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莉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625-625
原发性面神经痉挛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多由于在面神经传导路上的某些部位存在病理性刺激所引起,少数病例属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或面神经炎后未治愈出现的面肌痉挛,也有人认为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引起面肌痉挛。笔者近十几年来对此病翻阅了很多的资料,吸取前人很多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认识、考究作了大胆的开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常由眼轮匝肌开始渐渐发展到其他面肌,女性发病率高是男性的2倍多,紧张、焦虑可加重症状。患者可因紧张、焦虑、疲劳、面部运动等因素而使病情加重,特别是在讲话、微笑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2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87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87例,疗效极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7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年龄在18~65岁之间,尤以中年人居多;其中男性3 8例,女性49例;左侧面肌痉挛者41例,右侧面肌痉挛者46例;病程最长者3 0年,最短者2个月。2 治疗方法主穴取翳风、风池二穴,配穴取健侧合谷。眼睑抽搐加太阳、四白,面颊抽搐加颧、迎香;口角抽搐加地仓、颊车。所加各穴均取患侧,交替使用。取1~1 5寸毫针进针后,接G 680 5治疗仪,采用断续波,小强度电流,高频率,通电3 0min左右。1次/d ,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3 治疗结果87例患者,痊愈(症…  相似文献   

5.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志富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0):56-57,F004
面肌痉挛是阵发性不自主的面部抽动 ,属祖国医学的“筋惕肉 目 闰”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大多始于眼轮匝肌 ,因失治误治而逐渐扩散至一侧面肌 ,其呈阵发性不规则的痉挛 ,入睡后消失 ,使用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常无明显效果。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概况 ,综述如下 :1 病因病理  杨氏[1 ] 认为头面部为三阳经所循行的部位 ,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 ,使经络闭塞而发病 ;他又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生发展 ,除与风、痰、虚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外 ,与血瘀也密切相关。梅氏[2 ] …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1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表现为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 ,通常局限于眼睑或颊部、口角 ,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 ,多发生于一侧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可使病情加重 ,入睡时停止发作。 1998年以来 ,我院收治了面肌痉挛患者 130例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0例中 ,男 5 4例 ,女 76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浅刺皮部的办法 ,取颧、迎香、四白、瞳子、阳白、地仓、大迎等穴位 ,以 32号的 1寸毫针 ,刺入面肌痉挛侧的皮内 ,使针尖皮肤突起成小丘 ,针体悬吊不脱落…  相似文献   

7.
<正>面肌痉挛(HFS)一般指特发性或原发性者,面部肌群发生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动、震颤,常局限于眼睑或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至同侧颈阔肌[1],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目前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2],更无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刀疗法结合枝川疗法治疗面肌痉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立国  李晓娟  叶新苗 《光明中医》2008,23(8):1184-1184
面肌痉挛(facialspasm)又称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阵挛性面肌痉挛(clonicfacialspasm)。主要累及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为阵发性、不自主、半侧面肌的抽搐,通常抽搐仅限于一侧面部,初仅为阵发性眼肌痉挛,之后逐渐发展到同侧面部肌肉痉挛。其病因不明,可能是面神经通路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而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  相似文献   

9.
火针为主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患,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其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口轮匝肌,几个月至几年内逐渐加重.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由于病因不明,故而治疗棘手[1].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该病积累了较多的治疗经验[2].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患.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其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口轮匝肌,几个月至几年内逐渐加重。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由于病因不明,故而治疗棘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该病积累了较多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1.
史青 《北京中医药》2002,21(1):48-50
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它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12.
面肌痉挛虽是常见病,但临床中较难治愈,往往频繁发作,顽固异常,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尚不十分满意,笔者通过运用超微针刀疗法中的"拉杆理论"和"杠杆理论"松解健侧颧骨部和肩峰部[1],患侧枕部和颈椎上段,并且结合《灵枢经·终始篇》中记载的辨识和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定经取穴[2],治愈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青 《北京中医》2002,21(1):48-50
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它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14.
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北京中医》2006,25(10):622-623
目的观察远端取穴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取远端取穴方法,主刺百会、风池、中脘、关元、足三里、合谷穴,实施轻柔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5个疗程。结果治愈46例,显效35例,好转27例,无效12例。轻型(多见于发病早期)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可以完全控制,治愈率高;中、重型(多见于发病中、晚期)患者,病情难以控制,康复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针刺治疗本病不宜局部取穴,以循经远端取穴为主,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霍则军  郭佳 《中国针灸》2007,27(8):631-631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律性抽搐、痉挛或强直性发作,直接原因是面神经的异常冲动,可能是面神经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的结果。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有一定的疗效,早期治疗疗效较好。笔者采用辨证分型针刺治疗早期面肌痉挛4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来自门  相似文献   

16.
远端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抽搐,为阵发性不规则的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上病下取,针刺远端穴位治疗32例原发性面肌抽搐,并与西药组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毫针浅刺挂针法治疗面肌痉挛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8年采用毫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10例,女55例;年龄18~72岁;病程最短2d,最长12a。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此又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向面颊及整个半侧面部发展,可因疲劳、紧张、恼怒后加重,1·2治疗方法取穴:阿是穴,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丝竹空、承泣、牵正,均取患侧,根据痉挛部位,每次取7~15个。选30号1寸毫针,进针深度约为0·2寸左右,让针尖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个皮丘,然后让…  相似文献   

19.
20.
耳穴压豆针灸并用治疗偏侧面肌痉挛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是一侧面部不自主阵挛性抽动,临床常见,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试用耳穴压豆配合针灸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