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罗瑞虹  崇雨田 《新医学》2006,37(11):769-770
1引言 随着供体器官的体外保存、麻醉、手术方式、术后监护、术后免疫抑制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目前,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良性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3年Starzl完成第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术以来,肝脏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大批终末期肝病患者由此获得新生,肝移植受体一年存活率达到85%~90%[1],五年存活率达到70﹪[2],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前的肺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在我院等待肝移植的15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并对其术前肺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4例患者中出现肺功能异常140例(90.9%),140例弥散功能均减低;其次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减低(42.8%,66/154)和小气道功能减低(37.7%,58/154),少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减低(28.6%,44/154).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肺功能异常较常见,肝移植术前肺功能检查对评价肺功能受损程度及对术后呼吸道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ulmonary function befor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who were waiting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small airway function and diffusion capacity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154 subjects,140 (90. 9%, 140/154) patients had abnormal pulmonary function, shown as pulmonary diffusing capacity reduction;followed by restrictive ventilatory function reduction (42. 8% ,66/154) and small airway function reduction (37. 7%, 58/154 ), the least common manifestation was obstructive ventilatory function reduction (28.6 % ,44/154 ). Conclusion Abnormal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is common, and the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before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certain referential value for pulmonary function damage evaluation and postoperatively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4.
背景: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脾亢相关终末期肝病最理想的方法,行肝移植过程中保留脾脏,是否会出现移植后脾功能亢进相关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脾功能亢进相关终末期肝病移植后脾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纳入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63例,按有无脾功能亢进分为脾亢组和非脾亢组。比较两组移植后血小板计数、彩超测定脾脏上下径、厚度、门静脉直径及随访15个月的结果。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63例,死亡8例,55例进入结果分析。其中,肝移植并行切脾者4例,仅1例存活。脾亢组移植手术结束时血小板较移植前明显降低,移植后3d降至最低,而后逐渐上升,移植后7d明显增加(P<0.05),稳定至15个月;非脾亢组血小板移植后5d降至最低,17d达到移植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7d脾脏上下径及厚度开始明显减小(P<0.05),3个月脾静脉直径明显减小(P<0.05),至15个月稳定,患者均无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说明肝移植过程中若无绝对切除脾脏的适应症,应尽量保留脾脏。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已经成为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临床手段。为了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和缓解供体短缺,临床医生会考虑使用边缘供体,这样就使肝移植围手术期发生移植肝原发无功能的几率明显增加。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中心自2002年至今共完成1253例肝脏移植,其中3例于移植术中发生移植肝原发无功能,我们在诊断明确后果断切除无功能的移植肝脏,  相似文献   

6.
背景: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脾亢相关终末期肝病最理想的方法,行肝移植过程中保留脾脏,是否会出现移植后脾功能亢进相关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脾功能亢进相关终末期肝病移植后脾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纳入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63例,按有无脾功能亢进分为脾亢组和非脾亢组。比较两组移植后血小板计数、彩超测定脾脏上下径、厚度、门静脉直径及随访15个月的结果。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63例,死亡8例,55例进入结果分析。其中,肝移植并行切脾者4例,仅1例存活。脾亢组移植手术结束时血小板较移植前明显降低,移植后3d降至最低,而后逐渐上升,移植后7d明显增加(P〈0.05),稳定至15个月;非脾亢组血小板移植后5d降至最低,17d达到移植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7d脾脏上下径及厚度开始明显减小(P〈0.05),3个月脾静脉直径明显减小(P〈0.05),至15个月稳定,患者均无门静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说明肝移植过程中若无绝对切除脾脏的适应症,应尽量保留脾脏。  相似文献   

7.
张鸾 《天津护理》2011,19(6):319-320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对99例肝移植术前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前护理措施,确定复查的频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观察与治疗,以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死率,延长肝移植术前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围手术期出血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患者存活的惟一希望。近年来 ,随着外科学、麻醉学、免疫学及血液学等学科的发展 ,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外文献报道 ,1年及 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 90 %和 86 % ,最长超过 2 6年。但是 ,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出血是一个棘手问题。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术中和术后有完善的实验室监测及合理的治疗 ,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1 肝移植患者出血机制 肝移植患者术前即有凝血障碍 ,使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大大降低 ,易于发生手术出血。其临床出血发生的机制主要为①终末期肝病患者除了因子Ⅷ…  相似文献   

9.
王亚莉 《家庭护士》2008,6(3):205-206
因致命的肝病,以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来获得肝功能良好的恢复,称为肝移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手段。但移植手术复杂、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并发症多。如何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的临床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敏强  陈规划 《新医学》2003,34(12):725-726
1引言1983年美国健康研究所评议发展会议正式宣布,肝移植术已经历了试验性治疗阶段,成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此后临床肝移植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肝移植术后1、4和7年生存率已达到91%、84%和78%,肝移植术后最长存活时间已达31年。临床肝移植疗效的显著提高,得益于近年来肝移植适应证的日趋合理、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新免疫抑制药的发明与应用等。2肝移植的适应证随着肝移植的不断发展,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完善、合理。目前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已从最早期的以肝脏恶性肿瘤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内科治疗无效的良…  相似文献   

11.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作为一种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待肝期内短期死亡危险新的评价系统,相对于Child.Turcutte—Pugh(CTP)评分和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评分具有更加客观、准确的优点。然而,其缺陷与不足经过众多的临床研究逐渐加以证实。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MELD评分系统的争论与完善以及MELD评分是否同样能应用于对肝移植术后的存活起到准确预测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耿荣梅  庄小萍  张婧 《护理研究》2007,21(6):559-560
肝移植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它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但是有些病人肝移植术后会发生急性或者慢性排斥反应,甚至会发生移植肝脏功能衰竭。根据病情有的病人需要进行二次肝脏移植手术。目前再次肝移植发生率为10%~30%,术后病人病情与第1次肝移植比较更加不稳定。Kim报道,再次肝移植病人死亡的风险较首次肝移植高3倍或4倍。因此临床病情监测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05年9月收治的1例二次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我院于2002年10月对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9月成人间活体肝移植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半肝(第、、段,包括肝中静脉)移植3例,右半肝(第、、、段,不包括肝中静脉)移植6例。结果9例供体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6.2±1.4)h;术中出血300~1200ml;术后胆漏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随访6~12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全部于术后1~2个月恢复工作。受体手术时间5~11h;采用改良方法重建移植肝流出道、显微技术重建肝动脉、端端吻合重建胆道;术中出血800~7000ml;移植物冷缺血时间(1.9±0.5)h;无肝期时间(98±26)min;移植物重量与受体体重比为(1.20±0.26)%。受体术后并发腹腔内局限性胆漏1例;死亡1例,长期存活8例。结论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是解决供肝短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同时能相对保证供体的安全;管道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是近年来创立的采用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问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清肌酐指标来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的的一种新方法。MELD的3个变量(血肌酐、INR、胆红素)是应用统计方法筛选出来的,并且是一个连贯的终末期肝病预后评估方法,国外研究表明其在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死亡率及肝移植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应用范围已扩大到重型肝炎、肝癌中,但在国内对其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能否替代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仍存在着较多争论。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卢芳燕  汤洒潇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0):1544-1547
总结6例终末期肝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肝移植的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精细化的液体管理,谨防心功能衰竭;制订合理的营养方案,满足机体的需求;严格执行抗凝治疗,预防血管并发症;准确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排斥反应;重视心理护理,减少患儿负性情绪;信息化的随访管理,追踪出院后病情变化。经过精心的护理,6例患儿术后均康复出院,随访1~6个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某些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护理较复杂的手术之一。我中心2002年4月共行肝移植76例,均采用改良的背驮式肝移植术,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90%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谢宁  卢放根 《临床荟萃》2009,24(21):1924-1927
若能较为准确、客观地判断终末期肝病病情,可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合不同个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帮助。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判断终末期肝病病情的较好方法,但仍需不断完善。现就MELD的产生、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新  焦琦琦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605-1606
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为30例终末期肝病患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现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以来,已经成功为2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术,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