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微山湖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方法2005年对微山湖区生活饮用水选择监测点采样检测。结果在微山湖区84处监测点采集和检测水样168份,合格率为31.55%,深井水、浅井水、地面水合格率分别为41.67%、36.84%、11.36%。结论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防止湖区污染,加强水污染治理是今后工作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宁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掌握其变化规律,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区8个街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9个监测点中进行采样,根据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采集饮用水样132份,合格112份,合格率为84.85%。城市生活饮用水18个监测点,共采集水样110份,合格率为90.00%,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菌落总数、浑浊度和余氯;农村生活饮用水11个监测点,共采集水样22份,合格率为50.00%,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菌落总数和硫酸盐。结论:城市饮用水合格率高于农村生活饮用水,需加强自建水厂和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督和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郧西县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促进饮用水安全。方法对郧西县监测点的生活饮用水的枯水期、丰水期水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检测样品80份,完全处理水样合格率88.5%,部分处理水样合格率46.5%,完全处理的水样合格率明显高于部分处理的水样;农村集中式供水处理工艺不够完善;影响生活饮用水全格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结论郧西县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指标中毒理指标全部合格,一般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仅有少部分超标,影响该县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饮用水消毒工作未能完全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15个村30个监测点、学校自备式供水3个监测点、分散式供水5个监测点、城镇水厂5个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农村集中式供水、学校自备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城镇管网中的水样本,实施水质监测,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全年共监测水样78份,总合格数为46份,总合格率59%,城镇出厂水、城镇末梢水、农村集中水、学校自备水、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0%、0%、67.9%、66.7%、100.0%。丰水期合格率64.1%明显高于枯水期53.8%。水质检测项目超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氟化物35.9硝酸盐氮25.6浑浊度7.7色度5.1。结论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差,需加强监管,提升人们生活饮用水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6年渭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监测情况,为渭南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全市10个县(区)农村地区的小型集中式供水点作为监测点,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样的采集与检测,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评价依据。结果全市共检测农饮水水样678份,其中合格水样474份,合格率为69.91%。水期类型中枯水期水样合格率为74.04%,丰水期水样合格率为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5)。水样类型中出厂水合格率69.38%,末梢水合格率7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水源类型中地面水合格率77.42%,地下水合格率6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9,P>0.05)。结论 2016年渭南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政管网末梢水卫生现状,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全市12个区设立222个市政管网末梢水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1份水样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生活饮用水常规项目34项。监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中标准限值进行评价。结果 2017年广州市12个区管网末梢水共检测水样443份,合格406份,总体合格率为91.65%,各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3,P0.01);共检测项目14 975项,合格14 931项,合格率99.7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余氯、铁、铅、浑浊度、菌落总数、耗氧量、氨氮、镉、锰、二氧化氯及氯酸盐等;且进一步不合格项目之间比较,游离余氯不合格最多(F=111.46,P0.01)。结论广州市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及细菌总数两个项目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对管网的检修及管网末梢水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2009年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一份。按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地面水58.90%比地下水33.20%合格率高;枯水期39.18%比丰水期25.95%合格率高,监测项目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47.7%,菌落总数86.60%,不同处理方式水厂的监测结果 ,完全处理水厂合格率65.66%比未处理水厂合格率26.12%高。结论海南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农民饮用的绝大多数是未消毒处理的水,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质量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城区和农村不同监测点水样作为检测标本,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检测评价标准评价不同水样的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指标等检测合格率,总结不同水样卫生质量水平。结果:农村水样检测的丰水季、枯水季卫生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82.1%、87.8%,大型企业水厂检测的丰水季、枯水季卫生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92.9%、95.6%,农村及大型企业水厂枯水季检测合格率较丰水季均明显偏高(P0.05),农村水样枯水季以及丰水季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较大型企业水厂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明显偏低(P0.05)。农村末梢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出厂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1.1%、89.3%,城区末梢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出厂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2.4%、100%,两组出厂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均高于末梢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P0.05),城区末梢水样以及出厂水样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农村水样检测(P0.05)。大型企业水厂检测中游离余氯超标率(2.3%)、菌落数超标率(1.1%)、总大肠菌群超标率(0.6%)均明显低于农村水样检测项目超标率6.1%、4.8%、4.2%,差异对比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因此因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纯化以及消毒工作,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徐佳楠 《大家健康》2013,(5):163-164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查,根据各县区不同的供水方式(集中式、分散式),不同饮用水源,人口所占比例共设置141个监测点,每年的枯水期(3~5月)和丰水期(7~9月)对监测点地下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2.5%,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占30.8%;2009~2011年抽测合格率82.5%。其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82.5%,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100%(297/297)。不合格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水平在38.89%~56.67%之间。结论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动物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广东省和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现状,并探讨相应的安全策略。方法将和平县17个乡镇中随机抽样选取48个集中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监测点,于2016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水质常规检测,并对其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192份水样本,饮用水合格率为58.85%,其中,出厂水样本合格率为71.88%,明显高于末梢水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水期水样本合格率为67.71%,明显高于枯水期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单项检测结果方面,共有24项检测指标的合格率达到100%,其余9项检测指标中,根据合格率从低至高依次排列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硫酸盐、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结论应加强对和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和水源安全维护工作,加强对饮用水的净化、消毒工作,尤其是在枯水期,以切实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韩玉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10-111
目的了解高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现状。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个采样点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生活饮用水检测总合格率13.85%,与2008年生活饮用水检测总合格率17.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9,P=0.13)。结论高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顺德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的卫生现况、制水工艺流程和卫生管理情况,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状况。方法制定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现场调查各水厂的卫生现状,出厂水水质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规范)(2001)检验评价。结果供水厂取得卫生许可证百分比仅是70.8%,提示我们的卫生工作必须向村一级基层单位深入渗透。各水质的硬件设施较好,长期投加水处理剂的厂家达到80%以上,但投加有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的水厂仅6家,占25.0%。结论顺德区水源水质量不理想,以化学污染为最严重,出厂水的水质合格率高,这是充分肯定了顺德区水厂的水处理过程完全、必须设备的拥有率和自动化程度高是保证出厂水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邵立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15-116
目的提高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进一步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方法对2008~2010年北仑区营业性游泳场所的泳池水质监督监测报告、游泳场所基本情况汇总表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监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有关规范。结果2008~2010年北仑区营业性游泳场所游泳池水质监测合格率平均为71.43%,其中星级宾馆游泳馆合格率为81.39%、普通大众游泳馆合格率为60.97%;各检测项目监测合格率平均为93.09%,其中浑浊度合格率为100%、尿素合格率为85.71%。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切实加强营业性游泳场所监督和指导,督促游泳场所加强池水更新.  相似文献   

14.
抽检与送检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抽检与送检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的结果差别和卫生质量。方法对深圳市桶装纯净水的各种产品随机抽检280份;商场、超市和企业等主动送检桶装纯净水各种产品121份,采用国标标准进行微生物指标的各种检测,按国家微生物卫生标准评价。对二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抽检的280份桶装纯净水合格率为74.3%;送检的桶装纯净水合格率为90.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01)。结论抽检桶装纯净水合格率明显低于送检桶装纯净水的合格率,且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桶装纯净水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威胁着市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氟中毒系严重危害宁夏人民健康之地方病,以盐池县最为严重,近70%农业人口饮水含氟量低者1.5mg/I 左右,高者10mg/I 左右,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斑釉齿、腰背四肢痛相当普遍。通过调研及大量对比和条件试验,认为碱式氯化铝沉淀法乃一种有效的除氟方法。详细介绍了本法的除氟原理、具体方法以及影响除氟效果的各种因素和应控制条件。本方法除氟效果好,操作简便,经济便宜,杂质离子带入水中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游泳池水的卫生状况寻找原因及时消除隐患,充分保障广大游泳爱好者的身体健康。方法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2008-2011年送检的613份游泳池水的4项理化指标及2项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及评价。结果 2008-2011年游泳池水质总合格率为29.69%,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26.32%、37.14%、18.35%、32.69%。4年中游离性余氯合格率均为6项指标中最低,其次为尿素。结论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低,应加强对游泳池水的监督和管理,使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宝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选取宝鸡市10个县区22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其水质进行监测评价。结果采集枯水期、丰水期出厂水及末梢水共900份水样进行检测,总合格率为74.44%,帖水期水质合格率为77.78%,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69.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厂水合格率为76.22%,末梢水合格率为72.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水源类型,深井水、浅井水、泉水、汀河水、溪水合格率分别为85.53%、62.07%、60.47%、57.69%和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净化处理情况,完全处理水质合格牢为86.21%,不完全处理及未处理水质合格率为72.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论宝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防护较差,多数工程点未进行水净化消毒处理,微生物污染较重。,要增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配备水净化消毒设施,加强水源保护,加强供水管理和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的监督管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质量,确保农村居民饮用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18.
陈莲玉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403-1404,1407
目的 了解掌握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对海南省18个市县375个监测点的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监测农村生活饮用水1 500份,合格550份,合格率较低的项目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结论 细菌学指标是影响海南省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的重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消毒,加大对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力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琼海市2008~2013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状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方法以2008~2013年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监测点,进行枯水期、丰水期2次监测,检测常规指标19项,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判定结果。结果 6年间共抽取202个监测点808份水样,总合格率为58.91%。不同时期即枯水期、丰水期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末梢水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检测指标即感官指标、一般理化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水样的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供水工程即市政管网延伸工程、非市政管网延伸工程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琼海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逐年升高,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污染严重,提示应加强安全饮水工程的工艺处理和消毒,加强管理和日常维护,减少管道内流动污染,加强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共同帮助寻找水质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