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真空采血管是由真空采血管和双向采血针组合而成,将有头盖的采血管试管预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目前真空采血管有软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头皮静脉双向采血式)和硬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套简双向采血式)两种。都是一端为穿刺针,另一端为刺塞针。因为真空采血法符合生物安全措施,且操作简便、准确可靠,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影响了标本的顺利采集。下面针对软接式双向采血针系统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真空采血过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采血室2008年1月-2013年1月真空采血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真空采血管负压过高出现溶血;采血管负压过低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出或采血量不够;当多管采血时,针头的乳胶护套因被反复穿刺受损,针头暴露出现漏血;或者因操作不当,真空管内血液出现逆流等。结论:真空采血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临床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3.
朱莹泉  纳赛琳 《当代医学》2010,16(22):86-87
过去临床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由静脉采集血液后注入不同试管中送检,其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如出现采血量不足,标本溶血,防凝标本内含凝块等现象,近年来应用真空静脉采血因其方便快捷,使用安全,采血量精确,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被广泛使用,但至今仍没有规范的操作标准,本文探讨了应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优点、操作标准、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减少因采血过程不正规造成的误差,提高标本合格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在院前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将400例院前采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00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对照组20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后注入普通干燥试管,观察两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血液溶血、倒翻、污染).结果 试验组采血方法出现的不良现象较对照组的少,P<0.01,有显著的意义.结论 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头接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安全可靠,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使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顺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丹 《吉林医学》2006,27(2):206-206
目前.临床上采用BD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系统采血,包括真空采血管、持针器、多管采集双向针。真空采血系统经的主要优点为保护医务人员,避免院内感染;定量采血,保证血样与添加剂的准确比例:减少溶血和凝血的发生率;提高标本质量,减少误检和再检:安全凝血管解决“死腔”问题,正确指导临床使用肝素。故临床上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动定量真空抽血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与双向采血针组合而成,它利用真空负压的原理将采血管抽成不同的真空度,以实现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集采血与盛血为一体,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安全等特点,它是传统采血、验血工具的替代品,该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国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该方法在一些单位的使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霍光  赵晓莉 《河北医学》2003,9(8):750-751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用的操作技术。传统的静脉采血方法是应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然后分次注入贮血试管中 ,易出现血液泄漏、交叉感染、定量不准和标本易凝血等问题。自 2 0 0 2年以来 ,我院应用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 ,具有操作简便、卫生安全、准确可靠等特点 ,使用效果良好。现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自动静脉采血器 ,持针器 ,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 ,有以下一些特点。①由于此真空采血管系全封闭系统 ,靠负压迅速采血 ,且血液在整个采血过程及传递至化验室途中与外界隔绝 ,因…  相似文献   

8.
住院病人血液标本的采集均由护士进行,以一次性注射器由静脉采集后按检验目的不同分别注入不同塑料试管中,然后送检,其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如可出现采血量不足,标本溶血、防凝标本内含凝块等现象,重新采集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更延误了临床诊断与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自选用国内正规企业生产的真空采血管代替传统的塑料试管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以来,  相似文献   

9.
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斌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48-149
随着科技的进步,采血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由过去的针筒采血过渡到真空采血,越来越多的临床上采用了真空采血技术,临床上标本采集用真空采血系列已成为主流。真空采血技术的推广使检测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等生物安全隐患,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质量,方便了患者,但同时在临床实践运用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或操作不规范而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检测质量。本文就真空采血管的采血技术在临床正确运用,临床检验标本的规范采集和主要注意事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标本的采取用真空采血管系列已成为主流,由于过去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血液从离心到测定时间长,影响分析结果和速度.为了迅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血清(血浆)分离胶抗凝采血管的应用,为急诊干化学分析提供了更快速的检测标本并在最短时间报告结果.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等生物安全隐患,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提高了检测标本的质量,方便了就诊患者.但是,随着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等在临床实践应用不断增加,出现许多误区及使用中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有必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分析前血液标本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了《WS/T225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和《WS/T224真空采血管及其添加剂》两个卫生行业标准,规定了临床化学检验收集血液标本必须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疗机构的分析前血液标本的收集和处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8年8月1日起也实施了《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的强制性生产行业标准,但至今国内各企业产品标准都不尽相同,不同品牌的真空采血管品质差异也较大。笔者认为应根据真空采血管用途、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管内壁清洁度、光滑度、硅化处理,管胶塞质量,管标签透明度、不脱落等指标选择采血真空管。  相似文献   

12.
陈伟平 《广西医学》2010,32(10):1287-1288
目的观察真空静脉采血方法在入托体检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0例入托体检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75例,传统采血组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按常规方法采血,真空采血组使用真空采血管,一次性采血针,采血方法按常规方法。结果真空采血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分别为96.7%及100%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组的89.7%及93.7%(P〈0.05)。结论真空静脉采血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穿刺成功率高,标本质量高,值得在入托体检儿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葆彤 《中外医疗》2010,29(19):185-185
真空负压采血临床操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分析采血管内看不到或流入的血液太少,采血过程中出现溶血现象的解决方法。无法避免并发症时,应必须知道减少对病人负面影响的方法,确保血液样本品质。结果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浅谈真空采血器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慧文 《海南医学》2003,14(3):47-48
真空采血器采集血液标本 ,具有自动定量 ,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等优点。其真空度的准确设定 ,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 5 % ,主要误差来源血液粘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微细差别 ,一次进针 ,多管取样 ,试管内管微线槽已整平并固化 ,内壁生物化学性质与人体血管内壁近似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样的原始状态 ,所以逐步被医院采用 ,但在临床普及和正确操作程序 ,规范的技术动作和有效的穿刺技巧尚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 ,现谈谈真空采血器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的方法及注意。1 真空采血器的类型1 1 采血针 :一端为静脉穿刺针头 ,有 6、7、8、9号 ,另一端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系统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真空采血系统进行采血的临床资料,对真空采血管的选择、采血方法及标本前处理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观察采血质量的控制效果。结果真空采血系统采血一次成功率、采血量控制、防止溶血及凝血、适应自动化分析等多方面优势显著,提高了血液标本质量,减少了分析前误差。结论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样标本,并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改善措施,可以减少分析前误差,提高检测血液标本质量,能够患者提供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焦淑宇 《吉林医学》2011,32(28):6057-6058
<正>真空采血法采集血标本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等优点,其真空度的准确设定与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正负5%,主要误差来源于血液粘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细微差别,真空采血法取代了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体检作为早期发现疾病,全面了解身体状况的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群众的普遍关注,他们最关注的是体检质量,体检服务中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查诊断水平。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静脉采血方法溶血的发生率,找出一种最佳采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1~3月间我院急诊科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80例。分别使用10 mL注射器、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BD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血液标本采集后立即摇匀并送检验科进行检测,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10 mL注射器采血法、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法和BD真空采血器采血法的溶血率分别为8.75%、6.25%、1.25%。与10mL注射器采血法相比,BD真空采血器采血法的溶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BD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率低,临床尽量使用该方法进行采血,以增加血液样本的合格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应规范操作,降低溶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王志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37-3038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各136例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组和传统空针采血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质量和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浅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法应用于婴幼儿能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确保血标本质量,而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史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64-1064
真空采血管因采血方便、操作安全已在我国逐渐推广使用。笔者在从事PT、APTT检测工作中发现真空管标本采血量多少不一,特随机取标本250份作一分析。1方法与结果1·1取BD枸橼酸抗凝真空采血管(采血量为2·7mL)5支,加蒸馏水1·0、1·5、2·0、2·5、3·0mL,在管外测其液面高度,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十年来真空采血标本质量进行分析,浅述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和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真空采血方法不当,如溶血、标本量过多或过少、标本放置过久、真空采血管使用不正确、采集标本的部位不当、采血时间和采集的体位不当、止血带压扎不当等因素,易导致标本不合格,影响检验结果.结论 护理人员要了解真空采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掌握真空采血要求,提高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