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宝 《肝博士》2023,(2):33-34
<正>肝硬化的基本病机为“体用失调、气机失畅、肝络瘀阻”。“肝体”的内涵,一是指肝自身的阴阳气血,来源于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二是指流经肝的气血及精微物质,两者共同以藏血为主要功能表现,因此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濡养自体,制约肝之阳气,维持肝的阴平阳秘。而“肝用”的内涵则是指肝之阳气受肾之阳气的气化激发,发挥升发之性,助脾升清,  相似文献   

2.
杨峰 《肝博士》2013,(1):31-32
春为四时之首,从立春之日起,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早春开始,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充满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是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历代养生学家提出"春宜养阳"。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肝属木,应春天阳气升发之令,似杨柳般喜条  相似文献   

3.
肝气虚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观肝之生理,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故称体阴而用阳。由此而及肝之病理,则证有虚实,历代医家多从肝之特性而言:在五行属本,在时令应春,春时阳生,阳气多动而升发;其病为升动无制,肝气偏亢,久甚化火,故有“肝无虚证”之说。其实则非,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临证故为常见,然而肝之虚证既有阴血亏损的“体”不足,亦有阳气不足的“用”衰惫。观近代医籍,对肝气虚这一证型论及甚少;考古医籍,始见于《内经》有零散  相似文献   

4.
<正>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黄帝内经·素问》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如同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肝为五脏之一,主藏血,有"血海"之称,其具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疏通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以维持平衡。另外,肝脏与人的精神情  相似文献   

5.
中医理论认为,肝体阴而用阳,五行属木,时令应春,春时阳气多动而升发;其病多为升动无制,肝气偏亢。久甚化火,故有“肝无虚证”之说。其实则非,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临证亦十分常见,然而肝之虚证既有阴血亏损之“体”不足。亦有阳气不足之“用”衰惫…。但后世医家很少提及肝气虚,一般教科书中。也无肝气虚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肝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肝气虚证确实相对少见;二是肝气虚与脾气虚有许多相似之处,往往出现以脾代肝的错误。因此,对肝气虚证进行相关文献的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心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肝开窍于目”是中医眼科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理论学说,它强调目的生理病理由肝所主,目病从肝论治。但从根本上讲,其视瞻活动由肾所主宰,所谓“眼虽属五脏,而五脏之中肾最为贵”。本文就肾在“肝开窍于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探讨。1“肝开窍于目”的渊源和含义“肝开窍于目”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文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认为目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东方为阳气升腾之位,阳升而风生;目为人体阳气之会,所谓“清阳出上窍”,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7.
从《四圣心源》关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分析阳气升降运动。肝木其性为温升,然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肝木温升过程受阻而致木气下陷,于是发生肝木之气下陷诸证。该文就肝木之气下陷危证与《伤寒论》中部分厥阴病条文从"肝气下陷论"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与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8.
从《四圣心源》关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分析阳气升降运动。肝木其性为温升,然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肝木温升过程受阻而致木气下陷,于是发生肝木之气下陷诸证。该文就肝木之气下陷危证与《伤寒论》中部分厥阴病条文从“肝气下陷论”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与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9.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0.
1肝阳不振即肝之阳气虚,肝有疏泄、藏魂、藏血、主筋、易怒、易亢,易抑等多种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肝体阴用阳具有刚柔曲直的性能,能周旋敷布一身之阴阳气血。肝为刚脏,故《内经》名为将军之官,之所以称为刚脏,一是因为其性升散,二是因其有病会侮其所性,以致脾胃受伤,此为邪气  相似文献   

11.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内伤水肿”概念,此处内伤水肿的主要病机为“五脏阳以竭”,综合历代诸家注释及医理分析,解释有二:一则为五脏阳气衰竭,二则为五脏阳气阻遏。文章从五脏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与阳气衰竭相关的脏腑责之于心、肝、脾、肺、肾;与阳气阻遏相关的脏腑多为肝、脾、肺。治疗上强调以五脏为中心,根据病性虚实、病位所在择其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动物模型、生化机制方面,综述探讨了其与中医阳气亏虚证的相似性,认为抑郁症的中医学本质属阳气亏虚,而阳气亏虚的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肾、脾.  相似文献   

13.
肝阳头痛主要是由于肝之阳气、火气亢逆,上冲于头,引动体内气血上行头目,是头目阳气抗逆、火气聚集,痰瘀凝聚所致。其病机归结于上实下虚。上实在头目,为病机之标;下虚在肝、肾,为病机之本。清上导下法治疗肝阳头痛是李敬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归纳总结而成。通过探讨李敬林教授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总结李敬林教授运用清上导下之法治疗肝阳头痛的临床经典病例。临床中通过运用清上导下、调肝之法治疗肝阳头痛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话指出,春季天气变暖,是万物生长及复苏的季节,白日渐长,夜间渐短,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生发,这时人们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并不断旺盛起来.凡是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生发的情况皆应避免.  相似文献   

15.
肝肾同源论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源于《易经》,医学基础 源于《内经》。至明代,李中梓根据前人及自己的临 床经验,在《医宗必读》中提出了“乙癸同源,肾肝同 治”的理论。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 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由于肝 藏血,肾藏精,肝血与肾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 互转化的关系,故亦称之为“精血同源”;同时根据五 行与五脏相互配属的关系,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水 生木,即肾精滋养肝之阴血,故又称之为“乙癸同 源”。肝肾同源理论是前人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总结。 随着对中医学理论现代研究的深入,肝肾同源理论 得到了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肾阴阳关系密切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 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 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具有滋养肝阴、制约肝阳的作 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基,具有温煦肝阳的作用。肝  相似文献   

16.
“因时制宜”,“脏气法时”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肝喜条达恶抑郁,肝应春,肝应朝,肝应丑,对应之节气、时辰,合乎阳气生发,条达舒展之意,防病治病宜符合肝的生理节律及病理节律.神补、味补、定时补,可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7.
五更泻之所以发生在五更黎明时分,这是天人相应、人体阳气与天时阳气相互感召的结果。《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鸡鸣至平旦是阴中之阳,天时之阳气与人体之阳气均处于逐渐萌动而未隆盛阶段.此时,若人体阳气的升发发生障碍,则阴寒内邪结聚,正邪交争,患者便出现腹痛肠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阳气借天时阳气的资助,足以把阴寒之气驱逐出体外,这时患者便发生泄泻.通过排便,缓解了体内阴寒之气,腑气疏通,人体阳气得以回复,故患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情感性精神疾病,一般中医多从肝论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中医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气机不畅,气机升降失常,故治疗常以调畅气机为主要目的。然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有气机郁滞的一方面,也有阳气受损的一方面,且阳气受损往往是诱发气机不畅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抑郁症是阳气受损后出现的一种"神滞"状态,其发生、发展与阳气密切相关,作者从"阳气者,精则养神""神不足则悲"出发,探讨抑郁症从阳论治的理论基础,为抑郁症的治疗寻求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南凯 《开卷有益》2010,(2):64-64
2月4日为立春、19日为雨水两个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俗称“打春”,标志春季的开始。春季养生,首先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木有生发的特性,肝恶抑郁而喜调达,主疏泄,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阳化内风"学说认为,中风的病机是阳气亢动和阴液耗伤,倡导中风病"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厚味以补之"的法则。治疗上灵活运用经方,去其温燥伤阴之品,多以甘酸、甘寒养肝肾之液,制亢动之阳,同时注重阳明厥阴同治之法,泄木安胃。逐渐形成了以肝肾阴虚为核心病机,通过滋养肝肾、柔肝熄风和诸多配合法来治疗中风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