lopl年一1995年的全部文献,且以我国对个省、区、直辖市为单位统计各省、区、直辖市八大恶性肿瘤的文献发…  相似文献   

13.
皇甫小梅 《中国肿瘤》2008,17(5):346-347
2008年3月29日,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50周年庆典。其间,该院(所)及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又借此机会召开了“全国肿瘤高发现场及肿瘤登记工作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老实说,我本人专门从事骨肿瘤工作才10年,尚不够写述评的资格,但既然“降大任”于我,我愿结合本期刊出的几篇论文,谈谈自己对骨肿瘤治疗的一些思考。首先介绍一个背景:由于诸多原因,现在我们通常所提及的骨肿瘤专业,不仅是包括累及骨组织的肿瘤,还包括累及四肢、骨盆、甚至脊柱的软组织肿瘤。约定俗成,有些场合下笼统称“骨肿瘤”。  相似文献   

15.
杨秀疆 《抗癌》2013,(4):12-14
内镜检查是肿瘤诊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他就像是探测肿瘤的“眼睛”,能够直接到达病灶,观察肿瘤。这里的“观察”还不仅浮于表面,能够进一步探索肿瘤内在的奥秘。随着仪器和技术的发展,这双“眼睛”又远远超越了他的职责范围,不仅能“看”肿瘤,还能“治”肿瘤。这样的“眼睛”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此我们邀请国内著名内镜诊疗专家杨秀疆教授,让他带我们了解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杨峰 《抗癌之窗》2015,(3):20-22
痣,老百姓叫它“黑痣”“痦子”,这种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是表皮、真皮内黑色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各种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后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结缔组织痣、皮脂腺痣等。医学上的“痣”是狭义的,称为色素痣,又称痣细胞痣、黑色素细胞痣或普通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每个人身上几乎都长有黑痣(色素痣),仅数量多少不同而已。那么,对于长在皮肤上小不点儿的黑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良性或恶性呢?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肿瘤防治工作纳入省长工作目标,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及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我们相信辽宁省的工作将为中国的肿瘤控制提供更多的经验。编者辽宁省肿瘤防治工作多年来始终坚持全方位目标管理,推动了肿瘤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全省肿瘤防治机构健全,治疗体系布局趋向合理,肿瘤的三级预防得到重视,科研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八五”规划的任务,全省“九五’肿瘤防治计划正在逐步落实。一、强化管理意识肿瘤防治工作能否做好,首要的是观念和认识问题。辽宁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抓了“四到位”。一是认识…  相似文献   

18.
1加大科普投入,真正落实“三早” 甄永苏:重视肿瘤“三早”问题 回顾百年以前,我们对癌症是怎样认识的?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又是怎样的?显然,今天的进步是很大的。30年前周总理提出重视癌症这个问题,我们的进步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当时,这个进步我们怎么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和医生都能及时地掌握?应该说虽然给予了重视,但人们的认识却是比较模糊的。我记得30年前在肿瘤这个问题上曾经提出一要预防、二要早期诊断、三要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从总体来看,这个提法是正确的,也是比较全面的。但现在看来…  相似文献   

19.
如何面对自己或家人走向生命的终点,是许多病友和家属特别感到困惑的一件事,有些病人的家属在问:“我母亲想在家中去世,我们该怎样陪伴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假如病人在家中去世,我们该怎样完成后续事情?有哪些机构可以帮助我们?”“我父亲在医院去世,临走时作气管插管抢救太痛苦了,我们家属不懂抢救会给病人带来这么大的痛苦。假如我们提前知道抢救会是这个样子,我们一定会选择放弃抢救!”“我家先生在临走前曾多次想交代后事,可我每次都把他要说的话岔开,在当时,我不敢面对他即将要走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肿瘤监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福建省肿瘤防办1956年起抓肿瘤登记报告(简称“瘤报”)工作,几年工作实践,体会如下:一、“瘤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我省资料,由于肿瘤而引起居民“早死”现象严重,40岁一50岁年龄组减寿率占总年龄组的54.2%,为此准确掌握疾病信息资料对指导我省卫生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痛报”工作对肿瘤防治工作更有现实意义,它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省科委和省计委根据我省70年代和80年代的全死因调查资料,在“七五”与“八五”规划中各投资100万元建立胃癌和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