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3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对该病常见致病药物、临床症状及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女性及年老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恶心、黄疸,上腹不适等,但无特异性,致肝损伤药物主要为中药、抗生素、化疗药物。结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诊断缺乏统一标准,症状表现不一,致病药物繁多,因此需要加强重视,不断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6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药物性肝损害经停用相关药物、保肝治疗后大多恢复良好,仅1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合并其他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结论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须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加强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监测,并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肝损害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本院4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时间及服用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肝损害的分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前3名依次为:中草药及中成药14例(32.6%),抗生素10例(23.3%),降压药5例(11.6%)。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13例,占31.7%;胆汁淤积型15例,占36.6%;混合型12例,占39.3%。结论临床上多种药物可导致肝损害,因此在使用有肝损害副作用药物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以求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损害并不少见,许多患者为了治疗疾病,服用了肝毒性药物.有的自己乱用药或用了假药.为了临床上能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5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150例药物性肝损害住院病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新疆医学》2011,41(3):51-55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化疗药和抗菌素等。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老年易致病。结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俊交 《中外医疗》2013,(31):79-80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药物造成的肝损害的特点,致肝损害药物分布及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提高临床上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方法收集142例2008—2012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资料,然后分别对肝损害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等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引起黄疸、恶心、厌油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主要中药、心血管药物和抗菌药物等,其中以中药或者中成药造成肝损害的比例最大。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其中大部分临床症状都有好转。结论医院医师在选用可能会造成肝损害的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时用可替代的药物。同时注意联合用药,控制单一品种药物的剂量,以求将药物对肝脏损害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显效33例,好转37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中草药、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心血管疾病药物、化疗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比例分别为:41.25%、18.75%、15.00%、11.25%、5.00%、3.75%。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如抗微生物药、中草药等,临床早期发现、确诊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对56例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常见有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物、抗菌药物,包括-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中药制剂,如双黄连等,患儿有应用相关药物史,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皮疹、瘙痒、恶心、食欲不振、黄染、肝肿大等.给予停用致病药物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肝损害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由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及类型较多,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因此易被误诊.本文对46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了临床分析,以增强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及时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解热镇痛药18例(25.71%)居首位,其次为抗排斥药物15例(21.43%)、中药14例(20.00%)和抗生素13例(18.57%),其他10例(17.14%)。临床主要表现为巩膜黄染(64.29%)、消化道症状(21.43%)和倦怠乏力(11.43%)、其他尚有肝区不适、发热等(2.86%)。结论随着药物的不当应用,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逐步增加,应重视药物的肝脏毒性,预防药物性肝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姚碧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28-12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表现及发生时间、肝功能检查与分型、治疗及转归;比较不同年龄段、药物应用种类与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情况。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中成药等;随着应用药物种类的增加,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P〈0.05);肝损害出现时间平均(6.92±1.98)周;肝细胞型肝损害78例、淤胆型32例、混合型10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均治愈。结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比较常见,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尤其要警惕中草药的肝毒性;对存在基础肝功能异常患者,权衡利弊后决定用药方案;定期检测肝功能;对老年患者药物的使用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2.
秦艳  薛根正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68-2768
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及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本文对90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增加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住我院确诊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为15岁~70岁,平均年龄(45.2±14.7)岁。1.2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服药史。用药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部分患者初发时可能有发热、皮疹、搔痒等。入…  相似文献   

13.
药物性肝损害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住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3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37%,无效率33.63%;其中致肝损害药物前三位为中草药类,抗微生物药,抗结核药,分别占38.05%,20.35%,10.62%;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中草药和抗微生物药是目前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药物;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与TBil、ALP、ALB、PTA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23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Maria药物性肝损害评分系统重新评价.Maria评分系统对药物性肝损害具有诊断准确性高、符合率好、简便易用等特点.在药物性肝损害中,抗生素仍然是最常见的损肝药物,停用相关药物及保肝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227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贻平  董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56-1456,1489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原发病过程中诱发药物性肝损害状况,为制订临床用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22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7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中,以抗结核药物、抗癌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及镇静催眠药较多见。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急性病程,预后良好。提示临床应合理和规范用药,并进行监测、预防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俐  房殿春 《重庆医学》2003,32(9):1198-1199
近年来 ,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1] 。在所有药物反应中 ,药物性肝损害约占 10 %~15 % [2 ] ,因此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和护理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我院 1990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2例 ,本文总结 9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对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的住院患者共 92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5 0例 ,年龄 15~ 6 8岁 ,平均 4 1.5岁。肝损害相关药物中 ,抗结核药物 4 2例 (4 5 .7% ) ,消核片 18例(19.6…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2007年35例药物性肝病的住院病例,记录基础疾病及临床特点、肝功能、治疗、预后等,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药物性肝病患病平均年龄48.2岁,多在用药后2~4周出现临床症状,用药前HBsAg阳性、有饮酒史者较HBsAg阴性、无饮酒史者更易出现肝损害;中药引起者值得关注,本组35例中7例为中药引起,占20.0%。结论:药物性肝病病因多样,药物种类繁多,易误诊漏诊,中药引起药物性肝病近年有增多趋势,停用相关药物后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少数可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期间消化门诊及住院的9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最常见的是中药占35.5%、抗微生物药物24.4%、非甾体类消炎药8.8%,以及抗甲状腺药物及降糖药、心血管用药、减肥中药、抗结核药、化疗药及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肝细胞型占86.5%,胆汁淤积型占4.4%,混合型10.0%。结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是关键,重点在于临床药物监测及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方法 对15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多因子进行回顾性综合性分析.结果 多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化疗药和抗菌素等.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老年易致病,最常见肝细胞损害型.结论 药物性肝病是多因子损害,应该以预防为主,切忌乱用药,早期诊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捷壮 《中外医疗》2012,31(15):50+53-50,53
目的通过对药物性肝病(DILD简称药肝)病例的分析,对药物性肝病的病因、病理、临床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调查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近十年收治的诊断药肝的住院病人共238例,分析引起药肝的药品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西药致肝损害病例238例(69.2%):致肝损害最常见的西药有:化疗药、降糖药、解热镇痛药、皮肤病类药、心血管类药、避孕药等。在及时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总有效率〉96.5%。结论①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是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两方面因素。②根据临床特征表现,损肝药物的种类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③大力开展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建立系统规范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