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骤停(CA)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神经功能恢复最为关键的病理改变,影响着临床上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的自主存活率及生存质量。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包括:脑内血流动力学障碍;氧自由基增多;炎症因子表达量增加;能量代谢紊乱;细胞内外离子失衡,产生钙超载,并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等。参附注射液主要是由人参、附子的提取物配制的复方制剂,具有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氧自由基,减少血黏度等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器官保护。经科学研究证实,参附注射液对CA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提高脑内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结构损伤、改善脑内能量代谢紊乱、消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调控细胞凋亡及促进神经再生等机制有关。本文综述了参附注射液在CA后缺血缺氧脑组织保护中的作用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8)、缺血/再灌注组(n=8)、参附注射液30mg/L组(n=8)和100mg/L组(n=8)。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心脏缺血前和再灌注后,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离体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舍物ATP含量、MDA含量及S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100mg/L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附注射液30mg/L组和100mg/L组心肌MDA值减少(P〈O.05),SOD值升高(P〈0.05);参附注射液100mg/L组ATP含量增加(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ATP含量和SOD活性,减少MDA含量,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参附治疗组(C组)。分别在缺血前10min,缺血45min,再灌注45min取血检测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及肝组织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C组与B组相比,再灌注45min肝酶指标、血浆MDA浓度、TNF-α浓度降低;血浆SOD活力、血浆IL-10浓度、血浆NO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8~3.76,P均<0.05);病理检查提示C组肝脏变性坏死明显较B组减轻。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增强兔血浆SOD活力,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肝脏Kupffer细胞产生TNF-α,促进内源性IL-10的释放;促进肝脏合成释放NO,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5只,参芎注射液治疗组25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法原位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72 hHE染色显示出典型梗死灶和神经元丢失,Nissl染色可见细胞尼氏体肿胀,消失,参芎注射液治疗可以减轻上述损害。模型组梗死灶明显,神经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增多(P<0.01),参芎注射液治疗可明显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死体积(P<0.05),及其神经细胞凋亡计数(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临床急诊杂志》2015,(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AMI患者中溶栓血管再通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溶栓治疗的同时应用SFI治疗。溶栓后均监测心肌酶谱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观察组CK、CKMB、LDH、α-HBDH达峰值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ST、SB、AVB、PVB、P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SB、AVB、PVB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SFI对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线栓法所致大脑中动脉缺血损伤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建模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膜同组及丹参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等5组,每组10只,假手术大鼠10只设为对照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脑指数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可以升高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率及脑含水量,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高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各种效应与尼膜同组相似。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中肺组织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建立在体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后再灌注3、6h。SF组于阻断肺门前30min腹腔注射SF 10mL/kg。于实验结束点取肺组织,分别以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aspase-3表达,同时测定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与Sh组比,IR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MDA浓度升高,SOD活性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F组较IR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MDA浓度下降,SOD活性升高,差异亦均有显著性(P〈0.01)。形态学观察发现sF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SF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而阻止细胞凋亡,从而减轻uRI中肺组织损伤。[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银杏药质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药质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0/12在湖北省中医院动物试验中心进行。将6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杏灵颗粒组、药质体高剂量组、药质体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每组小鼠均按要求术前给药,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迅速断头取双侧大脑皮质,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期脑组织SOD,GSH-Px和CAT的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丙二醛的含量犤(34.92±8.88)μmol/g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犤(21.62±5.44)μmol/g犦。预先给予银杏药质体可明显减轻SOD,GSH-Px和CAT的抑制,减少丙二醛的生成。该作用优于等总黄酮剂量的杏灵颗粒。结论:银杏药质体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酶活性,减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研究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实验动物学习、记忆等的能力。但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脑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和机能中心实验室,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8在锦州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8只。方法: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乙醚麻醉,颈正中切口,两边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min后去除动脉夹,恢复动脉血流。对照组只分离两边颈总动脉,不夹闭。②模型组和对照组: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及再灌注后每隔24h分别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蒸馏水、低和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及尼莫地平组按10,40,2mg/kg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尼莫地平。再灌注72h后断头取脑,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的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小鼠40只,每组8只。①总抗氧化能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145,P=0.000),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t=6.313,8.956,4.14,P〈0.01)。②氧化氮合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41,P〈0.01),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2.231,8.956,7.260,P〈0.05-0.01)。③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883,P〈0.01),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5.234,4.518,P〈0.01)。
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实验动物学习、记忆等的能力。但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脑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和机能中心实验室,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8在锦州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8只。方法: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乙醚麻醉,颈正中切口,两边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min后去除动脉夹,恢复动脉血流。对照组只分离两边颈总动脉,不夹闭。②模型组和对照组: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及再灌注后每隔24h分别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蒸馏水、低和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及尼莫地平组按10,40,2mg/kg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尼莫地平。再灌注72h后断头取脑,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的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小鼠40只,每组8只。①总抗氧化能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145,P=0.000),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t=6.313,8.956,4.14,P<0.01)。②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41,P<0.01),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2.231,8.956,7.260,P<0.05~0.01)。③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883,P<0.01),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5.234,4.518,P<0.01)。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银杏药质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药质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0/12在湖北省中医院动物试验中心进行。将60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杏灵颗粒组、药质体高剂量组、药质体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每组小鼠均按要求术前给药,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迅速断头取双侧大脑皮质,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期脑组织SOD,GSH-Px和CAT的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丙二醛的含量[(34.92&;#177;8.88)μmol/g]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1.62&;#177;5.44)μmol/g]。预先给予银杏药质体可明显减轻SOD,GSH-Px和CAT的抑制,减少丙二醛的生成。该作用优于等总黄酮剂量的杏灵颗粒。结论:银杏药质体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酶活性,减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环磷腺苷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环磷腺苷注射液(0.5 mg/kg、1.0 mg/kg、1.5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的改变,并观察梗死组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行为改变;各用药组神经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各用药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TNF-α、IL-6水平也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而三种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环磷腺苷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即缺血再灌注组,在缺血前30分钟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各保护组(Cen5,Cen10,Cen20,各组n=10)在缺血前30分钟经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剂量分别为5、10、20ml/kg)及生理盐水(剂量分别为15、10、0ml/kg)。采用右侧颈内动脉丝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阻闭120分钟,术后观察1、3、6、12、16和24小时神经行为学变化并评分,24小时时处死动物,取大脑行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结果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各保护组为Cen5〔(0.6±0.5)分,P<0.05〕,Cen10〔(0.8±0.9)分,P<0.05〕,Cen20〔(0.7±0.4)分,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1.0)分〕;24小时梗死容积各保护组为Cen5〔(58.7±21.4)mm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肠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致脏器功能障碍,观察此时参附注射液对胃肠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4/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研究室进行,40只健康大耳白色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再灌注对照组(Ⅰ组);参附注射液5mL/(kg&;#183;h)组(Ⅱ组);参附注射液10mL/(kg&;#183;h)组(Ⅲ组);参附注射液20mL/(kg&;#183;h)组(Ⅳ组)。实验前30min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氏液,各给药组静脉泵人相应剂量的参附注射液。于基础状态,心肌缺血60min。再灌注后60,90,180min 5点测定平均动脉压、心率、胃黏膜内二氧化碳分压值及血气分析,计算胃黏膜pH值。并作对比。结果:心肌缺血60min,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胃黏膜pH值分别为(70.50&;#177;4.50)kPa,(165&;#177;14)次/min,7.032&;#177;0.024,均较基础状态明显下降(P&;lt;0.05)。再灌注后60,90,180min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胃黏膜pH值亦分别较前明显下降(P&;lt;0.05),而参附注射液各剂量组则较前无明显变化(P&;gt;0.05),且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先输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肠微循环具有保护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致脏器功能障碍,观察此时参附注射液对胃肠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4/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研究室进行,40只健康大耳白色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缺血再灌注对照组(Ⅰ组);参附注射液5mL/(kg·h)组(Ⅱ组);参附注射液10mL/(kg·h)组(Ⅲ组);参附注射液20mL/(kg·h)组(Ⅳ组)。实验前30min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氏液,各给药组静脉泵入相应剂量的参附注射液。于基础状态,心肌缺血60min,再灌注后60,90,180min5点测定平均动脉压、心率、胃黏膜内二氧化碳分压值及血气分析,计算胃黏膜pH值,并作对比。结果:心肌缺血60min,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胃黏膜pH值分别为(70.50±4.50)kPa,(165±14)次/min,7.032±0.024,均较基础状态明显下降(P<0.05)。再灌注后60,90,180min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胃黏膜pH值亦分别较前明显下降(P<0.05),而参附注射液各剂量组则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先输注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肠微循环具有保护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999参附注射液对再灌注新西兰大白兔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兔缺血/再灌注模型,用LMS-2B型二导生理仪记录和监测心肌的收缩功能指标,以Evans蓝-TTC法染色测量心肌梗死范围,以电镜和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测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参附注射液治疗组LVSP恢复率和 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高,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数亦明显减少。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收缩功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对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参附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制成动物模型后,空白组(n=12)与对照组(n=12)不作处理,实验组再分为3组,各12只,于伤后30min及12h按低(5ml/kg)、中(10ml/kg)、高(20ml/kg)剂量参附注射液给予腔腹注射,伤后24h检测脑组织Ca2 、Mg2 、兴奋性氨基酸(EAA)及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中、低、高剂量参附组大鼠脑组织Ca2 、Mg2 、EAA、ET含量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各剂量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抑制颅脑损伤后脑组织Ca2 、EAA、ET的升高及Mg2 的下降,起到脑保护作用;不同剂量间无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损伤模型,同时给予NGF治疗。观测神经评分改变,计算脑组织梗死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动的变化。结果:NGF治疗组神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GF治疗组脑缺血梗死区缩小,脑组织含水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NGF具有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NOS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5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100mg/kg、300mg/kg姜黄素治疗组。缺血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处死,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损伤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组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和减少脑梗死体积.各剂量姜黄素治疗组均可明显减少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P〈0.01),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P〈0.01),并且姜黄素治疗组Bax表达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