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盼 《吉林医学》2011,(3):587-58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成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康复护理组在常规的神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采用早期的护理康复的干预措施。之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患肢的上下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溢血后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并结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疗效评价采用Fugl-Meyer积分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MA值及BI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有效促进其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结果。两组治疗后用MBI(改良Ba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用Brunnstrom评分法来评定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并进行康复护理前后疗效评价。结果:常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有所提高。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患者,MBI和Brunnstrom运动功能均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瘫痪肢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针灸理疗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好,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差距比较大,体现出观察组的护理和治疗方法的价值比较高。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官华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61-496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基础上针对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入院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讨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以及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7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施以一般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周期为2个月。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缺损功能、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比较两组FMA和ADL评分,护理后高于护理前;比较两组NIHSS评分,护理后低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显著,有效强化了肢体功能,改善了神经缺损情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近期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12周后,采用肢体痉挛状态(Ashworth量表)、运动功能状态(Fugl-Meyer积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thel指数)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Ashworth、Fugl-Meye、Ba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肌体恢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效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BI指数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和常规性护理,干预组早期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偏瘫肢体的按摩功能训练,预防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结果:干预90天后,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改善,2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发掘其中的潜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社卫中心辖区内居家康复中心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的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的75.6%,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组患者在开展护理干预前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各项功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训练,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恢复状态.结果 康复组总有效率81.2%,与对照组49.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从患者心理护理、保持良好肢体位置、床上运动训练、感觉训练、语言训练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兰英 《安徽医学》2012,33(8):1082-108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根据Brunnstrom评定法作详细的功能障碍评级,针对患者的不同时期(即卧床期、离床期、步行期),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8周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康复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病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许凤莲  叶兰芬 《吉林医学》2013,34(1):163-16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普通护理(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3个月后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肌力进行重新评估,观察两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及肌力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牛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肿胀消失和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针钻一体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对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针钻一体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实施针钻一体穿刺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初次发病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其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erthel指数评分表(MBI)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三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MA和M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的FMA和MBI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