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575-157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来探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方法:将李东垣创立的74首方剂分为脾胃虚损、饮食内伤、饮酒损伤3组,并运用数据处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对其进行整理和挖掘,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李东垣论治脾胃病以虚损为本,以调畅气机和祛除湿浊为治;病机方面,脾胃虚损组以虚损为主,饮食内伤组虚实并举,饮酒损伤组以邪实为重,各不相同。治疗方面,脾胃虚损组以甘温补中法为主,食饮损伤组则以辛开苦降法为治。其外,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食饮损伤而致的痞痛积聚。结论:李东垣擅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食饮损伤为主的脾胃病,甘温补中法则多用于以脾胃虚损为主的脾胃病,并且从血证角度论治痞痛积聚丰富了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东垣脾胃病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从用药范围、药性构成、功能构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李东垣脾胃病用药组方规律,得出李东垣脾胃病方药运用特点是以补气药和解表药为主,性味突出辛、甘、苦、温、寒,归经以肺、脾、胃为多;以为东垣用药广而精之广字用于整体评价东垣方似有不妥之处,并提出东垣脾胃病用药有明显的核心化倾向,其核心即是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3.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以脾胃虚弱,清阳下陷,阴火上乘为主要病机,以益气,升阳,泻火为主要治法,在临床用药上重视升清除浊,顺乎脾胃生理功能,处方用药长于加减变通。  相似文献   

4.
祁勇 《光明中医》2021,36(9):1382-1384
目的 探寻《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药物组方规律,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Office 2010对《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应用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聚类分析,对《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脾胃论》高频中药有:人参、陈皮、升麻、当归、白术;《...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是我国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独创性地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提倡治疗内伤病当以培补脾胃为主,成为“补土派”的一代宗师。东垣立法制方,多遵经旨。他认为疾病的形成乃人体内部“气”不足所致,而气之所以不足,又是脾胃虚损的结果。所以,  相似文献   

6.
陆为民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0):448-449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配伍用药拾萃陆为民南京中医药大学94级研究生(南京210029)单兆伟教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脾胃病诊治,用药配伍,独具匠心,每起沉疴。学生有幸待诊左右,深得教诲,铭记于心,今择录一、二,以飨同道。1莱菔子配决明子《素问·灵...  相似文献   

7.
8.
李东垣 (1180~ 12 5 1) ,名杲 ,字明之 ,世居真定 (河北正定 )的东垣地区 ,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自幼年从易州 (河北易县 )于张元素 (洁古 )学医 ,继承张元素的医学理论和经验 ,并有所发展 ,后人称他为金元医家 ,撰写了一部具有独创思想的脾胃学专著。东垣生活于南宋偏安 ,金元混战 ,人民生活颇不安定 ,疾病流行的年代 ,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认识到疾病多因饮食失节 ,劳累过度致脾胃气虚 ,抗病能力减弱而发。他独创性地提出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 ,并创立新法。《脾胃论》于淳九年 (12 4 9)问世 ,该书主要学术论点是“人以脾胃…  相似文献   

9.
李东垣以益气升阳为其基本治疗大法,并根据元气衰而阴火旺的病理特点,佐以敛阴火,注意气机升降,邪正虚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脾胃内伤病治疗法则。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下面仅对东垣临床治法做一浅略探讨,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以益气升阳为其基本治疗大法,并根据元气衰而阴虚火旺的病理特点,佐以敛戢阴火,注意气机升降,邪正虚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脾胃内伤病治疗法则。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下面仅对东垣临床治法做一浅略探讨,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益气升阳理论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理论,其着眼于脾胃,立足于升降,取法于阴阳。李东垣基于该理论提出了"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的益气升阳治法,并随证制方创制了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清燥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调中益气汤等益气升阳的名方,在治疗现代脾胃病及其他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脾胃病用药     
脾胃病变与阴阳、气血、升降、燥湿、纳运密切相关,临床用药当明辨病因病机,中病即止,有是病而用是药,用药不及,难纠其偏,用药太过,反伤其正,用药之妙,全在一个平字,切忌伤脾阴胃津、碍脾之健运、伤中碍食、助邪火伤阴、耗气伤正,脾胃有别,脾胃分治,辨证加减,合理搭配升降、燥湿等,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金元医家李东垣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的理论,在其所著《脾胃论》中提出了“心之脾胃病”“肺之脾胃病”“肝之脾胃病”“肾之脾胃病”等五脏病的症状特点及其因机证治,通过分析李东垣治疗上述五脏病的遣方用药规律,深入探讨脾胃与其余四脏生理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元医家李东垣在学术上重视人身胃气 ,倡“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凡饮食劳倦每致脾胃升降失常 ,形成“谷气下流 ,阴火上冲”的内伤病证。处方用药力主甘温药充沛元气 ,风药鼓蕴升阳 ,寒凉药微泻阴火。其特点体现在所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书中所冠“升阳”二字十七方中 ,兹探析如下。1 选药广泛 组方精巧“升阳十七方”系指升阳补气汤、升阳顺气汤、升阳汤、升阳益血汤、补气升阳和中汤、升阳除湿汤、升阳泻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祛热和中汤、升阳调经汤、调经升阳除湿汤、升阳举经汤、升阳柴胡汤、升阳除…  相似文献   

15.
16.
吾师单兆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脾胃病诊治,用药配伍,独具匠心,每起沉疴,学生有幸随诊左右,深得教诲,铭记于心而不敢私藏,今择录一二,以飨同道.1 莱菔子配决明子《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说明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吾师认为,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降浊功能的延续,其正常功能的维系尚有赖于肾元的充足,肺气的肃降,古云:“肾主五液,开窍于  相似文献   

17.
雷婷  王建坤  魏凤琴 《河南中医》2022,(12):1834-1837
李东垣认为,治疗脾胃病不能拘泥于脾胃本身,须从五脏整体考虑。肾与脾分主先后天,肾为人身之根本,肾不封藏,则水中之精不足,则无精以行升浮之令,百病乃生;肾阳为脾胃阳气的根本,肾阳充足,温暖中土,则土不致寒冷,脾胃之阳充足则能腐熟、运化水谷,且制水而水不泛滥,故不病;肾阳虚则水土不温,脾胃一派寒象,名“寒中”;肾精滋润濡养脾胃,开窍于二阴,胃主降,体阳用阴,若肾精亏虚,则脾胃、大小肠失润而不能向下传化糟粕,可引发便秘;肾之阴火可伤及脾胃元气,加重脾胃虚损程度。因此临证治疗脾胃病时,李东垣除补益脾胃外,还注重从肾论治脾胃病。肾阳不足、寒水侮土者,李东垣善用辛热,佐以甘药,辛热泻寒水,甘热补脾肾阳气,常用理中丸、四逆汤等加减;水来侮土、阴寒不盛者,用理中丸;阴寒甚者,用四逆辈,方如四逆汤、姜附御寒汤、神圣复气汤、附子理中丸等;肾之水虚阴火上僭者,用生地黄、黄柏、知母等滋水泻火。其还善用风药升散阴火,散寒胜湿升阳,并强调要因时用药,肾元不足者,慎用发表药。  相似文献   

18.
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独特方法,是临床用之有效的治疗大法。入脾胃经的药物很多,作用各异,但概而言之,补脾胃者以甘(主)酸(次);泻脾胃者以苦(主)辛(次),这在《内经》上有"用苦泻之;甘补之"之说。从而指出了脾胃病补泻的一般用药原则。1补以甘、酸甘味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相似文献   

19.
中医脾胃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道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常见病。其病因常与寒邪外客、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本虚有关,其病机常表现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胃不和、瘀血内阻、脾胃阴亏、脾胃虚弱,针对其病因病机治法常用温胃散寒。和胃降逆,疏肝理气,活血定痛,健脾助运,消积导滞,养阴益胃等等,以下就几类治法常用脾胃病中药谈一下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进虎 《陕西中医》1994,15(7):309-310
根据李东垣的脾胃学说阐述了肺与脾的生理关系,肺之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在治则上通过调理脾胃往往使肺病得到治愈。提示肺病从脾胃论治是一种求本溯源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