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对 2 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 ;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 ,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4 4岁 ,术前均经US、SCT、DSA检查确诊。 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 ;2 6例中有 2 1例分别于术后 1~ 12个月进行SCT或B超随访 ;瘤体缩小 >5 0 %者 16例 ,>30 %者 4例 ,其中B超随访肿瘤完全消失 1例 ;1例患者肿瘤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 18例 ,明显减轻 6例 ,总有效率 92 % (2 4 / 2 6 ) ;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应用无水酒精、超液态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 ,经动脉栓塞 4例肝血管瘤病人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40~ 6 0岁 ,平均5 3岁。全部病例均行B超 ,2例曾行CT检查 ,2例曾行MRI检查证实诊断。瘤体最大直径 5 2cm ,最小直径 2 4cm。位于肝右叶 3例 ,1例累及二叶 ,肝功能均正常。1 2 栓塞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腹动脉引入导管 ,先行肝总动脉造影 ,明确血管瘤部位及范围后将导管至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主枝内 ,再用微导管送至供血动脉血管…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7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明胶海棉和(或)钢圈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17例中有11例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8例,〉30%者2例,1例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1例,明显减轻者5例,总有效率9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人体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外科手术局部切除或血流阻断,但创伤大。近年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出现了以肝动脉栓塞为主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造影加栓塞诊断和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采用超液化碘油与平阳霉素的混合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6例,随访6~18个月。结果肝血管瘤的造影表现明显有别于肝癌,籍此可与肝癌相鉴别。26例栓塞治疗后,6例完全消失(治愈),13例缩小50%以上(显效),6例缩小25%~50%(有效),治愈和有效率96.2%。结论肝动脉造影是确诊肝血管瘤的可靠方法,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具有微创、简便、安全、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直径>5 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当瘤体较大或靠近肝表面易出现压迫症状,有破裂出血的危险.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创伤大,易出血,且对多发肝血管瘤效果不理想.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导管栓塞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介入科对3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了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勇 《云南医药》2001,22(3):185-186
肝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 ,肿瘤较小无症状时可暂不进行处理 ,当肿瘤大于 6cm可作外科切除术 ,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困难〔1〕。我科自 1992年以来对 15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经导管肝动脉无水乙醇栓塞治疗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病人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0~ 56岁 ,平均 4 6岁。 15例均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全部病例经B超、CT和血管造影诊断 ,AFP阴性 ,肝功能ChicdA级。单发肿瘤位于右叶 10例 ,左叶 4例 ,肿瘤最大直径 10 5~ 2 5 4cm ,多发 1例…  相似文献   

8.
吴曼莉 《安徽医药》2015,(6):1216-1217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7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7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出现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通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在肝血管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来我院治疗肝血管瘤的患者34例,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填充血管瘤,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术后第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观察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术后第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有效率为91.18%、94.12%、97.02%,术后随访,32例患者在栓塞术后1~3d出现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后1周复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肝血管瘤的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超选择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瘤是肝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首选疗法。但如果瘤体巨大或其它诸多因素不能手术时 ,经皮血管超选择栓塞为肝血管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我院自 1997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该病 2 1例 ,均采用栓塞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5例 ,女 16例 ;年龄 32~ 5 2岁 ,平均 4 6 3岁。所有病例均于术前CT平扫加增强。其中 6例因腹部包块 ,11例因腹部饱胀不适就诊 ,另 5例因其它原因行CT检查而发现。 3例CT诊断不明而行血管造影明确2例。单发血管瘤 15例 ,多发血管瘤 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切肝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39-1841
目的 比较常规开放手术与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45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和15例开放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分别为(4.5 ±1.1)cm、(100.3±33.7) ml、(1.5±0.4)d、(112.2±32.7) ml、(6.7±1.5)d,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的(25.1±5.4)cm、(201.5±23.8)ml、(3.5±0.6)d、(230.3±43.7)ml、(11.3±3.7)d(t=1.977、2.023、1.989、2.015、2.025,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139.0±21.7)min与(159.4 ± 20.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3,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x2=3.013,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较开放手术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苑静波 《河北医药》1999,21(1):15-16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及栓塞对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在X线电视监视下将导管选择性地插至肝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进行肿瘤组织的栓塞及灌注化疗。结果:共插管治疗154例次,血管造影显示门静脉癌栓4例,肝动脉-门静脉瘘7例,肝动脉-肝静脉瘘3例。经治疗生存期超过半年者占52.5%(21/40),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是肝癌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利用RF-2000^TM肿瘤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或CT引导下对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个直径小于5cm的病灶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治疗,并用彩色超声检查以了解RFA的效果。结果 每例患者均1次完成治疗,均无出血等并发症。治疗1个月后,6个病灶血供完全消失,2个病灶血供基本消失,另1个血供稍多,予再次RFA治疗后血供完全消失。随访6月~1年,所有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集束电极RFA治疗中小肝海绵状血管瘤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其1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肝脏海棉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注入平阳霉素与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27例患者在介入术后血管瘤在不同时间内均有明显缩小,部分几近消失,有效率达100%,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微创、疗效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2003年 ,我院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咯血停止 ,3例复发 ,但咯血量减少 ,总有效率89 3%。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 ,止血迅速 ,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0~2004年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01例,其中51例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50例肌瘤剔除术(Myomectomy,MYO)。随访时间最短4年,最长7年。回顾患者住院病例和每次随访资料并填写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UAE组和Myomectomy组比较,盆腔痛和压迫症状缓解率,治疗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月经量多症状改善者UAE组42例(91.3%)明显多于MYO组20例(52.5%)(P<0.01)。UAE组住院天数及应用止痛剂天数与MYO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正常活动天数明显短于MYO组(P<0.01),估计出血量较MYO组明显减少。结论 UAE组和Myomectomy组比较,具有优良的中远期疗效,且有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且并未增加术后再手术率,尤其适用于治疗以月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的子宫肌瘤;对于以压迫症状为主的子宫肌瘤患者,以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宜,应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MRI脂肪抑制二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2DFIESTA)在肝脏血管瘤和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MRI多期动态增强证实的65例肝脏血管瘤和178例肝囊肿,2D脂肪抑制FIESTA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特征。结果2D脂肪抑制FIESTA序列图像肝血管瘤不论大小,病灶信号与肝内胆管或胆囊信号相比均有衰减,但仍呈高信号,肝囊肿最大直径小于等于3cm时,96.2%的病灶信号与肝内胆管或胆囊信号相似;大于3cm的病灶信号均与肝内胆管或胆囊信号相似或略高。结论2D脂肪抑制HESTA序列可以鉴别诊断绝大多数的肝脏血管瘤和囊肿,而无需静脉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总结新生儿肝脏巨大血管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深圳市儿童医院 2014—2018年收治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 8例新生儿肝脏巨大血管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 8例新生儿肝脏血管瘤首诊症状包括腹部包块、黄疸。 1例合并破裂出血、 6例合并动静脉瘘及严重的心衰表现, 1例合并呼吸衰竭。全部病例产后超声和 CT检查均有典型的血管瘤表现,单个病灶直径在 6.5~10 cm。所有病儿均接受手术并完整切除, 1例术后 1d出现胆漏,其他远期并发症随访期间尚未发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病理报告海绵状血管瘤 5例,血管内皮瘤 3例。术后随访 3~52个月,复查肿瘤均未复发,甲胎蛋白( AFP)恢复正常,所有病儿生长发育同正常儿。结论新生儿肝脏巨大血管瘤可通过临床表现、超声和 CT检查明确诊断。合并内科治疗棘手的破裂出血所致休克、心衰或者呼吸衰竭病儿,紧急手术治疗新生儿肝脏血管瘤是可行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