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某煤制天然气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风险,对其作业场所进行作业分级。结果显示,所有接触粉尘作业的岗位为Ⅰ级,气化工段巡检工的化学毒物岗位作业分级为Ⅱ级,皮带巡检工和空分分厂巡检工的噪声岗位作业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气化工段巡检工的高温岗位作业分级Ⅱ级,其他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均为0级。提示结合分级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进行优化及整改,将有利于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泰州市某生物质发电厂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对其作业场所进行分级,能更好的为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提供劳动保护的依据。方法 2018年7月,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泰州市某生物质发电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结果泰州市某生物质发电厂Ⅰ级作业岗位(轻度危害)13个,分别为粉碎操作岗位(其他粉尘浓度7.0~8.6 mg/m3)、灰渣灰库操作岗位(其他粉尘浓度3.4~8.2 mg/m3)、加氨间巡检岗位(氨浓度10.2~22.0 mg/m3)、氨罐房巡检岗位(氨浓度11.4~24.0 mg/m3)、引风机巡检岗位[等效声级86 dB(A)]、汽轮机巡检岗位[等效声级88 dB(A)]和7个燃烧系统高温巡检岗位(温度30.2~32.5℃);0级岗位(安全作业)20个。结论Ⅰ级作业岗位(轻度危害)需加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措施,控制作业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强化工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戴管理,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宣传,更好的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3.
对某燃煤发电厂开展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识别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接触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半定量分级结果显示,除灰工接触生产性粉尘为轻度危害作业;锅炉运行工与汽机运行工接触噪声、高温均为轻度危害作业;其他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均为相对无害作业。结合分级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进行优化及整改,将有利于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某新型蒸压粉煤灰砖厂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了解其用于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搅拌机、轮碾机等工作场所中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为Ⅰ级,制砖机工作场所中粉尘作业分级结果为Ⅱ级,球磨机、轮碾机、制砖机等工作场所中噪声作业分级均为Ⅰ级。结论现场检测法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相结合,能够更科学地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出综合评价,为企业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某燃煤火力发电厂工作场所接触化学毒物的作业分级,评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为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提供基础。方法对某燃煤火力发电厂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的化学毒物的种类及接触岗位进行现场调查,借助《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技术标准进行接触化学毒物作业的危害程度分级。结果接触化学毒物的锅炉汽机巡检员、脱硫巡检员、检修运行工、水汽值班员危害作业分级指数均1,作业级别均为0级,属于相对无害作业;化学值班员、液氨卸车员危害作业分级指数1G≤6,作业级别均为Ⅰ级,属于轻度危害作业。结论除化学值班员、液氨卸车员,其他接触化学物作业岗位对劳动者健康影响较小;轻度危害作业需通过采取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加强职业卫生培训、落实个体防护及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等措施,减少接触化学毒物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和作业分级,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危害作业分级。结果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高温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前3项岗位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6.2%(16/21)、87.5%(42/48)和17.4%(4/23);其中造型和砂芯岗位其粉尘浓度合格率为0%,作业Ⅱ级(中度危害);砂芯岗位甲醇、甲醛、酚、氨和正已烷等生产性毒物为Ⅲ级(重度危害);熔炼、研磨岗位噪声为Ⅱ级(中度危害);配料、浇注、造型、砂芯和砂处理岗位噪声为轻度危害;铸造熔炼和砂模浇注岗位均为高温、Ⅱ级(中度危害)作业;企业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尚不够建全。结论某铸造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针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可操作方法。方法运用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控制效果分级等指标,对粉尘的检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粉尘控制效果等级。结果运用这一方法,对某煤矿建设项目粉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回采工、掘井工接触粉尘的危害程度为Ⅲ级,井下皮带巡检工、皮带司机Ⅱ级;52处作业场所有12处按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为Ⅱ级,占总数的23.1%;15处为Ⅰ级,占28.8%;25处为0级,占48.1%。对照控制效果分级,25处控制效果为达标,15处为超标,12处为严重超标,即27处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结论粉尘定量评价方法可作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运用定量分级法对某汽车刹车片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苯酚、甲醛、氰化氢、氨、苯等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0级(相对无害),外缘磨床、钻孔机为噪声Ⅰ级(轻度)作业,多刀切割机为噪声Ⅱ级(中度)作业。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需加强噪声作业关键岗位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稀土合金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对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为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并结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对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分级,并根据企业现有情况,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结果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稀土粉尘、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和噪声等。粉尘危害集中在电解车间。粉尘岗位8 h时间加权浓度合格率为为其中2#电解车间电解岗位粉尘分级为Ⅱ级,属中度危害作业,其它电解车间电解岗位粉尘分级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作业;各岗位噪声检测结果和有毒物质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电解车间稀土粉尘危害较为严重,针对稀土粉尘浓度超标现状,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完善各项职业病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识别与确定某磷肥复合肥制造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政府职业卫生监管及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收集企业相关资料、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磷矿粉尘、硫酸及三氧化硫、氟化氢、普钙、氨、氯化铵等,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化学毒物浓度、噪声强度检测总合格率分别为86.4%、100.0%和23.7%,氨、氟化氢作业场所检测浓度范围分别为0.35~18.8、0.04~0.69 mg/m3。其中磷肥生产单元进料岗位、仓库包装岗位和复合肥生产单元上料岗、成品包装岗位其他粉尘(磷矿粉尘、混合粉尘)作业危害程度为Ⅰ级,球磨巡检岗位、混合造粒、粉碎、烘干、筛分巡检岗位各岗位的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均为Ⅱ级,磷肥生产车间进料岗位、锷式粉碎岗位、司炉工岗位、复合肥生产单元加料、包装岗位各岗位的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均为Ⅰ级。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及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应重点关注磷肥生产单元的进料岗位、包装装卸岗位、复合肥生产单元的上料及包装岗位的粉尘防护、进料、粉碎、球磨、造粒、筛分等岗位工段的噪声和混化岗位、进料造粒等岗位操作的氟化氢、氨等毒物防护。企业存在氨、氟化氢高毒物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燃煤电厂的职业病危害现况,为其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家不同地域和规模燃煤电厂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对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作业场所分布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进行检测与分析,归纳超标作业岗位的分布规律、超标原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结果 10家燃煤电厂输煤系统煤尘合格率为33.33%~100.00%;炉机电系统矽尘合格率为41.67%~100%;除灰渣系统矽尘合格率为20.00%~100.00%。粉尘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主要是输煤皮带头部及尾部、干灰卸灰以及锅炉本体吹灰器平台等区域。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炉机电系统、脱硫系统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噪声危害严重,其中输煤系统噪声合格率为55.56%~100.00%;炉机电系统、除灰渣系统、脱硫系统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噪声合格率均为0~100.00%。3家电厂存在氨或联氨浓度超标问题,超标场所均为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氨和联氨加药间;皮带巡检工、集控运行工、卸灰工、化学运行工、脱硫运行工和保洁员是电厂正常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重点防护对象。结论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从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加强对燃煤电厂粉尘、噪声、氨和联氨危害的综合治理,减少其对工人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某生物质发电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有害作业分级等方法,通过对某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生物质发电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生物因素及工频电磁场等。其中除灰岗位为粉尘Ⅱ级作业,汽机巡检岗位为噪声Ⅰ级作业。结论灰料装卸/运输、锅炉清灰、汽机巡检的噪声作业、燃料收集与储存接触微生物作业及化学品水处理酸/碱的装卸作业为本项目的关键控制部位。必须加强卫生工程防护、个人防护及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某玻璃纤维生产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 并提出该行业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建议。
方法 通过检查表法、职业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和检测检验法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对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等做出客观、真实的现状评价。
结果 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玻璃棉粉尘、其他粉尘(碎玻璃和硼砂混合尘)、苯酚、甲醛、氨、噪声和高温等, 现场采样检测结果显示, 矽尘检测合格率66.7%, 噪声检测合格率92.31%, 其他因素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窑炉巡检位矽尘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 离心成纤巡检位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 其余岗位作业分级均为0级(相对无害)。
结论 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粉尘和噪声是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窑炉巡检位和离心成纤巡检位是其关键控制点, 应重点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的适用性。
方法 以某石化企业苯乙烯装置为调查对象, 对其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 采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确定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
结果 该单位工人接触苯、甲苯、乙苯、苯乙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苯乙烯装置巡检工、化验工和罐区巡检工为中度危害作业岗位, 内操和装卸工为轻度危害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显著危险。
结论 采用该定量评估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岗位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 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 该实施指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某秸杆发电厂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有害作业分级等方法,对某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生物质发电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生物因素及工频电磁场等。其中除灰岗位粉尘浓度2.3 mg/m~3为Ⅱ级作业,汽机巡检岗位噪声强度80 dB为Ⅰ级作业。结论灰料装卸/运输、锅炉清灰、汽机巡检的噪声作业、燃料收集与储存接触微生物作业及化学品水处理酸/碱的装卸作业为本项目的关键控制部位。必须加强卫生工程防护、个人防护及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6.
杨叶中  邹玉华  王志刚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68-1470
目的对张家港市某化工企业部分工作场所进行生产性毒物作业分级,并对所用标准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方法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通过计算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3个要素的权重数,对部分操作岗位作出职业病危害程度分级。结果该企业应颜车间D线、E线挤出机岗位、树脂制造现场、树脂制造车间控制室属于0级(相对无害作业)。结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29为评价工作场所生产性毒物作业的卫生状况和区分接触者危害程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根据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分析石材行业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行业监管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120家建筑石材加工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现状调查,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并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结果 涉及矽尘(50%<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80%)作业岗位均为高度危害作业,涉及大理石粉尘作业的岗位危害程度较轻;水磨岗位危害程度较轻,而干磨、切割和拉锯岗位的危害程度较重。 结论 上海市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严重。应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设置防护设施,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监管部门应制定石材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范,并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始我们对194个企业接尘岗位生产性粉尘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随机测定194个企业共1071个接尘岗位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分布为:901个接尘岗位属0级,占调查总数的8413%,146个接尘岗位属!级危害,占调查总数的13.63%,19个接尘岗位属!级危害,占调查总数的1.77%,5个接尘岗位属正级危害,占调查总数的0.47%。按工业系统统计的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建材行业生产性粉尘监测点数合格率较低为65%,其次为橡胶行业。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属于三级、巨级接尘岗位主要是化工、建材、橡胶及…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对某油田修井作业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显示,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修井机司机、井口操作工和场地操作工作业分级0级,相对无害;接触化学物的修井机司机、井口操作工作业分级Ⅰ级,轻度危害;接触噪声的修井机司机作业分级Ⅰ级,轻度危害。提示修井机司机和井口操作岗位为油田修井作业职业危害重点关注岗位,需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某变电站工作场所化学毒物危害作业分级,为判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和企业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确定有毒作业岗位,采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标准进行化学毒物危害作业分级。结果工作场所硫酸和六氟化硫时间平均加权浓度CTWA为0.005 mg/m3和<1.5 mg/m3,危害作业分级指数均<1,作业级别均为0级,属于相对无害作业。结论在目前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不大,应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