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近期神经调节蛋白1(NRG1)信号转导系统在精神分裂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中的进展,并对NRG1-ErbB信号转导系统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潜在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是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产生的细胞间信号转导蛋白,该蛋白通过与ErbB受体结合,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成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缺血性脑损伤时起神经保护作用。来自中美等国的科学家日前发现了NRG1的一种新功能,可能说明了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症中异常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传递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蛋白测定方法 并探测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RG1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以单克隆IgG NRG1抗体作为标记抗体,与该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表位不同的NRG1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125I作为放射标记物,建立间接NRG1蛋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并测定33名正常对照和21例首发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3周末和4周末血清NRG1蛋白变化.所有患者服用维思通4~6 mg/d.结果双抗体夹心法可以用于间接测定血清NRG1蛋白;患者组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3周末NRG1蛋白平均每分钟计数(countings per minute,CPM)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3、4.61、4.24、2.86,P值均小于0.01),第4周末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不同治疗时间NRG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7,P<0.001),第4周与第1周、第2周、第3周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余两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减分率与CPM的变化无明显相关(r=0.27,P=0.25).结论 阳性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RG1蛋白水平降低,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少突胶质细胞相关基因SOX10,NRG1,Nogo等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影像学动物学发现了少突胶质细胞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提出了少突胶质细胞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键之一,并可作为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一种复杂的、顽固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的始发难以预测,且难以治愈。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 1,NRG1)是一种内源性生长因子,ErbB4是一种重要的NRG1受体。NRG1和ErbB4都与神经发育、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有关。而遗传因素作为内因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胆推测,NRG1或ErbB4基因突变可能增加癫痫的易感性和癫痫的传播。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在NRG1和ErbB4功能以及这两个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癫痫风险增加的生物学基础方面取得令人振奋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NR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rbB)通路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载(空慢病毒载体)组、NRG沉默(含NRG基因干扰片段的慢病毒载体)组、NRG1(0.0...  相似文献   

7.
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难以预测,约1/3的患者经过抗癫痫治疗无效发展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神经调节蛋白1 (Neuregulin 1, NRG1)是一种内源性生长因子,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4 (erb-b2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4, ErbB4)是其重要受体。NRG1和ErbB4都与神经发育、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有关。而遗传因素作为内因,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NRG1和/或ErbB4基因突变可能增加癫痫易感性和加剧癫痫进程。既往研究在NRG1和ErbB4功能以及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癫痫风险增加的生物学基础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文章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NRG1/ErbB4与癫痫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神经调节蛋白1 (NRG1)在Fmr1基因敲除(KO)小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脆性X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FVB近交系雄性2周龄Fmr1 KO小鼠(KO2w)、4周龄Fmr1 KO小鼠(KO4w)和同龄野生型(WT)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中神经调节蛋白1的阳性神经元的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NRG1蛋白的含量. 结果 与同龄WT小鼠相比,KO2w、KO4w小鼠大脑皮层、海马CA1和CA3区NRG1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在海马齿状回却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O2w、KO4w小鼠大脑皮层、海马中NRG1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为55 000亚型)分别较同龄的WT小鼠明显减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mr1 KO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NRG1阳性神经元及NRG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NRG1可能参与脆性X综合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4名正常对照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两组人群的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并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两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1,P<0.05;2=30.201,P<0.05)。按性别分组后比较,结果仍同前。患者组中各基因型组间认知功能比较结果示:①各基因型组间韦氏记忆量表的理解记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G/G与T/T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G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和分类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他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髓鞘是包裹在神经轴突外面的一层髓磷脂膜,对于神经电信号的快速传导有着重要作用。 自轴突和细胞外基质的信号参与髓鞘的生成并发挥关键性作用。研究表明,神经轴突及施万细胞可分 泌神经调节蛋白1( NRG1),且NRG1对于施万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及髓鞘形成、修复存在重要作用。 但NRG1 与其他参与髓鞘形成的信号蛋白(层黏连蛋白-211、Maf、Gab1、E-钙黏蛋白)的相互调控尚不 完全清楚。现主要对此作一综述,以进一步诠释髓鞘生成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广泛表达于脑组织,对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如增殖、迁移、分化和成熟均发挥调控作用。DISC1基因不仅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相关,还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的发生与发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肖波教授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DISC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展示我们研究团队相关成果,总结DISC1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及癫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神经调节素1(Neuregulin-1,NRG-1)基因的相关关系,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P300检查,并选取NRG-1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精氨酸(Arg)38谷氨酰胺(Gin)进行基因型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身体健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及144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溴乙锭染色技术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两组BDNF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组中C/C和C/T两组基因型患者的PANSS阴性分量表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DNF C270T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BDNF的基因变异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及其症状维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分型技术对4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49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卡尔加里抑郁症状评定量表(CDSS)和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 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特性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与个体化治疗。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主要以单基因或数个基因为主, 但解释力有限。近来, 综合大量基因变异位点权重计算得出的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 PRS)在量化多基因疾病遗传风险方面被寄予厚望, 并已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和药物治疗中得到研究。此外, PRS与由环境暴露风险因素计算而来的暴露评分的联合应用更是有可能捕捉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本文对PRS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以上应用进行综述, 旨在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全球人口的终生患病率为0.3%~0.7%[1]。该病病因不清,尚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成为SZ 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SZ是一种脑部疾病,活体人脑组织难以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病因学研究。因此,有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病理机制、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SZ遗传度很高,携带易感基因的动物模型是重要的研究载体,如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突变小鼠、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突变小鼠等;环境因素方面,产前感染、营养不良、大麻滥用等与SZ发生密切相关的不良环境因素也被用于S Z模型构建[2]。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优良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而单一的基因缺陷或不良环境暴露虽然能诱导出具有一定效度的SZ模型,但效度并不全面。因此,为了获得效度优良的SZ动物模型,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将DISC1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和高危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现对近年遗传因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SZ动物模型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有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正常人的吸烟行为中起作用,同时BDNF基因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吸烟行为中起一定的作用,但BDNF基因是否在精神分裂症吸烟中起作用,目前尚无研究。故本研究拟探讨BDNF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关系,以探寻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吸烟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以111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与362例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TagMan探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技术对BDNF基因及基因上游10 kb区域的标签SNPs rs6265和rs11030101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化学、神经发育等因素。有证据表明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研究中可观察到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病理变化,最近发现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Disrupted—in—Schizophrenia1,DISC1)存在于线粒体中,可以确定线粒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20.
APC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相关神经精神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虽然既往对抑癌基因APC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的研究多与结肠癌的发病机制有关,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它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维持、神经发育和突触形成有密切关系,可能是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