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性延命录》是现存第一部养生学专著,本文从《养性延命录》脏腑养生理论出发,指出《养性延命录》以保养五脏理论基础、食疗滋养五脏、行气导引激发脏腑功能为养生特点,阐明中医脏腑理论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以及脏腑理论在养生学范畴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医心病学是研究"心主血脉"、"心藏神明"、"开窍于舌"、"合于小肠"等心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与其他脏腑病理关联所致病理变化的规律、诊疗方案、用药特点和护理调摄、康复预防、保健养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富有中医特色和疗效优势的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3.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学辉  张良芝 《光明中医》2008,23(11):1847-1848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课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临床专业课。中医内科学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医饮食养生在老年人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自《黄帝内经》以降历代医学文献中的老年饮食养生内容,探讨中医老年饮食养生的理论认知原则与方法,并得出结论食物具有性味归经,从而发挥着补益脏腑气血和祛邪的作用,是老年人的"安身之本";老年饮食养生应基于老年人脏腑亏虚、多病相兼的生理特点,发挥饮食"养"和"治"...  相似文献   

5.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授课教师在设计好一节课后,向其他教师介绍自己关于某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其理论依据,之后在教师中间进行交流、评价,其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文章结合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情况,针对中医外科学课程中"蛇串疮"这一教学内容,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形成性评价6个方面设计说课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面临亚焘康及老龄化的今天,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更加迫切,"中医养生热"经久不衰。然而中医养生传播中出现了一些夸大其辞、弄虚作假、违背科学常理等"假丑恶"现象,引起老百姓无所适从、失望甚至反感。为此亟需给中医养生正本清源、去伪存真,还中医养生"真善美"的本来面目。中医养生传播内容的"真"加上中医养生传播形式的"美",就能达到中医养生传播效采丽"善"。中医养生之"真"既有科学之"真",又有人文之"真"。中医养生科学之"真"表现在中医养生学的科学性上。虽然中医脏腑、经络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人体器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健康、长寿是永恒的追求,养生则是满足这一愿望的手段。藏象学说是中医独特的解剖、生理、病理学说,反映了中医以整体、恒动为基本观念的人体生命观。二者无论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中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藏象学说不仅在整体性、恒动性等方面与中医养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是将中医养生在针对不同脏腑、不同个体、不同环境所使用的方法和目的做了进一步的精细化,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佛学是中华哲学史上的一部瑰宝,同时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养生先养心"为视角,以"佛"为度量,深刻阐述了人的寿命长短与健康方面的真谛与内涵。本文试从身心的调节、合理饮食以及佛学与中医在"德"方面的养生三个方面论述佛学与中医养生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说课是教学准备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章心悸的说课设计为例。以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英语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内科学说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简要阐述对说课的重要性和现存弊端,强调应重视说课的作用与功能,促进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研教学内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子》[1]不仅是中华哲学史上的一部瑰宝,同时也是中医史上的一部理论奠基之作。它以"天人合一"为视角,以"道"为度量,深刻阐述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及人类生命的真谛与内涵。尤其是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从老子的哲学思想出发,分别从"返朴归真"、"自然无为"、"柔弱不争"三个视角论述老子与中医养生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机体内各脏腑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体与自然也是统一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并规定其为理论阐释方法;以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养生学的生理学基础,以六淫七情和饮食劳倦内伤作为病理学基础,以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方法,提出精气神三位一体、预防为主和动静结合的三大养生原则。根据保全真气的养生目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并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实现养生目标的必备条件。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保养真气,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探讨了"求本"观在中医养生学的体现,以期对中医养生学本质的认识有所助益。认为中医养生学的"求本"观,以人为中心,并依据个人不同特点,以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生理机能水平、生命质量和长度为价值取向,以追求培养巩固人体"生生之气"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中医饮食养生方论,奠定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明确提出中医养生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饮食养生在诸多养生方法中居于首位。《黄帝内经》是以“中和”思想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理论为根本,以饮食的作用、饮食养生基本原则、饮食养生主要方法及病家饮食禁忌等为框架,构建的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体系,对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时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目标,结合中医内科学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教学实践、临床带教经验,提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体系,引入情景教学、PBL教学方法以及"微课"模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开展以提高学生中医临证能力与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和临床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医思维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针推、养生、康复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四诊、辨证的中医思维方式及基本操作技能。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从实训课改革入手。此文分析了实训教学现状,以实训教学目标为中心,探索实训课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考核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灸疗与养生     
《内经》"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养生医学思想阐述。《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李东垣解释"治未病"就是养生,指出"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因此,《内经》灸疗养生理论研究,既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又是对《内经》"治未病"养生思想的弘扬。  相似文献   

17.
抗击新冠疫情停课不停教,使得远程教学成为高校教学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医急诊学远程教学采用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适合中医急诊学远程教学的教学资源库,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医急诊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以"线上网络(BB平台及微信)+复课后线下课堂"的教学环境为载体,以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环节为抓手。初步实践表明该模式适合疫情的教学要求,同时不断完善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内经》养生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中和养生之道,提出了"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动静结合"的中和养生原则,是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医养生理论及临床实践中的完美体现。中和养生学说的基本内涵体现在顺应四时至中和以养形;调摄精气神及情志至中和以养神;调节饮食至中和以养性。后世医家对中和养生学说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与发挥,并强调了中和养生学说在中医养生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养生与慢生活这两个话题,一个古老,一个新潮,看似没什么联系,可盘根错节两者息息相关,可以说慢生活的理念源于中医养生学中的理念[1]。现代学者定义慢生活是相对于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慢生活理念诞生于90年代的意大利,随之便风靡世界,"慢"并非绝对是慢,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意境,一种惬意,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意境。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可见健康的核心就  相似文献   

20.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主要通过口头阐述的方法介绍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等。本文结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情况,针对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中"分泌性中耳炎"这一教学内容,从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6个方面设计说课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