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NNT)监测情况,为确保消除NNT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进行监测,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Epi Info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福建省NNT监测及时性、完整性和敏感性均比1999年明显提高;全省发生NNT87例,发病率为0.282‰;沿海与山区发病率差别无显著性,沿海NNT病例中,外来流动儿童占相当比例;男婴数为女婴的3.3倍;在患婴母亲中,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的母亲数为零,21.4%的母亲接受过产前检查;患儿以在家中出生的比例最高(85.7%)。结论:福建省NNT实际发病率高于报告发病率;沿海城市流动外来人口增加、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不洁分娩史是NNT发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2003——2006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的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03-2006年NNT专报系统的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州市2003-2006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6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07/10万,死亡数为19例,病死率为29.23%。流动人口占病例数的75.38%;男婴发病为女婴的1.95倍;绝大多数病例在家中分娩;95.45%由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接生;患儿母亲无一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结论不安全接生,是NNT发病的主要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进~步提高孕妇卫生防病知识水平,普及住院接生、新法接生,落实NNT高危地区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TT)的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消除NNT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漳州市1999-2004年新生儿破伤风(NNT)发病分布特征,完善主动监测体系。[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6年内的NNT疫情监测及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4年NNT平均发病率是前4年平均发病率的2.5倍。NNT的高危县(区)2003年是芗城区,2003—2004年是龙文区。NNT患者中,外来流动儿童占44.8%,男婴发病数为女婴的1.6倍。93.6%患儿在家中出生,其中91.8%由未经培训的人员接生;患儿母亲都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结论]不安全接生、育龄妇女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是漳州市NNT发病的直接原因。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对NNT高危人群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完善疫情监测是消除NNT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新生儿破伤风(NNT)高危地区与人群,为消除NN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开展NNT监测,收集医疗单位NNT疫情报告及病例个案调查。结果 本市1995~2000年NNT监测发病率为1.51‰~2.79‰,汉族发病率为1.4‰,黎族为2.68‰,常住人口为1.95‰,流动人口为5.58‰。在家中不洁分娩的发病占87.36%,母亲无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史的发病占96.55%。结论 高危地区与人群是黎族村庄和流动人口妇女所生的新生儿,必须提高清洁接生率和落实育龄妇女TT免疫接种,才能实现消除NNT。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77例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NT)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由于NNT发病早(出生后2~28天),病情重,预后差,过去多发生在农村、贫困地区,目前又常常发生在城郊结合部的流动人口中.病例就诊率低,病死率高,医务人员不容易发现.为了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我市根据全国和省<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于1999年1月开始对新生儿破伤风进行监测报告.现将我市1999~2002年监测报告的77例NNT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潮阳市1999~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广东省潮阳市1999-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NNT)发病情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9-2000年潮阳市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年共报告NNT31例,死亡1例,病死率3.23%;1999年发病率为0.42‰,2000年发病率为0.40‰。全市26个镇(街道)中11个镇(街道)有病例报告;除5月份外,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7-11个月(占58.06%)和1-2月(占25.81%);发病年龄在出生后第4-10天。结论 今后仍需加强NNT疫情监测工作,提倡和推广住院分娩,有计划开展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探讨影响广东省新生儿破伤风(NNT)发生的因素,对广东省NNT疫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996~1999年广东省NNT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7/1000活产儿(‰)、1.07‰、0.94‰和0.77‰,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6~1999年报告NNT死亡数均居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病例主要分布在粤西和粤北地区.发病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婴远多于女婴.患儿母亲接种破伤风类毒素(TT)的只占0.79%.产妇住院分娩的只占5.0%,在家分娩的占91.58%,由未经培训人员接生的占83.05%.因此,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消毒接生,对NNT高危县育龄期妇女接种TT和加强NNT监测,应是广东省消除NNT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镇江市流动儿童新生儿破伤风(NNT)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NN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镇江市2003—2010年流动儿童NNT监测资料。结果:镇江市2003—2010年NNT年平均总发病率为0.17‰,其中流动儿童NNT发病率为1.36‰,病死率为32.14%;NNT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6年出现一个相对高峰期;病例散在分布,无明显地区聚集性,患儿主要来自于四川、云南和贵州;男女性别比为1.55∶1,在家分娩者占89.29%;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史。结论:镇江市流动儿童NNT为散在发病,病死率高。提高流动妇女住院分娩率与提倡TT接种,才能彻底消除非高危地区NNT疫情。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制定新生儿破伤风(NNT)防治策略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2001年NNT疫情监测及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NT患儿中,外来流动儿童占58.5%,男婴发病数为女婴的2.6倍;80%患儿在家中出生,96.2%由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接生;患儿母亲无一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结论 不安全接生和对流动人口管理不善,育龄妇女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是我省NNT发病的直接原因,同时还存在疫情漏报问题。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及新法接生率,对NNT高发人群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进一步完善NNT疫情监测是消除NNT工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破伤风(NNT)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严重的卫生问题,WHO将本病列为EPI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1995年我国将新生儿破伤风从丙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1996年杭州市萧山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开始报告NNT病例,1999年1月开始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为掌握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现状,探讨影响发病的因素,以便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我们对萧山区1996-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