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日 《中医杂志》2008,49(2):18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不适,或伴吞咽不畅、食道及咽部异物感、哮喘、咳嗽等。其中食管黏膜有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变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具备GERD症状而无内镜下黏  相似文献   

2.
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紊乱,以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烧心、反流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出血及Barrett食管(食管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取代),甚或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剑突下烧灼感、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呕吐、或咳嗽、哮喘、咽喉炎、常误诊为咳嗽、哮喘、心绞痛等病。但烧心和反流是其主要症状。笔者自拟调肝和胃治疗该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伶 《江苏中医药》2016,48(2):25-27
汪师认为慢性咳嗽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胃-食道反流性咳嗽和上气道综合征三种疾病,临床均以咳嗽缠绵为唯一症状,究其病机各有不同。咳嗽变异性哮喘以风为先,治宜疏风解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以气为主,治宜和胃降逆;上气道综合征以痰为要,治宜化痰行气。临证时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咳嗽特征等,仔细检查,中医药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涉及微量误吸、食管-支气管反射、食管运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等,目前认为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噎膈、食管瘅、胸痛等病证范畴[2]。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并可有非心源性胸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咽喉炎等食管外的表现。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可分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食管(BE)。近年来,随着对此病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下面,本文就近年来胃食管反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食管,引起泛酸、胸骨后烧心等症状,并可有非心源性胸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咽喉炎等食管外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陈领然  耿丽梅  侯小藏 《河北中医》2008,30(12):1299-1300
老年人易患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而胃食管反流是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微量误吸”和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对食管内24hpH检测结果表明,在有咳嗽、喘息症状的老年人中57%有胃食管反流现象。2006—03—2007-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并GER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还可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病变。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NERD是指具有典型的反流症状,但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性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GERD相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内镜胃黏膜分级水平、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胃黏膜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均<0.05);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FEV1%、FEV1及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均<0.05)。结论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GERD相关性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消化道症状体征,减轻胃黏膜损伤,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并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用西沙必利对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87例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 ,治疗组在常规抗哮喘药物治疗的同时加服奥美拉唑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加服安慰剂。记录患者的哮喘评分、胃食管反流症状持续时间,按需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剂量,按需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和测定患者的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占预计值%) ,最大呼气容量百分比(PEF %)及PEF变异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每天哮喘症状计分、胃食管反流症状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 ;治疗组按需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平均剂量显著减少(P <0 .0 1 ) ;按需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的平均次数显著减少(P <0 .0 1 ) ;治疗后FEV1 占预计值%、PEF %及PEF变异率改善更明显(P <0 .0 1 )。结论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时,在抗哮喘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难治性哮喘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等反流症状和食管黏膜破损,凡经内镜和(或)24h食管pH检查证实有食管炎,或胃食管有异常反流者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除烧心、胸痛等典型症状外,尚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包括咽喉部及肺部症状,与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咽喉炎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0月咳喘专科门诊的64例胃食管反流相关哮喘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支气管哮喘控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及FEV1。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哮喘控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唐梁  董秀娟  邱向红 《新中医》2007,39(11):96-97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病症,可引起烧心、泛酸、反胃、嗳气、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和食管以外的口、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表现为咽喉炎、哮喘、咳嗽等。中医学无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病名。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应归属于反胃、吐酸、胸痹、嘈杂、梅核气、噎膈等病范畴。笔者试图通过中西医学对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可导致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收效甚微。从肺胃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致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并列举应用同精导气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案1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医案分析,明确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并指导其治疗。提供医案两则,从循证医学角度阐述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哮喘,在治疗哮喘基础上加用和胃降逆、下气消痰之品每收确效。伴有胃食管反流的难治哮喘,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可以明显缩短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GER)关系密切,临床常见合并发生,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为35%-89%,明显高于普通人群5%-8%的胃食管反流发病率。近年来,随着该病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对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并起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丰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65-565,608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烧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此外,本病还可引起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9.
正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属于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并侵袭食管壁,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病变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损害的一种疾病。胃灼热、反流是其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此外,还有胸痛、吞咽困难等不典型症状,亦有因反流物刺激食管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的食管外症状,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哮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乐  叶柏  汪悦 《江西中医药》2008,39(1):76-7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泛酸、反食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较满意,本文试将近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