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30侧)甲醛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以离体人脑底面对Heubner回返动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本组39支Heubner回返动脉长度为(24.34±6.72)mm,直径为(0.72±0.33)mm。双支型、3支型以及较粗大单支型Heubner回返动脉常伴有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Heubner回返动脉以起源于前交通动脉及A1A2段近侧3mm者最多(84.62%),尚有3支起源于眶额动脉。在空间位置上与大脑前动脉A1段以3种关系伴行进入前穿质,沿途发出穿动脉分布于视神经上部、视交叉外侧、嗅神经附近和额叶底面以及前穿质。结论Heubner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但管径、数目及走行变异较大。详细了解回返动脉解剖学特点,对手术中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大脑前动脉血管造影与解剖标本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病变的全脑血管造影像100例,观测大脑前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其穿支的开口部位。选取头部标本20例,经双侧翼点入路解剖观测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穿支血管。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3.42±1.57)、(2.28±0.40)mm,解剖标本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5±1.43)、(2.73±0.37)mm,血管造影与解剖标本的长度和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A1段近侧段穿支数目(2.55±0.39)支,远侧段穿支数目(1.12±0.11)支,近、远侧段的穿支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造影的长度、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的大脑前动脉A1段长,直径粗。结论本研究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后交通动脉(PCoA)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后交通动脉瘤夹闭的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4具(28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后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的位置、走行、分支类型、口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PCoA起源于硬膜内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背侧并向后走向大脑后动脉(PCA),并与PCA吻合,是连接前、后循环的交通支。PCoA变异多见,不仅在管径的粗细和长短上有别,在形状上也有不同,偶有一侧或双侧PCoA都缺如的情况出现。每侧PCA发出约8(1~14)支穿通动脉,穿过后穿质供血给内丘脑及第三脑室壁。结论:后交通动脉本身变异多,并且它的穿通支供应脑底部重要结构,故熟悉后交通动脉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对后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组成血管的解剖变异特点。方法利用45具(9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进行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血管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血管的形态和走行。结果约13.3%的标本大脑前动脉双侧A1段发育不均衡,约6.7%交叉对侧供应;前交通动脉简单型仅占37.8%,复杂型占60%。结论约60%以上的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存在变异,熟悉这一区域的变异对介入治疗和手术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显微解剖和微血管铸型方法,对30个人脑Heubner返动脉的脑外段和脑内段进行了观测.脑外段起自大脑前动脉远段(A_2)始部(46%)、大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连接处(AcoA)(28%)以及大脑前动脉近段(A_1)(23%).返动脉始段79%靠近A_1段,远段53%贴于A_1段上壁行径,终末段进入前穿质后续为脑内段.脑外段起始部管径0.68±0. 02mm,脑内段为0.36±0.02mm.扫描电镜观察了脑内段微血管构筑特点.掌握Heubner返动脉的解剖特征,对脑血管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组成血管的解剖变异特点.方法 利用45具(9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进行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血管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血管的形态和走行.结果 约13.3%的标本大脑前动脉双侧A1段发育不均衡,约6.7%交叉对侧供应;前交通动脉简单型仅占37.8%,复杂型占60%.结论 约60%以上的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存在变异,熟悉这一区域的变异对介入治疗和手术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经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方法:对10具(20侧)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通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大脑前动脉A1段变异多,右侧A1发育不全多见,A1外径左侧大于右侧.大脑前动脉穿通支多数由A1上壁、内上壁发出并向后、上方行走.A1近端3~5mm区域穿通支少.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中最重要的穿通支Heubner's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且起始部多位于大脑前动脉的前交通动脉平面之远、近侧2mm范围内,起始部常与大脑前动脉平行伴行,其行程多位于大脑前动脉的上方;前交通动脉上壁有恒定的下视丘动脉发出.结论:A1变异多,这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形成有关;经翼点入路在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下壁、外侧壁解剖或在A1近端3~5mm区域临时夹闭A1能减少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穿通支及Heubner's回返动脉的损伤,可作为动脉瘤手术时临时阻断的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人脑Willis动脉环"三分叉"的解剖特点,为颅底外科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5例(90侧)经10%甲醛溶液处理的人脑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和摄影.结果 "三分叉"的出现率为15.6%(7/45),其中大脑前动脉(ACA)双侧A1段管径明显不等(血管外径相差0.5 mm以上)6例(13.3%),一侧A1段缺如1例(2.2%).前交通动脉(AcoA)变异率为62.2%(28/45),其中单支17例(37.8%),双支25例(55.6%),三支2例(4.4%),缺如1例(2.2%).结论 形成"三分叉"原因之一是人脑Willis动脉环中AcoA的复杂解剖变异造成.  相似文献   

9.
大脑前动脉A1段及其穿通支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解剖及观察大脑前动脉(ACA)A1段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前脑底部显微外科手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4具(28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解剖,观察ACAA1段及其穿通支的直径、走行和分布情况.结果:ACAA1段变异较多,双侧A1管径多不相等,且以左侧管径大于右侧多见;A1段的穿支大多由其上壁、内上壁发出向后走行,每一侧A1发出有2~15(平均8支)穿通动脉,分布于前穿质、基底节、视交叉、额叶和下丘脑等处.Heubner回返动脉出现恒定,均起源于同侧ACA,以前交通动脉远、近侧2mm内多见,回返动脉沿A1段上方、内上方为主,向后上方走行.在一侧A1段发育不良时,可与同侧回返动脉相混.结论:应用ACAA1段及其穿通支的解剖学基本特征指导前脑底部相关手术,从而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大脑中动脉(MCA)M1段及其穿通动脉的形态、数量与行程,为临床前脑底部的显微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12具(24侧)经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染色的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大脑中动脉的M1段及其穿通支的位置、走行、分支类型、口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MCA起自颈内动脉(ICA)两终支中的较大一支。在起点处MCA的管径约2倍于大脑前动脉。水平(M1)段自ICA分叉部起点延伸至侧裂。MCA的中央支动脉(豆纹动脉)多起自M1段,分为内侧、外侧豆纹动脉两群。内侧豆纹动脉起自ICA分叉处附近的MCA近侧;另一较大的外侧组,起自M1段远侧。这些血管向上行通过前穿质供给基底节及其他脑深部结构。结论:M1段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豆纹动脉起自内侧壁多呈直角状容易引起栓塞,并且由于大脑中动脉段血流量高、压力大、易产生动脉瘤,其中MCA动脉瘤又多位于M1段。故熟悉大脑中动脉M1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ACP)、磨除前床突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段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为临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该区域的血管、肿瘤、神经等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15例(3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标本,对前床突、颈内动脉床突段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前床突、颈内动脉床突段及其周围裂隙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床突长(9.62±0.23)mm、宽(12.19±0.32)mm、厚(5.31±0.18)mm;床突尖动脉距前床突尖前为(3.70±0.80)mm,出现率为16.7%(5侧),1侧在尖部,3侧在正下方,1侧在内侧,直径为(0.70±0.20)mm;前床突气化率为10%。颈内动脉床突段起于近侧硬膜环,止于远侧硬膜环,床突段长(5.14±0.74)mm。结论:磨除前床突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和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的特殊技术和难点所在,磨除前床突时如果前床突气化,注意填塞气房,防止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结构及其穿支的开口位置,为该段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4例头颅标本作为解剖组,经双侧翼点入路进行解剖,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结构及其穿支;同时选取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45例无明确脑部血管病变患者的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资料作为CTA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的影像解剖及穿支开口位置.结果 解剖组及CTA组所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的长度、管径分别为(12.44±1.74)mm、(3.00±0.23)mm和(10.13±2.42)mm、(2.23±0.25)mm,两组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A组显示男性大脑中动脉M1段管径平均值为(2.31±0.24)mm,大于女性组的(2.15±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脑中动脉M1段的解剖与CTA影像解剖对照有助于该段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时支架类型和支架置入部位的选择,对防止介入术后中央支供血区域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解剖学特征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十堰市红十字医院200例经解剖证实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被心肌桥包裹且并无其它任何原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尸体解剖心脏标本为观察组,另选100例无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正常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距离分为近端动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3.5 mm,n=62)、中端动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3.5~5.0 mm,n=58)、远端动脉(冠状动脉心肌桥距左冠状动脉起始处〉5.0 mm,n=80)。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不同位置及年龄对粥样硬化指数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中,120例(60%)有1条冠状动脉心肌桥,62例(31%)有2条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9%)有3条或者3条以上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心肌桥距离左冠状动脉起始位置的平均距离为(4.38±1.08)cm。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的粥样硬化指数分别为(1.83±0.89)、(0.76±0.31)、(0.88±0.44);其中,冠状动脉心肌桥近端动脉的粥样硬化指数高于中端动脉及远端动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4~〈60岁的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60~〈70岁者,60~〈70岁的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于70~〈80岁者,70~〈80岁的近端动脉、中端动脉、远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80~85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解剖学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家猪心脏壁冠状动脉(MC)的形态结构,为比较解剖学提供依据。方法40例家猪心脏塑化染料灌注,1.75 mol.L-1甲醛溶液固定,大体解剖,显示MC及其走行,测量有关数据。结果20例(50.00%)猪心出现MC,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出现MC的心脏分别为6例(15.00%)和11例(27.50%),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左室前支、右室后支MC近端外径为(1.96±0.71)mm、(2.22±0.46)mm、(3.23±2.11)mm、(0.89±0.59)mm,远端外径为(1.52±0.80)mm、(1.74±0.35)mm、(1.34±0.55)mm、(0.60±0.32)mm。1支血管上可出现1~2处的MC,MC可以扭曲或发出细小分支血管。结论家猪是研究MC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GDC联合微弹簧圈治疗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脾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3例位于脾门处。瘤体平均直径(24±3.4)(20~28)mm。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共使用GDC33枚,普通弹簧圈58枚,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1±4.5)(5~181个月,脾动脉瘤未见血流通过,无脾梗死发生。结论GDC结合微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安全可行,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解剖翼腭窝结构,测量其内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分支及其解剖学关系,为翼腭窝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40例(80侧)干性颅骨翼腭窝进行骨性标志的观察,并对20例(40侧)甲醛固定尸体的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选择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及动脉、神经分支处距基准点的距离和在窝内的形态。结果: 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多呈不规则的倒锥形。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分别为(48.47±2.63)、(41.07±3.25)、(39.91±1.84)、(47.54±2.66)、(44.48±1.92)和(30.70±1.45) mm;上颌神经主干、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蝶腭神经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50.34±3.46)、(36.39±2.65)、(34.72±2.77)、(37.43±3.12) mm;上颌动脉主干、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32.91±2.74)、(26.36±1.67)、(30.96±2.02)、(31.24±2.49)、(30.50±2.38) mm。结论: 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可作为翼腭窝内寻找结构的重要标志,翼腭窝内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可为在临床翼腭窝区手术时避免损伤其内的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评估活体右半肝移植手术切面血管结构的价值。方法:对100例活体右半肝移植健康供体进行术前MSCTA评价,分析经过手术切面的Iv段动脉支和门静脉支,V、VIII段的静脉引流支(直径〉5mm)。结果:IV段肝动脉支起自肝右动脉约占28%,IV段动脉支起源距离肝右动脉根部距离为(9.8±3.6)mm。部分由门静脉右前支供应占3‰.V段和VIII段肝静脉分别汇入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者占14%和1%,主要汇入肝中静脉者占13%和26%,主要汇入肝右静脉者占14%和8%。VIII段主要汇入副肝右静脉者占1%,分别汇入肝中静脉和副肝右静脉者占6%。不带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时,V、VIII段静脉重建数目n:n=1分别占22%和24%,n=2分别占4%和3%。发现44支直径大于5mm副肝右静脉,其中7支引流V、VI段,37支引流VI和VII段,直径为(6.5±1.3)mm。副肝右静脉距离肝右静脉根部冠状面距离为(44.4±14.7)mm。结论:MSCTA可以有效地评估活体肝移植中经过手术切面的血管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研究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分支及毗邻关系,为临床涉及这一区域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双侧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对其结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10例(20侧半球)共发现20支大脑前动脉A1段,双侧ACA-A1段长度和直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大脑前动脉A1段的形态、毗邻及穿支血管有变异;在A1段起始处3mm以内的血管下壁均有前穿动脉发出;回返动脉常紧贴A1段的远侧半伴行。结论:大脑前动脉的变异不仅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有关,还为该部位手术提供难度。A1段均发出重要的穿支血管,手术时应仔细加以分辨、保护。熟悉大脑前动脉A1段的显微解剖关系可指导手术,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